高考之后,要不要估分?小编认为是要的。要做到心里有数,才不会在填报志愿时心慌意乱。现在,志愿填报,大多数省份都实行分数公布后再填报,这一做法也较科学,改变了志愿填报上的盲目。以前,大致有三种填报状态,一是在高考前填报;一是在高考后分数未公布;一是在分数公布后。对于前两种都需要认真估分,考生和家长还需要紧张一段时间,那么对于分数公布后填报志愿的考生要不要估分呢?
我们说估分是需要的。考生可以在经过两三天的休整后,可以对自己的考试情况对照答案做一个估计,因为在成绩公布后,与填报志愿的时间相隔时间较短,很多同学此时再考虑志愿填报就显得仓促。对自己整体情况有个掌握,有个预知、预判是很重要的。至少可以知道自己大致处于哪个层次,就可以对这个层次的大学做个了解,这也是填报志愿的一个准备,不至于临时抱佛脚,脑子一片空白,别人填啥志愿,自己照搬,最终录取结果出来而又后悔不已,所以提前做一些功课是很重要的。要做到有的放矢,估分是基础,高校很多,专业较多,要一下子了解所有高校没那么多时间,也没有必要,有针对性的看一批学校,也便于全面的了解。举个例子,比如,按照自己的估分,如果在一本线上重点线的位置,就可以在双一流大学中看学校选专业。如果处于边缘,那就还要看一些一本普通院校。很有必要对照标准答案估计分数,做好与去年的参照,大致确定自己的录取层次、录取院校,做好填报志愿的准备。
但我们也要注意,估分应该是孩子自愿去做的一项工作,家长不要轻易干预。考完试的几天,学生有一个放松过程,他甚至不希望提及与考试有关的任何事情,家长不可喋喋不休,盘问、暗中打问孩子的考试情况。一定要等孩子紧张情绪过后、松懈状态之后,自己平静下来,回头看自己的考试情况。要给孩子一段缓冲机会。有些学生不愿意对答案,生怕自己考的不理想,不想对答案,家长不可强求,要等孩子平息后,一般情况下,学习较好的学生都会自己暗地里对答案的,家伙不用太过担心。也不要在孩子身边提及某某说自己能估计多少分,也不要旁敲侧击,给孩子造成压力。要顺其自然,你要相信孩子会在某一天告诉你大致考试情况的。当然,这并不是叫家长不闻不问,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此时的情绪变化,结合平时打考试情况,做出判断,自己先了解高校情况,也还给孩子填报志愿时一个参谋。
怎么估分呢?一个原则就低不就高,一般会较为准确。但这只是估计,大致判断,作用是分层,一般可以就高估一次,就低再估一次,取两次平均,基本应该最接近。对于记不清答案的,对于模糊答案,可以按错记一次,也可按对记一次,作文可以按减去10分、15分记一次,这样就可以基本估计自己的分数范围。同样,在选学校时,也可在两者之间的学校中看一看,要提前想想怎么来选择这些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