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 > 教育 > 正文

开学恐惧症:小学生扬言要独自去“流浪”

“不想上学、晚上失眠、上课走神”……随着新学期开学,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理咨询门诊“热”了起来。前来咨询学习问题和情绪问题的患儿也逐渐增加。有的家长甚至表示,面对开学,自己也感到有些紧张。对此,专家表示,学校恐惧症已逐渐成为影响患儿自身、家庭、学校的一种常见情绪障碍,特别是对儿童…

“不想上学、晚上失眠、上课走神”……随着新学期开学,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理咨询门诊“热”了起来。前来咨询学习问题和情绪问题的患儿也逐渐增加。有的家长甚至表示,面对开学,自己也感到有些紧张。对此,专家表示,学校恐惧症已逐渐成为影响患儿自身、家庭、学校的一种常见情绪障碍,特别是对儿童学业、社交、情绪和身心发展产生巨大损害。



个案一

小学生扬言要独自去“流浪”

眼看就要开学了,三年级的女孩小丽(化名)最近总觉得头晕,不愿意走动。即使在假期里也不肯出门,晚上又睡不好,胃口也差了很多。但医院做了身体检查又没有发现任何疾病,弄得家长也十分紧张。家长从网上搜索相关症状,怀疑孩子是不是患上了开学恐惧症。

同样焦虑的还有10岁小学生文浩(化名)的妈妈。昨天,文浩被四五位长辈硬拖着来到心理门诊。妈妈哭着说,文浩原本学习成绩很好,上学期期末考试前突然不肯去学校了。妈妈发现,孩子完成作业的时间越来越晚,从8点到10点,到后来甚至凌晨还在写作业。虽然最后还是去参加了期末考试,但假期过后到了开学的日子,孩子说什么也不肯去学校,甚至离家出走,扬言要独自去“流浪”。

个案二

“学霸”一开学却头痛恶心

今年14岁的雨彤(化名),是沪上某重点中学的学生。雨彤是班上的尖子生,还擅长唱歌舞蹈等多门才艺。雨彤的母亲王女士是某重点小学的副校长,对教育颇有研究。自从雨彤上学起,周一到周五,她都严厉禁止雨彤看电视和上网。雨彤也很听话,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从未跌出全班前三。

但是如今雨彤却拒绝进学校。今年开学后,她就告诉母亲王女士,说想逃离学校,甚至出现冒冷汗、头痛、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对于雨彤患上学校恐惧症,让母亲王女士难以理解,也难以接受。

个案三

面对开学家长也非常紧张焦虑

“孩子作业还没做完,怎么办啊?想到从此以后又要早起给孩子做早餐了,崩溃”……市民张女士说,这两天女儿开学了,但是她却比女儿还紧张焦虑,开学的前两个晚上开始失眠,一直到凌晨三四点才能入睡。

据优府小编了解,除了学生有恐惧心理外,不少家长也反映,面对开学自己也非常紧张焦虑。有的家长觉得又要绷紧神经与孩子一起面对学习的挑战;有的家长特别害怕接到老师的电话,害怕孩子调皮闯祸;还有的家长为孩子在校园生活中的各种不适应担心不已。事实上,专家表示,家长的紧张焦虑无形中也增加了学生的入学或学校恐惧。

超一成孩子有学校恐惧症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儿科主任章依文医师指出,学期开学前后,此类的小患者不在少数。这是一种由于存在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使学龄儿童对学校产生恐惧和厌恶心理,对学习失去兴趣,并且伴有身心症状和拒绝上学的行为,也称为“拒绝上学症”。

儿童和青少年是开学恐惧症的多发人群。据统计,13.8%的儿童情绪障碍为学校恐惧症。国内有研究发现,学校恐惧症中女孩比男孩略多见,男女比为3:4。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儿科心理与睡眠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广海博士表示,学校恐惧症已逐渐成为影响患儿自身、家庭、学校的一种常见情绪障碍,特别是对儿童学业、社交、情绪和身心发展产生巨大损害。

对学校恐惧症的早期识别和干预至关重要。王广海博士介绍,患儿最常见的症状并非是精神心理症状,而是躯体症状,比如头晕、胸闷、肚子疼,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手抖、尿急等。这些症状往往会被家长错认为只是身体上的不适。章依文医师指出,尽管大多数孩子能在一个月左右逐步适应,但也有学生变得愈加严重,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

学校恐惧症多发于几个年龄段。5-7岁为第一高峰期。这一阶段可能与分离焦虑相关;11-12岁为第二高峰期,可能与学习压力逐渐加重,难以适应环境,以及与老师、同学间的人际冲突;14-15岁为第三个高峰期,这可能与学生进入青春期身心发展不平衡、自我意识冲突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发生开学恐惧症的孩子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类是刚刚步入小学的孩子。由于孩子们从幼儿园踏入小学,原来的作息时间、同伴群体、甚至饮食习惯都发生了变化。比如,孩子们的起床时间变早了;他们将重新去认识新的同学,适应新的集体;学校生活的节奏更快,要遵守的纪律更多,同时,孩子们还要开始承受一些学习上的压力,相对而言游戏玩乐的时间变少了。这些变化都需要孩子们慢慢适应。另一类是初高中的学生,特别是毕业班学生。面临升学的关键学期,沉重的学习任务以及自身和家长的过高期望、渴望成功但又担心失败的心理都让孩子们深感压力巨大。



[专家支招]

家长切勿对孩子有太高期望

家长要对孩子有正确的期望,避免一味追求学习成绩的高标准,更不能随意打骂和讥讽,使孩子感到压力巨大,不被理解关爱,而产生抵触和恐惧的情绪。

避免焦虑情绪的相互传递,亲子之间多多沟通有助缓解彼此压力。比如小学生的父母可以主动向孩子描述学校生活的状态以及可能遇到的情况;面临升学的孩子及家长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下聊聊彼此感兴趣的话题,以此增进亲子关系。

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对孩子从假期模式转换到上学模式有很大帮助,同时应当控制屏幕暴露,特别是电子游戏时间。

发现问题后应及时、主动向老师或医师寻求帮助,不要逃避或拖延。王广海博士特别提醒,有些孩子的症状严重,持续一个月仍不见好转,甚至表现为身体上的不适,或明显的抑郁、焦虑、易激惹、离家出走等情绪行为症状。这不是在装病或“任性”,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而有的孩子确实存在交际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家长应与老师沟通,请老师一起关注孩子,引导孩子并提供指导,帮助孩子顺利适应学习生活。

标签:小学生 开学恐惧症 2018年02月27日 12:56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村心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