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 > 正文

南京6所小学民警配枪 家长建议全面推广

昨天是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早上7点多,媒体赶到北京东路小学,在现场执勤的民警中,媒体一眼就看到了配枪执勤的王明源。而对于送孩子来上学的家长们来说,看到这一幕更是大有安全感。据教育新闻网报道,目前,南京有6所小学实现了民警配枪护学。有其他学校的家长昨天通过现代快报的“全国两会全媒体直…

昨天是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早上7点多,媒体赶到北京东路小学,在现场执勤的民警中,媒体一眼就看到了配枪执勤的王明源。而对于送孩子来上学的家长们来说,看到这一幕更是大有安全感。据教育新闻网报道,目前,南京有6所小学实现了民警配枪护学。有其他学校的家长昨天通过现代快报的“全国两会全媒体直通车”提问:“有民警配枪护学的学校让我们很羡慕,这个做法能不能全面推广?”

家长建议:全面推广“配枪护学”

南京市民程女士:早上送完孩子路过北京东路小学,看到门口的护学岗民警是配枪上岗的,顿时觉得很有安全感。不过,我女儿所在的学校虽然门卫制度和安保也不错,但是没到这个级别。配枪上岗的做法,能不能全面推广,让广大家长都一样安心?

民警配枪护学,家长心里很踏实

昨天在北京东路小学门口配枪执勤的民警王明源,是接替护学岗“微笑交警”孙巍的,并将担任这所小学护学岗的负责人。

在这个岗位工作了四年的孙巍因工作调动要换岗,不少知情的学生和家长在看到他后,纷纷热情地上前打招呼。随着中小学的开学,南京城前两天的道路又恢复到开学期间车多缓行的状态。媒体在现场看到尽管有护学交警、老师、学生家长以及志愿者的帮忙,学校门前的交通还是堵得不行。“每天早上上学、下午放学,前后大约有半小时时间,过了这个时间段就好了。”孙巍对媒体说。

“1分钟反应、3分钟出击、5分钟内快速处置。”这是南京交管部门在2014年6月决定对全市6所小学护学岗交警配枪上岗时,配枪交警应当具备的反应、出击和快速处置的能力。目前,“配枪护学”的6个护学岗分别位于北京东路小学、游府西街小学、考棚小学、南京市致远外国语小学、琅琊路小学和长平路小学。

中国教育新闻网了解,以前护学岗基本只有一名交警负责,配枪后的6个护学岗固定由一个人持枪。除此之外,其他负责护学的执勤交警还配有警棍、辣椒水等装备。对于护学岗有配枪交警执勤,不少家长都觉得非常有必要,“上下学的时候人太多,孩子又没有反抗能力,万一出现突发事故,有了配枪交警执勤,我们心里也踏实一些。”

今后,“配枪护学”会不会再做进一步推广呢?江苏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有关人士介绍,目前仅南京护学岗有配枪交警执勤,至于将来会不会在全省推广,目前暂无计划。

校园安全更重要的是要全方位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泗洪县界集镇实验小学副校长裴昌彩对校园安全十分关注,而且这也是她平时在学校负责的管理工作之一。说起“警校共建”的校园安全保障模式,她十分赞同,不过,是不是一定要像家长所提议的,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推广“配枪护学”,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强化校园安全的举措有很多种,应该是全方位的。”裴昌彩认为,单靠哪一项举措显然是不够的。她举例说,自己所在的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安全教育,涉及交通安全,防火、防水、防震、法治安全等多个领域。在交通安全方面,学校特别设立了“交通安全教育主题公园”,在公园里设置了各种路标、路牌、红绿灯,还有诸如自行车闯红灯、汽车闯红灯等实景案例,从小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其次,学校还把交警、专业人士请进来,教学生做“交警操”,“课间不光要做广播体操,还要做一个‘交警操’。”

裴昌彩表示,目前大多学校与警方的共建,都还没有推广“配枪护学”的计划,但是不管怎样,校园安全工作都是重在平时、全覆盖的。


(教育责编:宋萌 )
标签: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新闻网 小学民警配枪 2015年03月03日 10:58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