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 > 正文

出身山区的大三学生打6份工资助41娃

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21岁的大三学生骆群曙做公益创业已有两年。两年来,这个身高只有1.63米的男孩,每天打五六份工,换来每个月1600元的收入,自己啃馒头,却先后捐款上万元资助了41名贫困学生。一天打6份工照样拿一等奖学金21岁的骆群曙,由于胖胖的身材和整天憨厚的笑容,被同学们亲切地…

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21岁的大三学生骆群曙做公益创业已有两年。两年来,这个身高只有1.63米的男孩,每天打五六份工,换来每个月1600元的收入,自己啃馒头,却先后捐款上万元资助了41名贫困学生。


骆群曙在大别山支教


一天打6份工照样拿一等奖学金

21岁的骆群曙,由于胖胖的身材和整天憨厚的笑容,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小胖”。

立冬后的阳逻校区,气温较市区更显清冷。不用闹钟,4时30分,小胖准时起床。洗漱完毕赶到学校柳园餐厅时,还不到清晨5时。“包子、饺子都包得差不多了,就等着你来一起上笼呢!”餐厅的柳阿姨一边包着包子,一边亲切地招呼着。小胖麻利地将包子、饺子、玉米棒子一一上笼开蒸,又帮忙卤鸡蛋,清理案台,打扫卫生,然后再将蒸好的食品装箱保温。6时以后,陆续有同学前来就餐,他又热情地给同学们刷卡、打包。

6时30分许,餐厅的活儿忙完,小胖赶到一号教学楼西1101教室参加早自习。他几乎每天都是最早来早读的,从没有缺席或迟到过。除了本专业,他还辅修了中药学。

上午的课程结束后,中午12时30分,顾不得休息,他又匆忙赶到由他担任社长的学校阳光爱心社组织活动。由于社员来自不同的院系,活动只能利用中午或周末时间开展。

下午放学后,小胖又赶着去做两份不同的家教兼职。直到晚10时许,他才摸黑回到宿舍楼打扫楼栋,这也是他勤工俭学的工作之一。朴实的他每天都会把寝室和楼道打扫得干干净净……

自2012年9月入学以来,骆群曙几乎每天都是这样度过的,最多的时候,他一天会打6份工。

即便是长期地打工,也没有耽误他的学业。2013年12月,学校授予17名同学风华学子一等奖学金,骆群曙名列其中。

每月只花200元一年攒万元捐初中生

小胖之所以这么拼,一是因为他自己的家境,二是源于一份爱心。

小胖来自湖北蕲春一个山区农家,在家乡当老师的父亲身体不好,母亲在家务农,姐姐还在读研,全家人生活拮据。是亲戚朋友的伸手相助,才让他圆了大学梦。来校报到的第二天,小胖就寻找到柳园餐厅勤工俭学的岗位,不久又申请到学生宿舍楼打扫卫生,然后又联系在后街做了两份家教,平时还会承接发传单、收废品的活儿。

大一寒假,他回到初中母校蕲春县刘河中学。在班主任的办公室里,他无意间看到了一叠贫困学生补助申请表,他们大多是孤儿或出身单亲家庭。“看着这些孩子的资料,手上却没有一分钱,我感到无能为力。”他难受极了。回到学校,骆群曙就给自己制订了更严苛的兼职计划。去年底,他将兼职积攒的4000元钱,托父亲转交到初中母校10名贫困学生手中。今年清明节,他又特地回到老家,拿出打工积蓄和全部奖学金共7200元,资助了学校31名贫困学生。

每个月打工能挣1600元,但骆群曙却将花销严格控制在200元以内,一天三餐,他吃得最多的是馒头,因为便宜,接受教育新闻采访时,骆群曙笑称:“馒头也很有营养,你看我想减肥都减不了。”偶尔,餐厅相熟的工作人员会送一些没卖完的主食给他。除了卫生纸、洗衣粉、牙膏之类的生活必需品,骆群曙基本没有额外开销。

两次捐出1万多元,母亲也曾埋怨过他:“孩子啊,我们自己本来就很困难,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你哪怕给自己买点吃的也好啊。”可是,在骆群曙看来,自己已经走出了大山,而山里的孩子未必有机会出来。自己少吃点少用点,能给他们带来希望,这是再多的物质都满足不了的成就感。

心中最牵挂的是大别山区的孩子

教育新闻网了解到,今年7月,他组织18名在校大学生来到鄂东最偏远的山区小学——蕲春县狮子镇黄赵中心小学,开展为期35天的夏令营支教调研活动。“不到大别山区,你不知道什么叫贫穷。”骆群曙说,这所小学地处海拔1000米左右的高山,总共148名学生7名教职员工。很多六七岁的小孩早上5时许就起床,走到10多公里的山路上学,却几乎没有一个人迟到。支教期间,他送了一瓶营养快线给学生。这名叫邓依灵的学生,愣是把饮料带回家才打开,爸爸、妈妈、爷爷、 奶奶,还有弟弟一起分着喝,“一瓶饮料对一家六口人来说都无比珍贵”。

学校的硬件设施也很简陋。擦黑板用的是扫帚,唯一的娱乐设施是两个水泥做的乒乓球台,低年级学生只能选择爬树自娱自乐。“我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快点攒够钱,给孩子们添置一些体育设施。”说到这里,“小胖”的眼角湿润了。

相比起这些,孩子们精神上的饥渴更让人震惊。“有一次我教音乐课,问学生们最想学什么歌,他们告诉我是国歌。”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国歌是他们所能接触到的最动听的歌曲。骆群曙说,只要放假他还会再去那里,因为“临走那天,我坐6点半的车,好些孩子3点多起床,在路上摸黑走了三个多钟头,赶来送别,他们不舍又渴望的眼神,让我怎么也割舍不下”。

也正是这次山区之行,让他更坚定了公益创业的决心。


(教育责编:宋萌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