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 > 正文

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亟待完善

教育资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成本分担机制”,2014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也提及要“建立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与运行保障机制”。然而,我国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现状究竟如何,存在哪些核心问题,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前后是否发生变化,如何建立起合理的成本分担结构等,都还亟…

教育资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成本分担机制”,2014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也提及要“建立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与运行保障机制”。然而,我国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现状究竟如何,存在哪些核心问题,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前后是否发生变化,如何建立起合理的成本分担结构等,都还亟待思考与探索。


 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亟待完善


必须以一定的财政投入总量为前提

为了解各地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的情况,国家社科基金“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研究”课题组对《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进行梳理,通过计算得到各省政府与家庭的分担比例,计算方法为:政府分担比例=幼儿园预算内教育经费/学前教育经费总支出,家长分担比例=实际收取的学杂费/学前教育总支出。

相关教育新闻报道,经研究发现,在《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十条”)出台前,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总体性忽视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与小学、中学、大学相比,幼儿园所获得的财政投入总量较低。以2010年为例,小学、中学、大学的政府投入分别是幼儿园的19.0倍、18.3倍、11.9倍。“国十条”颁布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新增教育经费开始向学前教育倾斜。但即便如此,2011年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阶段的财政性投入仍旧是学前教育的13.9倍、13.7倍、9.7倍。

另一方面,与小学、中学、大学阶段相比,学前教育成本中政府的财政分担比例过低。政府分担比是反映政府分担教育成本多少的指标。该比率越大表明政府对于该级教育阶段的投入越多。虽然与2010年相比,2011年政府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比例由34%增长到42%,但与其他学段相比,相差还是较大。如2010年,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政府分担比分别为34%、96%、84%、56%;2011年,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政府分担比分别为42%、 97%、88%、62%。可见,学前教育阶段的政府分担比例远远低于其他学段,也与同为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政府分担比相去甚远。

保障政府分担比达到50%以上

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1999—2012年间,我国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的典型特点是:政府分担波动大、比例小,家庭分担比例过高。其中,1999—2009年,政府分担比一直平稳增长,保持在60%—70%之间。2010年,政府分担比由上一年的69%急剧下降到34%。2011年,政府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比有所回升,由历史最低点34%上升到42%。

与政府分担的波动相对应,1999-2009年,家庭分担比一直低于31%。其中,最高值为2007年的31%,最低值为2006年的14%。而2010年时,家庭分担比一跃成为53%,分担比例超过了50%,家庭承担了更大的压力。2011年家庭分担比虽略有下降,但仍接近50%。

此外,课题组对全国12个省市2358所幼儿园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结果发现,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执行第二年的2012年,全国范围内政府分担比只有40.48%,家庭分担比高达56.99%,社会分担比只有2.53%。家庭承担了过大的学前教育支出压力。

 无论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还是课题组的实际调研数据,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上,我国政府的分担比例都不足50%。如果进行全口径的幼儿园统计分析,则会发现政府分担比更低,因为大多数民办园的家庭分担比都在9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30%,即家庭不仅承担了民办园的办园成本,也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民办园的利润。而从OECD的调研数据来看,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分担比都在50%以上,爱尔兰、新西兰两国政府的分担比例则达到100%。在政府承担大多数学前教育成本的情况下,家庭的负担就会相对减轻,“入园贵”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优化省际、城乡间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结构

在教育规划纲要中,我国政府提出了发展学前教育的三大任务:普及学前教育、明确政府职责、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在第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期间,我国政府也大力推进每个乡镇建立一所公办中心园。然而,截至2013年,课题组在进行全国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情况的调研时发现,在城市地区,政府分担比为40.74%,家庭分担比为56.69%;而在农村地区,政府分担比只有29.92%,而家庭分担比则高达68.39%。这一数据表明,学前教育成本分担中同样存在着“马太效应”,即作为优势地区的城市政府分担比例高,家庭分担比例低,而作为相对弱势地区的农村,政府分担比例只有城市地区的73%,学前教育成本过重地压在了原本就相对弱势的农村家长身上,表现出财政分担上的城乡不公平。

不仅城乡之间存在着学前教育成本分担不均衡,省际差异也很明显,表现为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各省政府成本分担情况差距显著,西部政府分担比例较高,东部、中 部家庭分担比例较高;二是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后省际差距呈缩小走向。以2011年为例,除青海和新疆外,其他各省的政府分担比都较上一年有所上升。 其中,增长幅度超过10%的省份有:山东(21%)、宁夏(18%)、陕西(16%)、河南(13%)、安徽(12%)、江西(12%)、浙江 (12%)、江苏(11%)、重庆(11%)。同年,除广东、海南、广西外,其他各省的家庭分担比较上一年有所下降。而降幅超过10%的省份有陕西 (24%)、宁夏(15%)、江西(13%)、青海(1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结构上,城乡之间、省份之间的分担失衡是非常明显的。农村地区、欠发达省份、民办园获得政府的财政性经费较少,这就使得原本就处于相对弱势的地区更加困难。虽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期间,省际政府分担不合理现象有所缓解,但城乡间、体制间却无明显变化。因此,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专项投入,设立学前教育转移支付制度,以保证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的省际、城乡差异进一步缩小。


(教育责编:宋萌 )
标签:教育资讯 教育新闻 学前教育成本 2014年11月02日 13:32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