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 > 校园 > 正文

湖北代课老师强奸猥亵6名小学生 被判18年

据教育新闻网报道称:8月22日,湖北黄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阳新县“代课老师性侵小学生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柯于备犯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犯猥亵儿童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8年。经法院审理查明,柯于备在村小学担任代课老师期间,有4名小学女生被强奸,2名被猥亵(其中一人强奸未…

教育新闻网报道称:8月22日,湖北黄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阳新县“代课老师性侵小学生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柯于备犯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犯猥亵儿童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8年。

经法院审理查明,柯于备在村小学担任代课老师期间,有4名小学女生被强奸,2名被猥亵(其中一人强奸未遂)。



拒不承认强奸

该案材料显示,被侵犯的小学生除一人12岁外,其余五人均为6岁到9岁不等,多为农村留守儿童。被告人柯于备为下畈小学临时代课老师,初中文化,已在当地任教6年。25岁的他是洋港镇下畈村村民,身体残疾,未婚。案发后已被开除。

经查明,从2012年到2013年10月,柯于备先后在自己的宿舍、学校储放物品的器材室等地对这6名小学生进行性侵。其中一名受害学生的父亲柯于兵告诉媒体,据女儿回忆,柯于备对女儿进行性侵后给了她5角钱,还有一个写字本。柯于备在供述时也交代,2013年9月,他在教室旁边一间器材室对一名女生性侵后,为了不让她对家人说,给过她一块钱。

据媒体调查,事情的败露纯属偶然。去年11月5日,下畈小学一名10岁女孩因大腿流血,被一起玩的孩子们嘲笑。女孩的外婆知道此事后问她,孩子才说是老师“欺负”她。女孩外婆第一个报警,随后又陆续发现其他几个遭性侵的女生。

今年7月2日,柯于备被黄石市检察院以强奸罪和猥亵儿童罪提起公诉。庭审中柯于备拒不承认强奸,仅承认有过猥亵,其辩护人也称引起处女膜充血、红肿的原因较多,不排除由于学生不讲究卫生、剧烈运动造成。

最终法院认定被告人强奸、猥亵罪名成立,其犯罪行为给受害人造成了极大的心灵伤害,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且归案后拒不如实供述强奸的犯罪事实,无悔罪表现,依法对被告人以强奸罪判处15年,以猥亵儿童罪判处4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8年。

家长曾签协议获4万元“补偿”

相关教育新闻网:今年7月25日,法院对该案附带民事部分不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受害学生家长将下畈小学、下畈村委会以及阳新县教育局告上法庭,认为三者在这起事件中均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多位受害学生家长表示,已送孩子到武汉等地进行心理治疗,由此他们也分别向被告提出了69万、65万不等的医药费、精神康复治疗费、误工费等索赔。

法院审理认为,造成原告人上述经济损失的直接原因,系被告人柯于备的犯罪行为,县教育局和下畈村委会在该案中无过错,故对该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法院同时认为,由于该案件发生在学校内,下畈小学管理不善应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但由于在该案侦查阶段,小学及其主管部门洋港镇中心学校已共同向受害学生家属分别赔偿4万元,所以对原告人提出向小学索赔的请求也不予支持。

受害学生家长柯于兵透露,去年11月27日该案经报道后,当地教育部门曾找到家属要求签一份协议,给付每名学生4万元的补偿款,但要求承诺今后“不找教育部门任何麻烦,不再追究教育部门的任何责任”。签订协议的家长柯于珍回忆,当时镇、村干部去家里做工作,“威胁说,不签字一分钱也拿不到”。他说自己也是被逼无奈,当时孩子看病也要大量治疗费用。

法院驳回家属民事赔偿请求后,柯于兵表示,家属将在近期提出上诉。

柯于兵称,除自己6岁的亲生女儿被性侵外,他6岁半的侄女也是受害者之一。5年前弟弟因病去世后侄女就一直寄养他家,“让我怎么向死去的弟弟交待?”

22日,一审宣判后,柯于备即从法庭上被带走,并未当庭提出上诉。



(教育责编:郭雅玲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