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 > 就业 > 正文

应届毕业生需平均面试8.4家企业可获一份工作

暑假已接近尾声,新一波高校招聘大幕即将拉开。就业、考研、留学、创业以及“待业”,如今的年轻人拥有更多的选择,这让他们对上班工作“意兴阑珊”,也抱有更大的期望。但是,大学生就业期望与企业招聘期望的不一致,使得就业情况难以乐观。总结各方数据,大学毕业生若想毕业后就进入一家心仪的企业…

暑假已接近尾声,新一波高校招聘大幕即将拉开。就业、考研、留学、创业以及“待业”,如今的年轻人拥有更多的选择,这让他们对上班工作“意兴阑珊”,也抱有更大的期望。但是,大学生就业期望与企业招聘期望的不一致,使得就业情况难以乐观。总结各方数据,大学毕业生若想毕业后就进入一家心仪的企业,对于工作就业这件事在大学期间就不能怠慢。本期,就让我们看看今年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以及毕业三年后的学生的现状,再从他们大学期间实习的情况,找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所在。



2014年“毕业生”就业现状4成多毕业生存在“毁约”情况

教育新闻网了解:近日,前程无忧发布的《2014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报告显示,尽管2014毕业生比2013年多出28万人,超过一半的2014名校毕业生希望起薪达到每月6000-8000元,比上年高出了近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雇主的招聘成本不断提升,2014年招聘人均成本达到3204.元,有超过4成的毕业生存在“毁约”的情况,让HR叫苦不迭。

商业品牌成毕业生“投奔”首要关注点

“史上更难就业年”即将悄然度过。《2014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显示,毕业生在选择雇主时有23%的学生表示最看重的是“良好的商业品牌”,成为首要的关注因素。另外依次为“有助于个人发展的管理团队”和“鼓励创新、尊重个性的文化”。而在薪酬方面,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211和985重点院校中52%的毕业生要求起薪在6000-8000元之间;38.8%的学生理想起薪在2000-4000元之间,另有将近一成的学生理想起薪在10000元以上。面对学生越来越大的胃口,企业却不能满足。从2012年开始,校园招聘成本逐渐上升,涨幅均超过7%,而企业花在重点院校学生身上的钱则更多,高出平均21.1%。

平均面试8.4家可获一份工作

《2014毕业生就业状况》显示,2014年大学毕业生中七成人优先考虑就业,但是211和985学校的毕业生明确一毕业就工作的比例仅38%。互联网行业对毕业生的吸引最大,快速消费品和房地产行业名列二三。

调查显示,大学生平均参加8.4家雇主的面试获得自己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其中211和985院校的毕业生为7.8家。不过,在求职的过程中,46%的受访学生称有毁约经历,名校学生的毁约比例更高。毁约的理由包括薪酬、路程、工作环境和不喜欢面试官等各种,更有不少学生表示“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与此同时也有27%的毕业生称有企业毁约现象。

雇主招聘岗位与毕业生期望难一致

就业问题总是被归结为“匹配”问题,学生想要的和企业需要的并不一致。《2014毕业生就业状况》显示,校园招聘的雇主招聘最多的职能前三分别是销售、客户服务、金融投资等。而在专业选择上,企业职位需求量最大的专业集中在财务/金融,管理贸易,通信电子,计算机科学/网络,机电/自动化。在理工科类大学,招聘职位多来自计算机软件、工程建设和汽车零配件行业,在偏文科的综合大学,雇主也多来自快速消费品、金融/投资和互联网行业。从数据上看,理工科的学生就业率更高。

“实习生”的就业现状有专业实习经历者就业满意度高

很多高校为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到与本专业相关的单位实习。

但不少大学生都是“托关系”开个实习证明,一些人即使找到单位实习也被“放养”,学不到任何实质的东西。殊不知,对实习的轻视可能影响到大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

有专业相关的实习毕业生近五成

麦可思调查发现,在参与调查的大学毕业生中,八成毕业生有实习经历。

其中,“只有专业相关的实习”的毕业生群体所占比重最大,本科为48%,高职高专为46%。但值得注意的是,有23%的本科生和17%的高职高专生没有任何实习经历。

有专业相关实习经历有助于“就好业”

 相关教育新闻:调查显示,有专业相关实习经历的群体在就业现状满意度、职业期待吻合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上均具有较大优势,并且“只有专业相关的实习”群体在这些方面体现出的优势更为明显。具体来看,本科生中“只有专业相关的实习”群体其就业现状满意度(61%)、职业期待吻合度(51%)、工作与专业相关度(80%)分别比“无实习”经历本科生高9个、11个、13个百分点。高职高专生中“只有专业相关的实习”群体其就业现状满意度(57%)、职业期待吻合度(45%)、工作与专业相关度(76%)分别比“无实习”经历高职高专生高8个、6个、16个百分点。

工科专业有专业相关实习比例较低

从不同学科门类/专业大类毕业生有专业相关实习的比例来看,医学(91%)、教育学(87%)学科门类毕业生有专业相关实习的比例较高。高职高专生中,医药卫生大类(92%)、旅游大类(81%)、农林牧渔大类(81%)、法律大类(80%)专业毕业生有专业相关实习的比例较高。在这里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一些特别需要动手实践能力的专业,如本科生中工学门类(56%)、高职高专中的交通运输大类(55%)和制造大类(53%)毕业生中有专业相关实习的比例较低。为了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学校需为这些学科门类/专业大类的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实习平台,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

毕业三年的大学生就业现状

离开“北上广”的创业比例高于留守者

尽管“北上广”的吸引力难以抗拒,但巨大的生活压力让一些人并未把其当作长久的发展之地。而离开一线城市的毕业生,创业比例明显居高。

超过六成离开“北上广”毕业生回家乡就业

据日前发布的麦可思调查研究显示,2010届毕业三年后离开“北上广”的大学毕业生中,超过六成选择回到家乡所在省份就业,本科和高职高专生的该比例分别为65%、71%。并且,有38%的本科生和59%的高职高专生选择“在家乡且在原大学所在省就业”。

毕业生对家乡和原大学所在地的社会、经济环境更为熟悉,在这里相对拥有更多人脉资源,且多担负着照顾父母的责任,这些因素可能是离开“北上广”的大学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回家乡就业的原因。

毕业三年后,离开北上广

学生薪酬不如“留守者”

很多大学毕业生被“北上广”的高收入和更宽广的发展平台吸引,如果离开这里,他们的薪资会受到影响吗?麦可思调查研究显示,2010届毕业三年后离开“北上广”的本科生毕业三年后的月收入为6420元,比毕业半年后(3358元)增长了3062元。而一直留在“北上广”的本科生毕业三年后月收入为7882元,比毕业半年后(3756元)增长了4126元。2010届毕业三年后离开“北上广”的高职高专生毕业三年后的月收入为5415元,比毕业半年后(2693元)增长了2722元。而一直留在“北上广”的高职高专生毕业三年后月收入为5848元,比毕业半年后(2890元)增长了2958元。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到,无论是本科生还是高职高专生,毕业三年后离开“北上广”的群体在就业“钱景”上都不及一直坚守“北上广”的毕业生,且这一现象在本科生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不过尽管一直留在“北上广”就业的毕业生收入涨幅更大,但这里的物价水平更高,其实际购买力可能并没有明显优势。

离开“北上广”后毕业生创业比例更高

2010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离开“北上广”并自主创业的比例高于一直留在“北上广”群体的该比例。具体来看,2010届本科生三年后离开“北上广”并自主创业的比例为5%,高于一直留在“北上广”群体(2%)3个百分点。高职高专生的这一差距更为明显,离开“北上广”并自主创业的比例为13%,比一直留在“北上广”群体的该比例(5%)高8个百分点。也许由于“北上广”工作的经历有助于大学毕业生开阔视野,从而产生自主创业想法,但颇高的创业成本使更多的毕业生在离开“北上广”后才真正开始创业



(教育责编:郭雅玲 )
标签:应届毕业生面试 教育新闻 教育新闻网 2014年08月21日 08:49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