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 > 正文

十万求职三年在家 找工作的底线在哪里

发布者:郭雅玲       分享 评论 投稿
教育资讯:进入毕业季,大学毕业生又面临找工作问题,如何求得一份安稳的工作让很多人焦头烂额,也让无数家庭心力疲惫。靠“关系”找来的工作王超(化名)4年前从山西财经大学毕业,目前在省城一家媒体就职。说起4年前找工作的经过,王超说:“父母为了给我找份安稳的工作伤透了脑筋,托遍了关系,花尽…

教育资讯:进入毕业季,大学毕业生又面临找工作问题,如何求得一份安稳的工作让很多人焦头烂额,也让无数家庭心力疲惫。

靠“关系”找来的工作

王超(化名)4年前从山西财经大学毕业,目前在省城一家媒体就职。说起4年前找工作的经过,王超说:“父母为了给我找份安稳的工作伤透了脑筋,托遍了关系,花尽了钱财,一家人都被搞得身心俱疲。”



2010年,王超的家人通过关系认识了据说是在省城某媒体工作的李某,李某当时拍下胸脯说,可以通过关系让王超进入省城某家媒体,并暗示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在全家人正为他的工作发愁时获知这一消息,无异于久旱逢甘雨,王超家人立刻筹措了5万元给李某。随后,一家人每天都期望着李某带来好消息,但事情进展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顺利,等待了很久都没有任何消息。过了不久,李某回话说:“要进省级媒体,竞争非常激烈,得多花钱才行。”为了疏通关系,需要一定的花费是正常的,带着这样的心理,王超的父母赶紧又筹措了5万元给李某。后来,李某又提出:“我要请帮忙的人吃饭,需要5000元。”王超一家又凑齐了钱交给他。此后,李某又以送礼为由向这家人索取了近万元。

前前后后给了这么多钱,似乎可以安心了,但是后来的事情让王超一家始料不及,李某以各种理由左拖右拖,时间一晃过去了1年,王超的工作也越拖越没了着落。其间,王超父母多次问询,李某始终躲躲闪闪,给不了确切答案。后来,王超给记者打来电话,工作的事情终于解决了,3年间,一家人花尽了钱,说尽了好话,每天都焦虑不安,又怕被骗,又怀着希望等待。

教育新闻网报道;随着大学毕业人数的增加,有过王超这样经历的大学生毕业生越来越多。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找工作尤其靠关系。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十分有限,于是,动员亲朋好友等各种社会关系寻求工作成为了有效途径。在招聘名额有限的同等条件下,你有路子很有可能被优先录用。但是,靠关系找到的工作,由亲戚远近、人脉是否够“铁”、自身的条件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决定,如果工作有前途自然满意,如若发展前途较窄,又碍于亲朋颜面不能推辞或争辩,就只能忍气吞声,更有甚者被骗无数钱财,工作无果。

一想要找工作就头疼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大四学生李一轩今年面临大学毕业。他说,虽然学校为学生就业每年都举办各种招聘会,但是不清楚自己的定位在哪里,于是去招聘会投简历,这种“无头苍蝇”似的找工作让他“想想就头疼”。他是学工科的,同学大部分都应聘去了建设单位。听说他们几乎天天要加班,去外地下工地的好几年都不能回家。据说同班的班长很牛,在校期间多次获奖,成绩优异,两个多月前被北京一家合资企业录取,有时他打来电话,说得最多的就两个字——忙和累,他的工作就是天天画图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超出8小时的还不算加班。他说公司对员工的要求极高,上个月他因为图纸上画错了一条线,到了月底,一分钱都没拿到,只好让家人汇了两千块钱,不然就只能饿肚子了。

班长的经历也让李一轩苦恼,他说,现在最怕的就是有人问:“你的工作找得怎么样了?”这几年来,毕业生不好找工作已经成了让学生闹心、家长焦心的一件事。寒窗苦读十数载,为的不就是有朝一日能在社会上博得一席之地?小则养家糊口,大则事业有成,最终都希望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但面临的就业形势却是一年比一年严峻,到底去哪里寻找自己的位置,这让很多人迷茫不已。学校学习一直重视理论,没有工作岗位的亲身体验和实践,突然让学生自己作出职业选择,这种茫然也是必然。

找工作的底线在哪里

“我英文六级,商务英语高级证书、外贸相关证书都有,到现在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说起最近找工作,正在人才市场转悠的吴晶晶无奈的对媒体人讲到。吴晶晶是河北人,从太原工业学院外语系毕业后准备留在山西工作,从2013年夏天到现在,简历不知发了多少,终于有几个面试的机会,对方却以没有相关经验或者不招收女生而拒绝。曾经面试过行政助理,工作内容是端茶倒水外加打扫,吴晶晶说:“大学读了4年,总不能干小学生干的事吧。”越面试越没自信,她说,是不是要降低要求呢,知道就业形势严峻,怎么找个一般的工作就那么费劲呢。

后来吴晶晶又转战各大招聘网站,曾经两天打了40多个求职电话,终于在一家外贸公司入职了,3个月下来,准备要转正了,哪知道公司大面积的人事变动和岗位调整,吴晶晶被告之要延长试用期,且薪水也降低不少,无奈之下,她只能辞职。

不少人说,薪酬不要紧,先找到工作再说,只要能学到东西,累点或工资低点都没关系,眼光要长远点看,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份工是为自己专门订制的,只有在慢慢工作中积累经验,为日后能作自己喜欢的事打基础,这或许也是无奈之后的最后选择。媒体人在省城多所高校采访,许多应届毕业生都这样回答:只希望简历发出去后,能被用人单位看上,给自己一个面试的机会。吴晶晶说,她找工作对薪酬的事提都没提,只是关心企业的用人要求和发展状况等,希望有份工作,安定下来。

费劲唇舌,甚至有人接受零底薪的工作,不得不说,为了找一份工作,大学毕业生们为此付出的代价越来越高,我们欣慰着这些孩子们懂得脚踏实地的同时,也开始怀疑,为了工作可以付出的代价到底有没有上限?

闷热的夏天,心情同样热。几百万大学毕业生走进社会,谁都知道能够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开始人生历程的没有多少,更多的人开始了比上学时更加迷茫的奔波。



(教育责编:郭雅玲 )
标签:求职 找工作 教育新闻网 教育资讯 2014年08月08日 08:58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