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 > 正文

甘肃老师献身教育半辈子 目前月薪仅185元

发布者:郭雅玲       分享 评论 投稿
对于工作了27年的代课教师朱晨霞来说,现在最焦急的事,莫过于筹齐两个双胞胎儿子上大学的路费。教育新闻网报道:这个夏天,48岁的朱晨霞是在焦急与慌乱中度过的。她先是焦急地陪伴两个儿子度过了紧张的高考时光,还没等缓过劲来,两个儿子相继被录取的消息传来,她和全家再次陷入了焦虑之中。两个儿…

对于工作了27年的代课教师朱晨霞来说,现在最焦急的事,莫过于筹齐两个双胞胎儿子上大学的路费。

教育新闻网报道:这个夏天,48岁的朱晨霞是在焦急与慌乱中度过的。她先是焦急地陪伴两个儿子度过了紧张的高考时光,还没等缓过劲来,两个儿子相继被录取的消息传来,她和全家再次陷入了焦虑之中。



两个儿子的成绩还算争气,小儿子柳炎杰被新疆石河子大学录取,而大儿子则被广东海洋大学录取。加上在天水师范学院读大三的女儿柳亚亚,即将开学的秋季,这个家庭要同时支撑三个大学生的学业。无疑,这让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1987年从庄浪高中毕业后,朱晨霞当上了代课教师。不久,她和同为代课教师的柳小平结婚,婚后俩人拿着低微的工资养育了三个孩子。

参加工作的1987年,朱晨霞每月的工资只有40元。此后,虽涨过几次工资,但目前也只有每月185元。

为了能给三个孩子多凑点学费,这个酷热的夏季,两位代课教师放弃了假期,跑到县城打工。丈夫柳小平在石料厂打工,每天的工资是80元,而朱晨霞则在一家单位打扫卫生,辛苦一天可以挣到40元。

双胞胎兄弟和他们的姐姐同样也没有闲着—地里3亩多的小麦需要收割,玉米和洋芋地里的草需要拔。

这7亩薄山地一度是这个家庭赖以度日的基础。执教一生,穷困一生,朱晨霞夫妇俩盼转正盼了一辈子,但现在这个愿望几乎遥不可及。

按照甘肃省有关代课教师转正的规定,年龄在45岁以下的代课教师,在取得大专文凭以及教师资格证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参加考试逐步转正。

为此,朱晨霞也曾努力争取过。她将10年积攒的微薄工资换了一张电大的大专文凭,赶在年龄超限前考了一次试,但遗憾的是没有通过。

如果将老代课教师全部清退偏远乡村的教学点可能校门难开

相关教育资讯报道:在甘肃省,目前和朱晨霞一样的代课教师还有8000多人。从2001年起,全国各地陆续开始了代课教师的“清退”工作。截至2005年年底,全国代课教师数量从58万人下降到44.8万人,这些代课人员主要是在农村,而且主要是在农村的小学。而到2007年年底时,全国中小学的代课人员依然有37.9万人。

面对这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国家政策制定的路径非常清晰—随着教师的补充和义务教育制度的逐步完善,已有的代课教师要逐步清退。同时,对于其中学历合格、素质较高、取得教师资格证的代课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参加当地统一组织的新聘教师公开招聘,取得正式教师的资格。

而现实的情况是,像朱晨霞这样,有相当一部分年龄偏大的代课教师并不符合国家规定的代课教师转正的考核资格,转正希望渺茫,生活依旧艰辛。而正是他们的无私坚守,偏远山区农村的基础教育才得以薪火相传,一代代农家子弟才有了飞翔的翅膀。如今,他们却因为年龄、任职资格等原因面临被清退的处境,即便在岗,也拿着极其微薄的薪水。

不可回避的是,如果将这些常年扎根农村的老代课教师全部清退,那么很多偏远乡村的教学点将面临师资缺乏、校门难开的现实困境。代课教师多在偏远山区农村,年轻老师在这些地方任教,必然面临离家远、生活困难等问题。在一些地方的尝试中,就是因为自然环境艰苦,在岗年轻教师不能安心,人员流动频繁,效果并不理想。

由此看来,若对现有的大龄代课教师搞一刀切,完全清理出教师队伍,乡村基础教育必然面临阵地失守、根基不稳的困境。因此,如何立足本地实际,恰当处理这部分依然在岗、处境艰难的老代课教师,不仅关系到农村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也关乎几十万弱势群体的生存和社会的和谐。

基层教育部门对老代课教师的出路已经探索出一些解决办法

那么,解决代课教师的问题,到底政策的瓶颈在哪儿?为什么代课教师的问题迟迟得不到彻底解决?

接受媒体采访时,宕昌县教育局长郑芳杰认为,解决代课教师的问题,核心是编制问题和财政供给。虽然按照生师比18∶1的要求,宕昌县已达标,但实际上教师依然缺编严重。

在这位基层教育局长看来,因为上无政策,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宕昌县也束手无策。在基层,和代课教师命运类似的政府临时聘用人员还有乡村医生、基层计生专干等,“如果单单解决了代课教师的问题,会引发其他群体的不稳定”。

他介绍说,宕昌县全县共有教师2650人,其中代课教师308名。而整个宕昌县,吃财政饭的人达到7800多人。

郑芳杰告诉媒体,近年来,宕昌县多次出台政策,采取多种措施,挤出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代课教师待遇。这些措施包括将全县2003年已登记在册的449名代课教师,工资标准按学历本科提高到400元,大专提高到220元,中专(含高中)提高到150元,给代课教师按照每人每月每工龄年增加10元的标准增加了教龄津贴。此外,还将代课教师纳入农村低保。

在此基础上,宕昌县还按照代课教师自愿申请的原则,按本人缴纳8%,县财政承担20%,省级财政补助72%的比例为所有代课教师办理了养老保险。

媒体人多方采访基层教育局了解到,在一些地方,对老代课教师的出路已经探索出了一些可行性的解决办法。

在同是国贫县的甘肃省广河县,面对农村学前教育大发展带来的师资紧缺的现状,县上决定从代课教师中择优选用,考核合格且接受培训后,可享受和在编教师同工同酬及退休待遇。为了兼顾公平,在考评赋分上,按照工龄年限,对老代课教师进行了适当照顾。

广河县三甲集镇马家小学代课教师李黎明干了20多年,已经错过好几次转正机会,同样面临转正无望的境遇,但在2013年元旦,他的人生却发生了重大转折。在广河县面向332名代课教师的招考中,综合笔试、面试成绩和工龄、获奖等加分,李黎明成功考取学前教育教师,从此,他的工资和其他老师一样了,职称及退休都可享受公办教师同等待遇。为此,广河县财政得每年多拿出300万元。

“一定不辜负政府的关怀,给村里培养更多人才。”拿到新发的第一笔3269元的工资,已年近半百的李黎明不禁潸然泪下,他余生也唯有一个心愿,就是趁着精力还旺盛,再好好干几年。

此外,在甘肃的一些县市,有一些县由财政拿出部分资金,按照工龄和工作地域,对代课教师进行适当的补贴以增加工资收入,为他们安心教书解决后顾之忧。甘肃省临洮县由县财政筹集资金,给代课教师发放补贴,目前临洮县所有代课教师工资都已达到1240元。

老代课教师的出路还不止这些。记者在甘肃河西走廊调研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时了解到,学校布局调整后,各地出现了一大批寄宿制学校,有相当一批中小学生寄宿就读,可寄宿制学校普遍面临后勤生活老师不足的问题,这成为寄宿制学校最头痛的问题之一。

在河西地区基层学校,有很多校长设想,基层存在一大批还没转正的老代课教师,他们长期奉献乡村教育,熟悉基层学校情况,如果有政策安排,可将这部分老代课教师吸纳进来,作为寄宿制学校生活老师,此乃一举两得。由此看来,解决老代课教师问题,并非财力不支,也非无处安置,关键在于用人机制上是否有切合实际的安排。

朱晨霞夫妇清贫一生,献身乡村教育,桃李无数。然而,3个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让这个家庭陷入了困顿。夫妇俩也曾想过离开校园,打工挣钱,为孩子们挣学费。但最终因割舍不下的教育情结而放弃。

“当了一辈子老师,最放不下的就是娃娃们。”朱晨霞说。



(教育责编:郭雅玲 )
标签:老师 教育资讯 教育新闻网 2014年08月07日 13:35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