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 > 正文

高考改革成败与否就在“一步之间”

上海交通大学5日宣布,率先使用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探索基于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学生综合素质测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录取改革。其中,高考成绩占60%,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占30%,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占10%。关注最新国内新闻,参加录取改革的考生自愿提出申请并进行志愿填报,由学校根据考生的高考投档…

上海交通大学5日宣布,率先使用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探索基于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学生综合素质测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录取改革。其中,高考成绩占60%,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占30%,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占10%。关注最新国内新闻,参加录取改革的考生自愿提出申请并进行志愿填报,由学校根据考生的高考投档成绩,按照招生计划人数的2倍确定参加综合素质测试的考生人选。综合素质测试后,学校将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和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价,择优在提前批次进行录取。

这一综合评价录取改革,其实早已有之。2011年,浙江省就有省内高校进行高考成绩、大学面试考察、高中综合素质测试“三位一体”的改革,三者所占比重分别为50%、30%、20%,到2014年,试点这一改革的浙江省内高校达到34所。2012年,获得招生证的南科大,也采取这种录取方式,在高考之后对申请学生进行测试,考生在提前批填报南科大,投档进南科大后,南科大用高考成绩、学校测试成绩、高中综合素质成绩综合评价录取学生,这三者的比重为60%、30%、10%。

诸多迹象表明,这可能会成为接下来不少高校采取的一种改革尝试。从表面上看,这确实打破了单一的分数评价,实行了多元综合评价,又落实了学校的自主权,可是,由于相关高校的录取,是放在集中录取的提前批,而且按照规定,只能把这所高校填报在第一志愿才有机会被投档、被综合评价录取,因此,这一综合评价录取改革的价值大打折扣。

一方面,学生的选择权并没有扩大,反而可能被这种综合评价录取,增加负担。按照综合评价录取的要求,考生要申请参加该校的测试,通过测试后,还要填报志愿,这意味着,如果有更多学校采取这种方式,考生将参加多所学校的测试,可到头来,只能选择其中一所学校填报在提前批第一志愿——在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这一综合评价改革,根本难以实施,因为按照平行志愿投档规则,投档进该校的学生如果被退档的话,将失去其它学校的投档机会,只能进入征求平行志愿。

另一方面,由于综合评价录取安排在提前批,因此高考成绩占60%,只是对按投档规则投档进的学生适用,如果提前批投档比例为1:1.2,那么,一所学校试点招生为100人的话,只能拿120名学生档案,高校再对这120名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排序录取,这种综合评价,不过是把过去不太明晰的120%投档录取进一步明晰,但高校的自主空间仅20%。投档分还是十分重要的门槛。关注国际国内新闻,就是按达到一本线即可投档,但高校拿档比例不会超过200%,这也是有投档分限制的。也就是说,在集中录取框架之内的综合评价,是极为有限的综合评价。

问题显然出在放在提前批,要求填报志愿上。这其实也是这一综合评价录取,与香港地区高校在内自主招生的差别所在。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的自主招生,放在高考之后,学校自主提出申请学生的高考成绩要求,达到要求的学生可自主申请多所大学,大学独立进行评价、录取,学生在根据自身的情况、被录取的大学、专业、奖学金,进行确认。这种综合评价录取方式,实现了学生和学校的双向选择,扩大了学生的选择权,而学校则是完全自主招生。

对照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的自主招生模式,目前我国试点综合评价录取改革的学校,只需减少一个环节,即不再要求学生填报提前批志愿即可。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国高考改革,就实现了真正意义的招考分离,高考的功能从选拔转为评价,大学则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学科专业要求自主提出评价标准,更重要的是,一名学生可以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再选择大学,也将促进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机制的建设。

我国已经实行11年的自主招生改革试点,一路走来一直遭遇质疑,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多了一个环节”——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还要参加高考、填报志愿,这种将自主招生和集中录取制度相嫁接的模式,本想既给学校一定自主权,又确保公平,可却因为没有扩大学生选择权——只有学生有选择权,才能真正落实监督权和评价权——没有突破分数评价体系,而被质疑是高校抢生源的手段,同时也成为滋生腐败的新领域。

过去多年来,已有多所自主招生高校提议,将自主招生放在高考之后,且允许一名学生可同时申请多所学校,同时拿到多张录取通知书再做选择,但教育考试部门一直坚持一名学生只能拿到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原则”,而这一“原则”从本质上说,就是计划思维。

取消自主招生和集中录取的嫁接,减少自主招生考生还必须填报志愿这一环节,就是政府部门的彻底放权,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把招生权交给学校、把选择权赋予学生。这关键的一步,如果能走出,我国的高考改革就全盘激活。现在就看教育部门何时能迈出这一步。

对于这一步,社会舆论也有顾虑,担心给高校更大的自主权,会不会制造更多的不公平问题,这需要用改革的精神面对,否则将一直原地打转,如前所述,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就是对自主招生腐败最有力的监督,与此同时,还要推进教育去行政化,要求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实行学术自治、教授治校,成立独立的招生委员会。



(教育责编:张露 )
标签:最新国内新闻 国际国内新闻 高考改革 2014年07月09日 14:46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