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 > 正文

国外咋选大学专业:日本追热门 德国重兴趣

近日,我国各省陆续公布高考成绩和录取分数线,如何选报大学专业成了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国外高中毕业生如何选择专业?让我们一起看看美、德、日本的高中毕业生们如何选择大学专业。美国60%的学生换过专业美国人认为,读一个本科学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而且由于近年来美国大学学费飞…

近日,我国各省陆续公布高考成绩和录取分数线,如何选报大学专业成了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

国外高中毕业生如何选择专业?让我们一起看看美、德、日本的高中毕业生们如何选择大学专业。




美国

60%的学生换过专业

美国人认为,读一个本科学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而且由于近年来美国大学学费飞涨,所以就更看重一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和投资回报率,“专业的不同可能导致日后收入相差300%”。

例如,石油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日后可以拿到12万美元的年薪,而院校心理辅导顾问的平均年薪只有2.9万美元。若以整个职业生涯计算,前者的总收入达到500万美元,而后者只有约200万美元。一般来说,工程、计算机科学和商学专业的毕业生工作后薪水最高,教育、社工等专业的毕业生薪水较低。

入学“专业未定”

美国的一些大学要求本科生从泛不从专,大学生不需要在入学前急着选专业。由于更换专业可能导致之前选的课程与新专业无关、耽误了学习时间,不少大学会鼓励高中毕业生以“专业未定”的身份入学,入学以后,再观察、尝试。各大学还会专门为这些专业未定的新生指定指导老师,在选择专业和选择课程方面进行指导。

一般来说,大学会要求学生最迟在第一或第二个学年结束前定好专业。即便是已经选定了专业,换一个也不难,学校和院系都会比较配合,一般来说,联系好对口院系再填写几张表格就可以了。大部分美国大学生都有更换过专业甚至数次更换的经历。有调查显示,60%的美国大学生至少换过一次专业。

日本

追捧热门专业

日本大学考试结束10天后公布成绩,考生要根据自己的成绩决定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日本高中生和家长大多认为,大学生学习的内容只有适应社会需要,毕业后才能有好的前途,因此,社会需要的专业也会备受考生们追捧,例如法律、能源、设计、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机械制造等都是日本的热门专业。日本学生报志愿时也会希望能进入知名学府的热门专业,但如果遇到无法兼顾的情况,则会倾向于以专业为主,即便学校的综合知名度不高,某个专业只要排名靠前也会受到考生欢迎,竞争激烈。

德国

打工帮助决定志愿

每年六七月份是德国的高中毕业生申请大学填报志愿的高峰时段,不过德国毕业生可能不会感到焦虑和无从选择,因为德国学校从小学开始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之路和职业选择,老师还会据此推动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发展。

到了高中,很多学生会利用假期打工,既能满足多数工作岗位至少3个月的低薪学徒经历的要求,又可以利用打工机会尝试未来职业,有助于自己进入大学时选择专业。

此外,德国很多大学都会定期举办开放周,邀请高中老师带着学生到大学校园“参观考察”。大学举办开放周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中学生在报考大学时认清职业方向,提前对自己属意的专业有个大致了解。

例如布伦瑞克大学举办的开放周为期5天,有20多个院系的教授和来访的中学生交流,其中的汽车制造学院安排教授作为“讲解员”,先带领学生到汽车发展陈列室介绍汽车制造史,然后又带领学生们参观实验室、设计室,最后会将大家集中到教室讲解汽车制造学院的专业设置、职业方向,预留自由提问环节。

最后,德国大学规定,在基础学习阶段,学生可以无条件地申请换专业。即便是同一专业学生,也可以搞“度身定做”,利用学分制和弹性选课制度来扬长避短、提高自己。



(教育责编:赵雅敏 )
标签:大学专业 60%的学生换过专业 2014年07月06日 07:22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