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外语类专业报考热度不减,各高校的小语种专业在提前批的录取分数也居高不下,主要是由于市场对于外语类人才的需求旺盛,即便是在史上最难就业季,各院校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等专业就业率也都接近100%。但是,广大考生和家长在选择报考语言类专业的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外语教育的发展,单语型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要,国际化复合型人才逐步成为培养趋势。各院校的外语类专业课程设置往往在高年级加入金融、传媒、法律等课程,抑或干脆设立辅修专业或双学位。
据教育资讯显示,国际就业市场开始对外语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复语型人才”。复语型主要指所培养的人才除母语之外,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两种以上的外语,具有跨文化多外语交流能力。这类人才在就业市场上比起相对遇冷的英语专业人才和热度不减的小语种专业人才都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今年北京语言大学本科招生计划中新增三个复语方向,分别是:英语(“英+西”复语)、日语(“日+英”复语)、翻译(“英汉法”翻译)。对英语单科提出了明确的高分要求:笔试成绩不低于135分、口试成绩5分。
其中英语(“英+西”复语)、日语(“日+英”复语)为了应对国际市场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加大第二外语教学的力度(一年级到四年级贯穿始终),增加课时和课型,设置语言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二外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和使用能力,增强对第二外语目的国的文化认知,使第二外语也能成为学生的工作语言,从而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而翻译(“英汉法”翻译)则是通过专业训练,使翻译专业学生应具有坚实的至少三种语言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能力;具备跨文化意识,掌握基本的翻译技能,达到国家翻译资格考试三级水平,能够完成初级和中级水平的三语文本翻译和机辅翻译,了解并具备翻译项目管理的基础能力。笔译达到300-400字词/小时,内容涉及中等难度的文化交流、商务、新闻等实用类文章;交替传译做到能借助笔记连续翻译2-5分钟、语速为120-140字词/分钟的叙述类、论述类或描述类讲话。
据了解,在北外研究生阶段的“复语同传”和二外的“翻译人才实验班”也有着相似的培养理念,说明了“学好复语走天下”正在成为外语人才市场发展的新趋势。
小编今日为您推荐话题太原注册验资,想了解太原注册验资的流程和费用相关事宜吗,请点击“太原注册验资”,每天更多精彩等待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