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 > 正文

美国工作签证中签率创新低 抽签定去留让人无奈

发布者:阳光超越       分享 评论 投稿
对于希望留美工作的中国留学生来说,这段时间非常忐忑难熬。因为他们在美合法工作所主要依赖的H1-B签证在2015财年仅有8.5万个名额,却总共吸引了18.25万名申请者,这意味着中签率不足50%,成为美国移民局启动“抽签”方式以来中签率最低的一年。这几天申请者正在陆续接到是否被抽中的通知,最晚5月初…

对于希望留美工作的中国留学生来说,这段时间非常忐忑难熬。因为他们在美合法工作所主要依赖的H1-B签证在2015财年仅有8.5万个名额,却总共吸引了18.25万名申请者,这意味着中签率不足50%,成为美国移民局启动“抽签”方式以来中签率最低的一年。这几天申请者正在陆续接到是否被抽中的通知,最晚5月初,他们都将得知这个影响命运的抽签结果。

抽签定去留让人感到很窝囊

美国移民局本月初宣布本年度H1-B工作签证满额的消息,立即引起了所有在美留学生热议的教育话题。按照今年8.5万个名额的抽取方式,要先从高学历工作签证申请者中抽出2万个豁免名额,剩下的高学历未中签者再与一般申请者申请件混合,从中抽取6.5万个名额。不少中国申请者表示十分担心。

注定有近10万工作签证的申请者今年被“抽签”项目淘汰,这令留学生们感到很窝囊:找到工作已经很不容易,却要因为运气来决定自己的去留。

分析近十年的数据可以看出,与往年相比,2014年H1-B工作签证的竞争是最大的。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在每年65000个非高学历配额中,除去智利和新加坡两个协约国的7000名配额外,只有58000名配额可供其他国家申请。而印度人因其语言和技术优势,占据了大部分名额。中国留学生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虚拟公司钻法律空子牟利

面对竞争,不少留学生开始谋求提高申请成功率的方法,也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有了可乘之机。ICC便是利用留学生申请H1-B签证牟利的公司代表。太原公司注册机构提醒大家ICC在美国并不是实体公司,其本身不能提供任何工作,但是它的“生存之道”就是与申请人签订合同之后,通过出示各种假材料假证明,帮申请人拿到H1-B工作签证,将申请人送至大公司做合同工,再从申请者的薪水中抽取一定比例,即申请人出钱用ICC公司的壳帮忙办理工作签证。虽然美国越来越严格的工作签证申请程序打击ICC,但是通过其递交的申请依然占有很大比例。2013年ICC递交的申请就达到了数万份。通过ICC提交申请的以印度人为主,一些中国留学生也会选择其先申请到工作签证。

移民改革后名额有望增加

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和就业状况的好转,工作签证的压力将越来越大。2013年参议院通过的两党起草的“全面移民改革法案”中就有增加工作签证名额的内容,但此法案在众议院未能投票,因此国会所批准的工作签证名额依然保持在8.5万个。

这一改革法案中,每一财年的工作签证名额被提高到11万,根据情况发展变化最多可以增加到18万之多。根据今年超过18万的申请数量,随着经济复苏,似乎这一法案通过也不能完全解决工作签证“不够”的困境。但是,因为法案中增加了理工类硕博士申请绿卡的名额,简化了他们申请绿卡的手续,会有相当一部分符合要求的人直接申请绿卡,退出H1-B工作签证的竞争。

H1-B签证

H1-B签证指特殊专业人员/临时工作签证,是美国为引进国外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的最主要的一类工作签证。申请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并完成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美国雇主所提供的职位必须被美国法律认可为“特殊专业性工作”。持有H1-B签证者可以在美国工作3年,然后可以再延长3年,6年期满后如果签证持有者的身份还没有转化,就必须离开美国。


(教育责编:彭丹丹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