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 > 正文

北大本科毕业生超30%出国留学

发布者:阳光超越       分享 评论 投稿
很多考生和家长在报考北大时都会非常关心毕业后的去向。简单来说,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北大毕业生受到政界、商界、学界、新闻界、艺术界等各个领域用人单位青睐,北大是不少学子家长议论的重点教育话题,适应能力强,发展前途广,社会地位高,特别是个人成就感和幸福感明显高于其他高校;深层次讲,…

很多考生和家长在报考北大时都会非常关心毕业后的去向。简单来说,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北大毕业生受到政界、商界、学界、新闻界、艺术界等各个领域用人单位青睐,北大是不少学子家长议论的重点教育话题,适应能力强,发展前途广,社会地位高,特别是个人成就感和幸福感明显高于其他高校;深层次讲,每一位踏进北大校门的青年都不会满足于将来只是找到一份工作,特别是他们的家长和朋友更是寄予厚望。以这种期望为标准,北京大学力争“帮每一位学生找到适合的人生定位与发展方向”,倡导“站到人生发展的坐标系中定位职业选择”。

人的知识分三种:学识、见识和胆识。如果说一般学校为学生发展会提供丰富的学识,那么北大则在学识之外,还为学生成才提供了难得的见识和过人的胆识。北京大学作为全国实力最雄厚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向来拥有放眼寰球、兼济天下的气魄和能量。正是这种勇立潮头的气质使得每一位北大学子走出校门时,都具备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开阔的视野胸襟和多元的能力素养。他们毕业去向各不相同,在各个领域发挥聪明才智、实现青春理想、成就精彩人生。

从毕业去向看,继续深造是北大本科毕业生最主要的选择,每年仅推荐攻读研究生(保送研究生)的比率就超过40%。只要是在北大能够完成学业、顺利毕业的本科生,大都可以取得保送攻读研究生的资格,特别是理工类学科,还可以选择硕博连读,直接达到学术顶峰。除保送本校研究生外,还有相当多的毕业生跨专业、跨院校深造。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也是北大学子继续深造的主要流向。

基于良好的国际声誉和跨文化国际视野,每年都有一大批世界著名学府向北大学子敞开怀抱,一封封全额奖学金录取通知书飞跃重洋寄到学生手中。毕业生出国深造人数和录取学校层次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2013年本科毕业生中有超过30%的学生出国深造,其中:

15人及以上的高校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中国香港中文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尔本香槟分校

10人至14人的高校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国香港科技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杜克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中国香港大学、美国纽约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

5至9人的高校

美国耶鲁大学、美国西北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普度大学、美国莱斯大学、法国高等商学院、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美国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美国布朗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范德堡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近年来,北大对学生国际交流更加重视和支持,学校与近260余所境外大学签订校级交流协议,与二十几所境外大学开展暑期学校合作,同时为本科生提供种类繁多的出国深造奖学金资助,全方位保障学生的境外学术交流。此外,北大有数十家国际文化学生社团,提供多样化的海外实习、国际青年交流和国际问题研究平台,每一位北大学子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您可能感兴趣:太原代理记账http://www.uninf.net


(教育责编:彭丹丹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