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 > 正文

俞敏洪接手耿丹学院遇转设难题

发布者:阳光超越       分享 评论 投稿
2013年10月9日,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成为耿丹学院新任理事长,十多年的“大学梦”终于照进现实。2007年,俞敏洪曾多次公开表示想建一所非盈利性大学,几番奔波,最终因土地未能获批只好搁置。打交道多年的地方政府官员告诉他:办大学不带来财政收入,还带来很多麻烦,大学生经常会闹事。相比十多年前,…

2013年10月9日,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成为耿丹学院新任理事长,十多年的“大学梦”终于照进现实。

2007年,俞敏洪曾多次公开表示想建一所非盈利性大学,几番奔波,最终因土地未能获批只好搁置。打交道多年的地方政府官员告诉他:办大学不带来财政收入,还带来很多麻烦,大学生经常会闹事。相比十多年前,地方政府已不再待见民办大学了。俞敏洪在昌平区征过200亩地,但远不够办大学的标准——500亩。

土地、资金、各种批文,让俞敏洪体会到办大学的诸多不易,年过50的他已等不及。“如果再去征地建成一所大学肯定要10-15年,那时他60多岁,哪儿还有精力把它办成一所中国的好大学?”于是,他投资了耿丹学院。

2013年接手耿丹学院时,正赶上独立学院“转设”的节点。根据教育资讯报道的教育部26号令,独立学院5年规范期已过,应根据条件与公办高校脱离,转设成独立院校。俞敏洪把握了一个不错的时机。

选择耿丹,除了生源、运营不错,很大程度上缘于他与耿丹学院创始人王晓文的相同的办学理想。据说,王晓文把前期赚的几个亿都投到学校建设上去了,自己甚至不从学校拿工资。这与俞敏洪想创办一所公益性大学刚好契合。而王晓文心甘情愿将一手创办的学校交给俞敏洪,显然希望通过他的影响力,为耿丹学院带来资本、资源和名气。因为“独立”的代价是,摘去公办高校招牌,很可能面临生源减少、声誉下降、就业受挫等问题。俞敏洪的到来,让坐落在北京顺义区牛栏山镇的这家独立学院,声名鹊起。

独立之路并不容易。很多独立学院为了转设,跟公办高校打得一塌糊涂,高额分手费和每年上交给公办高校的管理费成为困扰很多独立学院转设的一个棘手问题。这个过程中,公办高校和独立学院进行着利益博弈。

“我们跟北京工业大学[微博]关系很好,一点矛盾都没有,北工大也支持我们转设,而且不需要做太多额外补偿或赔偿,只要(转设)成功,我们立刻就脱钩,股份一分不要。至于每年交百分之多少的学生费用给它们作管理费,很正常。”如果真如他所言,那么转设不过是审批时间长短的问题。

但俞敏洪的烦恼在于,要满足教育行政部门的各种条件很难。一个简单的例子是,按照独立大学占地500亩的标准,耿丹学院还差几十亩,俞敏洪现在还在跟教委纠结。

“他说面积不达标通不过,我说公办大学有比这个小的你怎么通过了?但人家是人家,你是你。不仅如此,独立的大学要求人均一分地,400多亩地只能容纳4000多个学生,我们已经有6000个学生了,那我怎么办?他说以后你可以少招学生。现在学校都见不到学生的影子。像原来有些这个面积的大学,招收1万、1.5万名学生很正常。很多规矩定的很死,让人回旋不了。”俞敏洪有些无奈。

他们还在等审批结果,不知道要等多久,但俞敏洪相信一定耿丹学院会获批。他们正在“步步为营”地打造耿丹的独立形象,希望它转设后依然会受到学生追捧。

俞敏洪现在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筹款。办大学是个无底洞,他希望把它填成有底洞,这让他有了赚钱的新动力。前不久在新东方一次公开会上他说,现在办新东方是为了未来把耿丹学院办得更好。他还打算调动圈内的企业家朋友捐款。等将来转设成功后,在耿丹学院设立一个类似哈佛、耶鲁那样的公益基金会,资助贫困生或邀请大师入驻。

今年9月份,俞敏洪准备启动一个“企业家带徒弟”的项目,他打算说服周边的企业家朋友每人认领1-2个成绩优秀的贫困学生,帮他们资助学费和生活费的同时,收他们作徒弟,通过定期交流,用企业家的思想、才能影响他们。他自己准备先带四五个徒弟,每人一年费用两三万元。

他试图通过很多优秀企业家给学生做示范,将学校贴近社会、贴近就业的机制搭建起来。不过,虽然中国企业界乐于当导师的人不少,但忙碌企业家们是否有充分的时间和耐心带徒弟,是个现实挑战。

“我觉得未来中国的社会改造就应该沿着商业精神往前走,在一个流动的社会中间,强调以契约精神、公平交易、创新能力、团队精神为核心的一种社会文化氛围,就变成了中国的新文化核心,这些东西都可以带到大学。”俞敏洪希望耿丹学院将来培养出一批企业家或商人,他准备设一个小的创业基金,学生有好的项目报过来,基金出资让他去尝试,哪怕在外面卖煎饼果子也行。

俞敏洪身上充斥着强烈的理想主义精神和人文情怀,他设想中耿丹学院将建成一个具备通识教育的文理大学。他不想让学生一头扎进一个专业,出来就是个技术工,他希望他们有人文学养,有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哲学体系。

很多公办高校都设有通识教育,但做的好的凤毛麟角。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安安静静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就业问题不解决,一切都是空谈。在市场中打拼多年的俞敏洪深知这一点。所以他的办学目标是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之外,学生就业毫无困难,甚至是各大企业和机构来抢学生。他准备借助企业家资源,给学生安排更多实习机会。采访当天下午,耿丹学院90个学生与新东方签约,参加那里的暑期实习。

在管理架构上,他希望成立一个教授委员会,未来校长必须由教授委员会选举产生,实现教授治校。高校去行政化,已呼吁多年,但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对耿丹学院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很大考验。“你必须润物细无声的在国家许可的情况下去做,也需要你的教授都变成真正的有教授气质的人,而不是功利化的教授,现在大学功利化的教授很多,它是大环境所致,最重要的是完善管理结构。”

他希望校园里有大师的踪迹,并定了个三部曲,一个是在现有教师队伍中慢慢培养大师,比如挑选资质不错的年轻老师送到国外名校攻读博士学位,等培养到四五十岁,他们自然以耿丹为家。第二是聘请临时大师,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茅于轼每隔一周过来上课。他们会不断邀请各界著名人物来讲课,从而带动整个学校的学术氛围和视野。第三是通过基金会聘请一些大师做常驻教授。比如一年100-200万请准大师过来,在这里安心做学问就行,但将来写出的著作要注明在耿丹学院完成。“这样我们就有一定的学术知识产权。”现在他们已经在找这样的人。凭借俞敏洪的江湖地位,请“大师”并不难。

“我希望在有生之年把耿丹学院打造成中国真正优秀的一本大学,不一定非要跟北大、清华[微博]比,但是学生在选择的时候,会作为好学校之一,哪怕放在中国前20位大学中他会犹豫一下耿丹学院就可以了。”俞敏洪说。

采访那天,耿丹学院的樱花漫天飞舞,俞敏洪一边带我们参观校园一边侃侃而谈他的大学梦。他的理想主义和激情打动了很多师生。这是他惯有的魅力。在我国民办教育体系,受监管最少的培训业发展最快,从培训业到高校,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海域,如果说20年前新东方是个先行的探路者,今天的耿丹学院更像个后来挑战者、逆袭者,挑战的对象不仅有大象级对手,还有体制。

您可能喜欢:太原资质审批http://www.uninf.net


(教育责编:彭丹丹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