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 > 正文

职场遭遇“操心帝” 是坚强后盾还是职场绊脚石?

发布者:阳光超越       分享 评论 投稿
在职场上,他们通常会被打上“好人”的标签:细致、周到、有责任感。有时你会庆幸身边有这么个“操心帝”,凡事都有人帮你考虑,又时不时提醒,省去很多麻烦。但从这个教育话题的另一方面来说,一个事无巨细处处操心的人,也可能是一种妨碍——限制了你的自主性,而缺乏凝聚力的控制欲只能拉低团队效…

在职场上,他们通常会被打上“好人”的标签:细致、周到、有责任感。有时你会庆幸身边有这么个“操心帝”,凡事都有人帮你考虑,又时不时提醒,省去很多麻烦。但从这个教育话题的另一方面来说,一个事无巨细处处操心的人,也可能是一种妨碍——限制了你的自主性,而缺乏凝聚力的控制欲只能拉低团队效率。

坚强后盾突然掉了链子

尤佳就有一位“操心帝”同事,人称“马大姐”,因为大家都觉得她像居委会大妈,事事操心。尤佳大学毕业后进了这家技术单位,跟的就是马大姐。虽然没有直接的上下级关系,但马大姐差不多像她的半个领导。尤佳自己也比较喜欢“被管理”,“我是个马大哈,惰性又强,幸好有马大姐这样细心的同事在身边。”

每个月的送检设备名单,马大姐会在月初发给尤佳。日常的质量管理内容,马大姐会一项项地跟尤佳核对是否完成。即便是职场新人阶段,尤佳也几乎没为工作上的事情操心过,因为她有个最佳后卫马大姐。

进单位一年后,马大姐就时不时地跟尤佳唠叨,提醒她记得写论文、报科研项目。“小尤,项目要提前一年报的,你赶紧准备啊。”“小尤,你报的项目通过技术委员会审核了,要加快调研啊。”“小尤,你的项目做得怎样了,要在两年内完成呀。”尤佳年轻贪玩,这些唠叨难免不放在心上,甚至觉得马大姐太“鸡婆”(多管闲事)。马大姐见她没动静,倒着急了,有时还找领导来帮忙施压,“小尤,主任昨天又问你论文的进展了。这些东西评职称的时候都需要,临时抱佛脚可来不及啊。”

真正让尤佳感激马大姐的操心,是评高工的时候。那年秋天,尤佳申请了长假去欧洲玩。工作了那么多年她都没有好好休假过,这20多天玩得乐不思蜀。回来上班的第一天,马大姐就抓住她抱怨:“你今年可以评高工(高级工程师)了,怎不早点儿回来准备申请材料?截止期马上就到了。”

尤佳赶紧屁颠屁颠地去问人事处各种申请事宜。结果不到一周,她就把各种材料准备好了。尤佳这时才发现,因为马大姐这个“操心帝”,她这几年陆续做过科研项目,发表了论文,通过了职称考试。“所有准备工作都已经妥妥搞定。要不是马大姐一直盯着,我这么懒散的人,可能拖到现在都不一定能评得上吧。”

唯一一次出娄子,是在去年。因为单位搬迁,下半年的送检单在8月份一次性发放。当时大家手上都一堆事儿。马大姐自顾不暇,自然也没像以往那样处处盯着尤佳。结果快年末时一核计,尤佳发生了严重的疏漏,到期未送检的仪器超过10件,不仅被领导狠批,还在忙得团团转的时候没日没夜地做了很久的补救工作。

尤佳终于认识到“操心帝”同事的弊端。这些年她太依赖马大姐了,这种依赖甚至加剧了她的惰性。一旦马大姐这个环节“掉链子”,直接就导致她在工作上混乱一片。后来领导找尤佳谈话也给她敲了警钟:如果马大姐调走了或者退休了,你怎么办?

除了担忧,领导还颇为惋惜。“尤佳,你学历高,业务能力也不错,但为什么这么多年都上不去?你觉得你这个工作状态能管理好自己、管理好别人吗?”

尤佳一直以为“操心帝”是她的坚强后盾,未想到,其实也是她的职场绊脚石。

你只是一个命令的执行者

在王力看来,“操心帝”领导将直接影响企业文化和企业发展。

王力之前在一家外企任职。欧美公司的风格是一切以结果为向导,老板不过多干涉过程,但注重结果。当时的老板对王力很信任,王力也有很大的自主权,做过不少成功的项目,短短几年就在业内闯出了点儿小名气。后来跳到一家民营企业,老板是创业者,重视结果但更关注过程。“那是名副其实的‘操心帝’呀,每一个细微之处都不放过。整个过程充斥着不断的汇报、联络、讨论。”王力感慨。跳槽之后,他经历了相当长的磨合期,但到现在,他依旧不认同“操心帝”的很多做法。

印象最深刻的是刚到公司的时候。当时接到一个比较紧急的项目,王力想趁机展示实力,立马就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安排项目组并制定了计划。按照他的设想,时间虽紧,但项目仍可以在一周内搞定。一切妥当之后,王力喜滋滋地找老板汇报计划内容。结果口头报告刚结束,预期的赞赏没有收到,王力反而被老板连珠炮似的一连串质问:你安排计划的时候为什么不通知我?你的计划有仔细推敲过吗?每个环节都会出现哪些问题?相应的对策是什么?

王力懵了一下,正准备一一回答时,老板不客气地打断他,挥挥手说:“回去把所有设想全部写成报告,然后大家开会一起讨论。”王力只好回去花了半天时间,写好一份详细的报告,再跟老板约时间开会。

这会一开,王力又差点儿崩溃。老板对细节的要求近乎完美,甚至是某些大家根本预想不到的低概率事件也会一并考虑进去。比如当时项目组里有个工程师,他老婆怀孕还有两个月才到预产期。王力知晓这个情况,也在人手上作了预备。但到了老板这里,光为这件小事就讨论了快1个小时:这个工程师能否保证加班?万一预产期提前,后续工作谁来跟进?后续跟进的人员经验是否足够?对项目是否完全了解?是否需要提前参与?

讨论、修改,反复若干次后老板终于满意了。原计划一周完成的项目,此时已过去3天。但不管如何,总算是拍板开始干了,那就赶紧执行吧。可在执行过程中,王力又几度被“操心帝”老板烦到崩溃。老板要求每天汇报工作进展。这样每天项目组都要花费近半的时间和人力来陪老板研究报告。而在研究期间,老板还不时加入些新的想法和要求,每一个新变动,大家又要重新讨论研究。如此反复,最后项目总算是完成了,但整体时间比预期的整整多了三个星期。

王力当时是老板通过猎头公司高薪请来的。但在这公司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时常觉得老板并不太需要他,或者不明白老板为什么要请他。“没有自主权,你所有的想法都要被反复论证才能批准。更多时候,他包办一切,你只是一个命令的执行者而已。”王力已经因为老板的过度“操心”而多次与其产生争执。

“公司高层需要操心的是发展大方向,如果过于着眼琐碎小事,管得太细,员工工作的变通性太少,创新能力会被扼杀。”王力甚至认为,“操心帝”老板可能是降低公司工作效率、阻碍公司发展的最大原因。

他现在又蠢蠢欲动地想跳槽了。

点评

过于热心无法真正体现自身价值

感受善意在关系中学习建立边界

操心分两种,一种是“妈妈型”,表现为热心,恨不能把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事,没过问一下就觉得不舒服。对别人的关心、关注就像妈妈对自己孩子似的自然,当然免不了可能像“妈妈”一样唠叨,故事中的马大姐就属于这个类型。另一种是“控制型”,表现在对事物发展的把控及对细节的关注。对工作有绝对的控制才能获得安全感,很显然王力的老板就属于这一类型。“妈妈型”操心帝与被操心者之间,某些方面很像一种亲子关系,操心帝在其中扮演着这样一种类型的“父母”——在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中可能缺失了一些很关键的东西,例如被爱、被关注等,于是在和别人的关系中,尤其是小辈或者在他们看来比自己弱小的人,就会全力照顾对方,让对方感觉到温暖、被关心。其实,他们这样做只是在爱自己内心那个没有长大的小孩。

这样的“父母”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可能有一些未完成的期待,比如错失了高级职称评定等,于是对后辈会格外谆谆教导,提醒对方不要重蹈覆辙,其实他们这是在表达自己对未达成期待的遗憾,不能释怀,但又无法行动,于是寄托于假想的自己。

这样的“父母”总觉得年轻人不够成熟,一定要被教导着才能在工作中避免误入歧途,其实这是他们对自己的生命能量没有足够的信任,生命空间没有得到充分的探索与成长。这样的“父母”也可能没什么成就感,“孩子”是他们唯一的成绩,于是“管”孩子就成了他们可以彰显自己尚且存在的行为——帮助别人是为了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有价值的。

“妈妈型”的操心可能会让一些年轻人感到温暖,因为在他们承受着离开父母的焦虑与恐惧时,突然有人跳出来承担父母的角色。能享受到父母般的温暖当然让人心情愉悦,适当的温暖也的确可以抚慰人心,但始终不能脱离父母照顾的人,很难真正长大。正如故事中的尤佳,习惯了别人的提醒与呵护,当她需要独立处事时就掉了链子。当然这不能怪那些操心帝,我们首先应该反思的是,活着到底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如果是为自己,要如何承担责任?

最让“妈妈型”操心帝觉得伤心的,或许就是对方不买账。对一些人来说,好不容易离开父母,开始独自在社会上打拼,怎么能忍受又来个“父母”管着。其实,被拒绝甚至被厌烦带来的不舒服,可以让“妈妈型”操心帝仔细想想这背后的原因,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分清别人和自己,只有看到这点,才能让自己面对内在的感受与期待,从而真正为自己做些事情。因为,用操心别人的方式永远也做不到“爱”自己。

如果说“妈妈型”操心帝是源于边界不清的话,那么“控制型”操心帝则更主要是性格使然。受遗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会有相对稳定的、独特的性格特征,因此人和人的行为方式会有很大差异。例如有些人就喜欢按部就班的工作,并对工作进度、可能发生的情况要随时控制,因此,他需要有短期、中期、长期的工作计划,对每个细节有具体的安排,避免燃眉之急带来的压力。这样他才觉得有安全感,并认为工作是顺利的。而相对于这种行为方式,另一种人则更喜欢随遇而安:有计划当然好,但计划只是为了定出工作的基本方向而已。事实上,他更喜欢去体验那种灵活的、即兴的工作方式,期待随时的变化,从最后的压力中获得行动的动力,并从中感到乐趣。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甚至有些对立的性格特质带来的行为方式差异,当然,大多数人可能会居于这两个极端中的某一点。王力的老板显然更偏向于前一种方式。如果王力与老板在这方面的性格更相似,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不舒服。实际上,正是因为不同性格带来的不同工作风格,让王力备感压力。

对于因性格不同而造成的冲突,无论是操心者还是被操心者,多一些对性格的觉察,就能多一分对别人的理解,少一分指责。如果王力的老板能看到这一点,也许可以多给下属一些空间;对王力而言,要了解这种工作方式只是老板的性格使然,未必是针对某个人在发力。当然,此刻的王力依然可以选择走还是留,但要想清楚的是,无论到哪里都有可能遇到和你性格不同的合作者。

无论是什么类型,如果你身边真的有这么一个操心帝,不妨试着享受其中的善意,同时在相处中学习如何与不一样的人打交道,如何能以更好的方式在关系中建立边界。如果你就是操心帝本尊,那么请试着理解自己,然后想一下在那么多的操心背后,你的期待是什么?想清楚这些,你的工作和生活都可以有所改变。

您可能感兴趣:太原营业执照代办http://www.uninf.net


(教育责编:彭丹丹 )
标签:教育话题 职场“操心帝” 妈妈型”操心帝 2014年04月10日 10:16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