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 > 正文

公务员的福利将减少 政府和用人制度都将有变化

是冲击公务员考试,还是去大企业上班?这是摆在邓小光面前的一道难题。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了4年新闻的小邓,还有4个月就该毕业了。目前他拿到了恒大集团的offer,底薪3500元,对本科生而言,这不算低。但他有些不甘心。他认为,毕竟自己曾是所在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会主席,对行政工作有超乎常人的能…

是冲击公务员考试,还是去大企业上班?

这是摆在邓小光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了4年新闻的小邓,还有4个月就该毕业了。目前他拿到了恒大集团的offer,底薪3500元,对本科生而言,这不算低。

但他有些不甘心。他认为,毕竟自己曾是所在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会主席,对行政工作有超乎常人的能力。而他也更喜欢行政工作。

不幸的是,去年11月,他参加广州市南沙开发区事务局宣传职位竞争以失败告终。当时是250人选3个,难度可想而知。

“尽管近年福利有些下降,但是公务员仍有着优厚待遇。”他表示,工作后有机会一定会再参加公务员考试。

不过,他的同学不这么看。

2013年,他们班考公务员人数有四分之一,即10人左右,但今年,虽然国家公务员考试(11月)还未举行,而广东公务员(4月)却只有1人参加。

其实,毕业生参加公务员考试人数降低,在全国其他省份也普遍存在。

最新资讯动态调查发现,“公务员热”正在减退。据统计,目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已公布招考及报考人数的,仅山西、内蒙古、陕西的报考人数有所增加。其中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浙江,今年最终确认缴费的报名人数为22.7万人,与去年的36万人初报规模相比,下降幅度近三分之一。

有意思的是,在整体报考人数下降的同时,有些职位竞争仍激烈,千人争取一个职位的情况依然存在。然而,公检法以及边远和基层岗位大都无人问津,有的甚至因为达不到报考人数要求不得不再次招考或者取消。据了解,此前,包括北京在内,出现了大批法官因为收入低等原因,辞职下海的情况。其中一个省年流失法官近200人。

对此,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指出,下一步将加快公务员制度的改革,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一些公务员将去行政化,在行政职务未提升的情况下,根据职级提高待遇。比如,最高职级的法官收入甚至可达到副部级官员水平。

“公务员制度的改革方向是要去掉官本位思想,一些基层岗位的工资会根据情况动态调整,否则靠奉献精神去工作,很难持续。”他说。

这些迹象表明,高烧数年的公务员报考,或将迎来拐点。

报考人数下降

据悉,从4月12日、13日开始,福建、吉林、山东将分别举行公务员笔试考试。至此,今年各地的公务员大考拉开序幕。

可以发现,今年大部分省市参考人数和交费人数均有所下降。

根据统计,报名人数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浙江,最终确认缴费的报名人数为22.7万人,与去年的36万人初报规模相比,下降幅度近三分之一。

其次是河北,今年报名总数为200060人,而去年近28万人,减少了近8万人,降幅也约三成。当然,该省招考3236名,比去年减少5729名。

江苏、天津、云南等8省市,今年的报名人数为近四年来的首次下降。其中江苏省今年33万余人参加考试,报名人数减少4万。

尽管报考数量整体下降,但到底是算公务员考试降温,还是热情仍高涨,各种说法不一。

浙江当地的部门的解释说,整体报名人数下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招考数量下降,不一定说明公务员考试热下降。该省今年招考8995名,比去年减少1500名。

统计发现,在各省市中招录人数增加的仅有四地。其中,山西招录人数3659人比2013年的2420人增加了1239人。陕西招录人数增加241人。重庆招录1746人比去年增加了100人。而因为隔了一年没有招聘的内蒙古招录5437人,比2012年增加1358人。

总的来说,全国共有16个省区市实现了报名人数、招录人数双下降。只有山西、内蒙、陕西三地呈现报名人数、招录人数双上涨。

西南交通大学廉政研究所李景平说,总体报考人数下降,或许是因为近年反腐力度加大,让公务员隐形福利受到影响有关。

“公务员的很多灰色收入受到了限制,报考者必然会考虑到福利受到影响这种问题,因此公务员报考者减少是一个正常现象。”他说。

不过,也有人不这么看。

毕业生邓小光,算了一笔账:

如果去企业恒大,底薪3500,加提成,每天交通伙食补贴30元,养老保险自己担负一半,住房自找,奖金不定,买房买车全看自己有多拼。

对比公务员,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和个人所得税还有3000左右,伙食象征性收费1元或2元,看病不收费,出差有补贴,有住房公积金,上班朝九晚五,有午休,有周末。

在邓小光看来,在企业做销售,前几年必须要很拼很累,四处奔波,一定要做好辛苦劳累准备!而公务员不一样,平时下班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周末假期还能做些小生意什么的,悠闲惬意。

公检法、基层职位遇冷

据了解,在整体报考公务员似乎降温的情况,一些部门竞争激烈。比如,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人民法院文字综合职位,报名比例高达1:1325;安徽公务员最高开考比例达1:630。

另外一方面,有很多职位面临着无人报考的情况,当地因此不得不取消该职位招考。

比较明显的是,各地省市自治区招考公务员中,大批警察、检察官、法官等职位无人问津,或者不到基本的报名人数要求,一些基层岗位也如此。

比如山西省。该省共715个职位未达到5:1的报录比而面临取消。这其中,有426个岗位是公检法党政机关,占比59.6%。吉林省的情况也同样如此,在涉及取消的237个职位中,151个是公检法机关的岗位,占了一半多。

比如,贵州和湖北省不得不再次发布招考公告。这些省份大批职位需要补招,有些甚至最后因为报名不足不得不取消。其中湖北3月下旬公布重新补招的公务员有400多名,95%左右是公安、检察和法院系统,以及税务、镇级干部。

这些职务包括司法警务及办案安全保障等工作,警卫、传唤、拘留、提解、押送、看管等司法警务工作,以及参与对判决、裁定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没收等工作以及从事基层派出所内勤、宣传、对犯罪人员进行教育等工作。

一位中部某省地市监狱警察说,自己所在的监狱目前有200多人到位,今年还缺60多名,之所以不好招人,是因为待遇不行。

像监狱长月薪只有5000元,一般的警察只有3000多元。目前最大的福利是单位集资建房,每平方米3000元左右。虽然离工作地较远,但警察可以分100多个平方,且有班车接送。

“如果没有这个住房福利,基本上没人会愿意呆在这儿。”这位狱警说,“毕竟警察太苦,还每天和犯人打交道,都不好意思对外介绍”。

上述说法有一定代表性。

据了解,近年来公检法人员流失严重。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2年,北京法院招录2053人,流失了348人。占同期招录人数的16.9%。

其他地方也有类似情况。上述5年间,江苏、广东分别流失了2402、1600人,主要以法官居多。一个中部省份2008年至2012年全省法院流失人员共计2115人,其中法官为1733人,占到81.94%。

检察院的情况也类似。2011年检察人员流失人数为6011人,2012年检察人员流失人数上升为6252人,2013年检察人员流失人数更是高达6415人。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红宇说,公检法只是靠工资来生活,像法官每天几乎要平均判决1-2个案子,但是不是按照计件来算工资的。也不可能按照计件发工资,因为恐有损正义。但刘红宇认为,如果不解决工资收益低等问题,法官很难在法院待下去。“这个问题亟待解决,需要国家赶快组织调研,拿出解决方案。”

城外的误解

据了解,外界对务员工作存在一定的误解,出现了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的“围城现象”。

法官、检察官、公安警察行业,为什么报考人数少,还留不住人,实际上远远没有收入低这么简单。

一位警察说,收入低只是表面现象,核心是没有做好改革。

比如目前的工资都是根据职务挂钩,但行政职务很难上升。“一个基层单位,有一个处级干部就不错了,其余的很难晋升。没有晋升,工资很难上升。”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正部级官员孟学农称,自己月工资只有1万多元。以此工资算,这位正部级干部,别说在京6环内买房,到周边河北买房都存在问题,更何况处级、厅级的警察、法官和检察官了。

2013年3月7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也算了笔账:“一个人一个月挣5000块钱不多,自己生活还不错,但是一个人挣5000块钱同时还要养一个孩子就很艰难。”

可以了解到,近10年来,公务员的工资的确都没有多大变化,变化的只是一些津贴。

湖北一位官员说,10年前工资2000元左右,目前总的收入近4000元。主要是工龄,以及岗位津贴增加。这个岗位津贴是根据每年的物价水平,当地政府根据财政增加的。

但是这位人士也指出,目前武汉一个处长,月薪也才4000,就这个收入,3个月才能买1平方米房子。在当地要是买房养孩子,难度太大。

西北大学考古专业大三学生魏子元,今年就改变了自己对公务员的看法。

在今年寒假期间报名,他参加了大学生进陕西省政府见习活动,半个月的“准公务员”体验,让他完全改变了以前对政府领导干部存在着一些误解甚至偏见。

“比如政府部门的领导并不是经常吃大餐,而是每天吃着食堂,甚至有时吃的还不如西北大学的食堂;公务员的生活也不是“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一天”,而是忙碌而又有序。机关的办公室没有想象中的豪华,而是好几个人共用一间,甚至连饮水机也没有,自己用热水壶烧水。”

在见习期间,最令他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两件事:一是自己挡住车道时,陕西省长娄勤俭的车没按喇叭,而是一直尾随其后缓行;二是他和几位同学散步碰见了省长娄勤俭和秘书长陈国强一行,拿出手机“偷拍”被发现后,两位领导反而走近亲切询问他见习的感受。“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关怀,使政府那种亲民形象一下子在脑海产生。”他激动地说道。

而带他的老师,一位从军队转业当公务员20年有余的周副处长,也时不时感慨很后悔当公务员,因为这个岗位并未像大家所说的那样高福利。一个月工资4000多,“还没有教师工资高”,但他每天都会准时7点40到办公室上班。

为什么很多人还很羡慕公务员职位呢,这是因为仍有很多的单位有隐形福利。

一位某市委领导人士指出,公务员最大的好处是稳定,公务员养老以及住房公积金,与企业缴纳的不一样,比如公积金单位给自己缴纳的可以达到工资的18%,此外每月还有车补1000多元不等,退休的养老待遇比企业要高。“名义上收入不如企业,但是很稳定,压力不大。”

但这些福利可能也无法持续了。

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指出,根据中央精神,以后公务员的保障将与一般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轨。此外,隐形福利都将取消,行政级别以后也要和职务慢慢脱钩。

“2014年是一个转折点,公务员的福利将逐步减少,政府与改革和用人制度都将有大的变化。”他说。

即将到来的去行政化改革

据了解,即将在全国公务员系统进行的去行政化改革,将给公务员过去的虚热以致命一击。

这表现在,很多非核心的业务部门将采取外聘制度,同时很多职位将不再与行政级别挂钩,即行政职务与具体的工作职务分开。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文件,下一步要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加快建立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和聘任人员管理制度。

且要完善基层公务员录用制度,在艰苦边远地区适当降低进入门槛。此外,还要完善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公务员定向招录和事业单位优先招聘比例。

中国人事科学科学院原副院长吴江说,今年有望加快实施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的试点。

地方已经有所行动。

根据深圳市委常委会2014年1月21日通过的《深圳市法院工作人员分类管理和法官职业化改革方案》,法院工作人员将划分为法官、审判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并对各类人员实行不同的管理制度。法官将直接作为第四类别公务员,单独按照法官职务序列进行管理,以法官等级定待遇。

这意味着法官晋升有了新的程序。对不设职数限制的下一等级法官,每个等级每年按照80%的比例在符合条件的法官中择优选拔一次,法官连续两年考核优秀的晋升上一个等级的年限可减少一年。

过去深圳法官具有行政级别,在上级的法官没有晋升时,本级法官很难晋升,工资也很难提升。

类似的还有警察。一位警察说,在区县,县长才是处长,警察大部分不可能是处级干部,因此警察也应该有技术级别,以后可以与工资挂钩。

西南交通大学廉政研究所副所长李景平说,上述改革,本质上要实施公务员的“两官分途”,即是把政务员和业务员分开的公务员制度,两者不会混淆,想当政务员的人可以向行政发展,而有的业务员也可以向业务的高层发展。

这样就不会出现处长当了20年还是处长、工资没有什么变化现象,让这些公务员觉得没有前途,于是混日子。

任建明指出,根据职务级别来定收入,这样可以解决法官以及基层单位人员流失的问题,像大学生到边远地区工作,不能仅仅是奉献,仍需要给以高的报酬。

公务员改革以后要去行政化,以后高级法官仅仅是因为职业化专业技术身份,收入就可以比副部长高。除了根据技术职业能力,还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给公务员加薪,可以像新加坡一样设置薪点,“不同的级别设置不同的薪点,根据经济好坏来决定涨降薪。”他说。

更多精彩

太原会计服务http://www.publiczc.com/



(教育责编:张露 )
标签:公务员 福利 行政化改革 用人制度 2014年04月08日 09:09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