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 > 正文

“女童保护”负责人:儿童安全应纳入义务教育

画面中,在昏暗的房间里,面孔被马赛克遮盖的小女孩,颤抖着说:“他把我按到地上……”这是3月2日在京召开的“女童保护全国两会座谈会”上播放的影像片段。该活动由“女童保护”公益项目和共青团中央未来网联合主办。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曹义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画面中,在昏暗的房间里,面孔被马赛克遮盖的小女孩,颤抖着说:“他把我按到地上……”

这是3月2日在京召开的“女童保护全国两会座谈会”上播放的影像片段。该活动由“女童保护”公益项目和共青团中央未来网联合主办。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曹义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俞金尧等3位全国政协委员与会,并建议出台权威的防性侵教育教案。

另据“女童保护”项目负责人介绍,全国人大代表、著名影视剧作家赵冬苓和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湖南省副主委汤素兰均已联系他们,并表示将提交加强儿童安全教育、将防性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提案和议案。

去年每2.92天曝光一起性侵儿童案件

“2013年全年国内一共有125起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女童案例,平均每2.92天就有一起曝光案例,其中受害者8~14岁居多。”

这是座谈会上,“女童保护”公益项目《2013年儿童安全教育及相关性侵案件情况报告》发布的数据。报告根据去年媒体公开报道、以及项目开展问卷调查情况得出。

“女童保护”项目是由全国各地100多名女记者联合京华时报社、人民网、中国青年报社及中青公益频道等媒体单位,于2013年6月1日联合发起的公益项目,设立在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儿童安全基金下。“女童保护”以“普及、提高儿童防范意识”为宗旨,致力于保护儿童,远离性侵害。

“现在社会需要改变两个错误认识,建立儿童保护意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童小军在会上说。

“女童保护”项目发现,2013年公开曝光的性侵儿童案件中,受害人群呈现逐渐低龄化趋势,尤其以8岁到14岁的小学生居多。“女童保护”项目统计,被公开报道的419名受害者中,8岁到14岁的有340人,占总量的81.15%(公开报道未公布受害者年龄的未统计在内)。

教师是曝光最多的犯罪主体

在公开报道的2013年性侵儿童案件中,教师是曝光最多的犯案主体,达到33起;校长作案达到10起,列第三位,官员作案达到6起。这严重冲击了社会的心理道德底线,对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的安全感产生了相当负面的影响。

2013年下半年,“女童保护”项目在贵州、云南、北京、广东、湖北、江苏、山东等省市城乡地区的15所学校进行了儿童防性侵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2013年以来,被访问的902名小学生家长中,42.17%很关注媒体频繁曝光的性侵女童案,41.51%听说过案件,仅有16.32%表示不太了解。

在被访问的114名小学教师中,49.11%很关注,46.43%听说过,仅有4.46%教师表示不太了解。15.79%受访教师周边发生过女童被性侵案件,14.91%听说过身边女童遭遇性侵害。

儿童安全应纳入义务教育课程

据“女童保护”项目负责人介绍,赵冬苓和汤素兰均已联系他们,并表示将提交加强儿童安全教育、将防性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提案和议案。

今天与会的专家学者也建议,将儿童安全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让“安全教育第一课”作为小学新生入学第一课。

女童保护项目报告也显示,82.89%的家长支持学校对孩子进行性教育。96.49%支持外来的公益组织在学校对孩子们开展“性教育”讲座。87.72%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将“性教育”强制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

北京性健康研究会理事黄莉莉在会上强调:“性健康教育课一定要纳入儿童教育体系中来,而且越早越好。”

“女童保护”项目发起人孙雪梅解释,根据志愿者在贵州、云南、北京、广东、湖北、福州等省市小学讲授防性侵知识的实践经验,小学生最容易接受相关防范知识和方法,可以起到有效预防性侵危险的作用;而初高中生的讲授效果明显弱于小学生。”

2013年9月,教育部、公安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通过课堂教学、编发手册等形式开展性知识教育,教育女学生了解预防性侵犯的知识,遭遇性侵犯后懂得如何寻求帮助。”

“但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经过专家撰写、科学论证的全国性防性侵教材教案,这一领域仍是空白。”曹义孙建议,应尽快研究出台全国性的权威防性侵课本、教案,填补教案空白。

据孙雪梅介绍,“女童保护”项目在结合国内外儿童防性侵经验、成员多地试讲经验的基础上,起草的教案经过10多名性教育学、社会学、法律专家多轮修订,历经半年时间40多次修改,最终形成独立的《防性侵教育小学课堂45分钟标准教案》。

“这份教案可作为一个教案样本,可免费提供给各地授课,同时提供教师培训。”孙雪梅特别强调说,“教案用于公益用途,绝不用于销售,希望能为全社会的儿童防性侵教育做一些贡献。”

“未成年人是防性侵教育最应尽快惠及的人群。把安全教育作为小学生的入学第一课,是最合适的。”童小军说。



(教育责编:张露 )
标签:教育 儿童安全 女童保护 2014年03月11日 08:53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