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 > 正文

大学校园频现“汉服美女” 只为宣扬传统文化

青岛农业大学校园里突然出现一群穿着汉服的女孩,教室里、图书馆台阶上、小河边,就连食堂里也随处可见她们的身影。拍微电影?还是作秀?每逢“汉服女孩”经过,同学们都会投来惊奇的目光。汉服女孩大学校园频现“汉服美女”昨天下午,农大图书馆前,大学生们三五成群坐在台阶上看书,中间两个穿着汉…

青岛农业大学校园里突然出现一群穿着汉服的女孩,教室里、图书馆台阶上、小河边,就连食堂里也随处可见她们的身影。拍微电影?还是作秀?每逢“汉服女孩”经过,同学们都会投来惊奇的目光。


汉服女孩

大学校园频现“汉服美女”

昨天下午,农大图书馆前,大学生们三五成群坐在台阶上看书,中间两个穿着汉服的女孩特别引人注目。“经常看到她们这样穿。”“作秀吧!”“在排练情景剧?”学生们对此似乎见怪不怪,但都说不出她们到底在干什么。说话间,两名“汉服女孩”起身,一路聊一路走着,校园林荫道、教室里、小河边,两人的出现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每到一处立马引来同学们的目光。

“我是清煦,她是筱雨。”两名女孩分别是大二的彭嘉熙和大一的王馨雨,清煦和筱雨是她们的字号,两人都是“虹子汉韵社”的成员。“汉服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除了社团组织活动外,平时吃饭、逛街、上课也会穿。”彭嘉熙说,社团的每个成员都有一两件不同样式的汉服,大多是网购来的,每件衣服的价格在200元到500元不等,也有自己动手制作的。

汉服为媒宣扬传统文化

“我从小就喜欢传统文化,2003年通过网上最早接触汉服。”彭嘉熙说,她来自福建,当地有一个汉服社团,上大学前就经常参加社团的活动。一次去食堂吃饭,偶然遇见穿着汉服的张翠霞,也就是后来她们的社长。“去年冬天,我们几个汉服爱好者自发成立了社团,现在已经发展到10个成员。”“听说这里有一家汉服实体店,我过来学习一下。”张翠霞说,在青岛,这样的实体店很少。

“我们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说起成立社团的原因张翠霞说,现在的许多年轻人只重视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却忽略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像“花朝节”、“上巳节”(传统节日,古代的人们往往在这一天外出踏青赏花)等鲜有人知。平时,遇到这些传统节日,成员们会穿着汉服举行活动。

“其实,汉服只是一种载体,我们并不是要宣传汉服,而是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已经毕业的学姐阚晶说,这里面包括传统礼仪、传统节日等。阚晶是学校里最早的一批汉服爱好者,当时学校只有两三人,而且没有统一的活动,只是出于个人兴趣。虽然已工作半年,她还时常回来参加社团活动,给大家提供赞助。

用平常心看待汉服

“平时穿着汉服外出,经常被人看笑话。”彭嘉熙说,遇上一些不了解汉服的人,常常被当成少数民族的服饰。“有时也会引来人们的围观和追问。”张翠霞说,好多人误以为她们是古装剧的痴迷者,甚至也有人说她们在作秀。

“比如说我有10件衣服,汉服只是其中的一件。”彭嘉熙说,在她看来,汉服就像是自己日常生活中一件普通的衣服,哪天喜欢就穿出去,也不会担心别人怎么看。“西服、牛仔裤都是从国外传过来的,既然我们能穿这些衣服出门,为什么不能穿汉服?”阚晶说。

“其实,我们希望被追问,这样就有机会和大家交流。”阚晶说,单单穿着汉服外出,往往只能受到人们的关注,很难起到宣传传统文化的效果,有时她们会携带一些宣传材料,或者举办与传统礼仪、传统文化相关的培训课,总之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人们关注继而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教育责编:彭丹丹 )
标签:汉服美女 宣扬传统文化 2014年03月07日 09:56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