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 > 正文

2014自主招生微镜头:家长比孩子更紧张纠结

连日来,2014高校自主招生次第展开,而每一场考试,必定是场外大批家长的陪伴和等待。相比孩子,他们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自主招生最相关的利益群体。那么,这一届高三学生以及家长们面对自主招生又是怎么看怎么想怎么行动的呢?我们试图从自主招生考试现场寻找答案。镜像一:让开一点,别影响我记笔记…

连日来,2014高校自主招生次第展开,而每一场考试,必定是场外大批家长的陪伴和等待。相比孩子,他们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自主招生最相关的利益群体。那么,这一届高三学生以及家长们面对自主招生又是怎么看怎么想怎么行动的呢?我们试图从自主招生考试现场寻找答案。

镜像一

让开一点,别影响我记笔记

李女士坐了1小时的地铁,从黄浦赶到普陀,陪女儿参加2月举行的复旦千分考。

女儿高三选的是化学,成绩排名在理科班里处于中上水平。千分考是女儿主动要求的,老师和同学都不知道。女儿的理由是:“人生当中就那么一次机会,不去考一下,我将来会后悔一辈子。”

母女俩还开玩笑说,经过自主招生笔试三小时、面试五考官对一考生的磨练,以后高考就不怕了,说不定未来找工作时面试也不用怕了。“当做练兵吧。这种考场氛围,想模拟都模拟不了。”

但是这样想的家长,只是少数。

周六下午1点30分,曹杨二中校门口。参加最后一届千分考的学生们已早早进场。校门口只有两种人:耐心等待的家长,以及前来设摊的三家培训机构。

一所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开始站到花坛台阶上高谈阔论,演讲内容是几天后的复旦自主招生面试,有哪些注意事项和技巧,瞬间吸引了许多家长,里三层外三层围成了一团。

演讲持续了足足半小时。有高举手机录音的家长,半小时里没有变换任何姿势;另一位笔记密密麻麻的家长,写到忘情处,越发感到姿势伸展不开,不断用肘部把旁边的人往外推、再往外推,以求占据更多空间。



镜像二

去肯德基等?还是校门口更安心

紧接着,家长们在校门口闲聊。

方女士的情绪比较焦虑。她原本想去肯德基等,但是发现紧张得没胃口,还是在校门口等比较心安。儿子性格要强,并不希望她来,但她觉得呆在家里,心也在“博博跳”,还不如陪他来考场。

谈及儿子,方女士说,他在格致中学一直排名靠前,即使裸考复旦交大,也能够“博一记”。儿子最近又拿到同济大学的直推生名额,本来全家人都以为可以稍微放松点,结果他居然自作主张,把同济直推生的名额给拒了,表示非复旦交大、北大清华不去。

方女士说,初中时,儿子拿到校长推荐名额,去考“四大名校”之一的华师大二附中,家里人纷纷建议他在外面读点竞赛班,但儿子不听,以平常状态去考,回来就说,许多考题课内没教过,偏竞赛类,超范围了。

“不听我话吧,现在后悔也来不及。学校老师直截了当说,不给孩子读课外班,是做家长的不对。格致中学是还不错,但如果他高中读的是四大名校,今天说不定考北大清华都毫无压力。”

比起其他家长,方女士对自主招生的担忧理由更直接,她怕性格要强的儿子,万一千分考受挫而情绪低落,到时影响高考的发挥怎么办。

镜像三

什么专业热门?给孩子报上

专业选择,也是家长们讨论的热点。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复旦经管类专业最热门,想帮孩子选,又怕竞争太激烈,摇摆不定。其中一位是盲从的典型代表。“文科哪个专业最热门?哦,新闻啊。”于是新闻类前面打个五角星。“核工程之类很冷门。”于是她在该专业前面画大叉,还主动追着人问:“帮我看看这个专业热门?那个专业出来是做啥的?”

有人很有把握地表示,中文系读出来只能当老师,选择面太狭窄。还有人听到哲学专业,一边皱眉头一边摇脑袋嘀咕。有人称理科最好的是数学专业,家长们几乎都表示惊讶和想不通。

自以为老道的家长们,对专业的理解错得离谱,甚至与实际情况截然相反,却还偏偏以为掌握了正确信息。当记者询问,是否知道自己的孩子对专业有什么想法,家长们几乎都停顿了下,苦思冥想一番后表示“讲不清楚”。看来每年大学生就业难,添乱的家长们要负很大责任。

在机关工作的李女士,推了推眼镜,神态淡定地表态:“想穿了也没什么。我们机关里,北大清华的学生一大把,不见得有多出挑。当下社会选择多,以后到了社会上,最终还是要看孩子的情商、为人处世等其他能力。”

最诧异的一幕是,当一位年轻家长表明,自己孩子才读小学两年级,正在附近上奥数班,她过来就是为了提前领行情。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她不仅给孩子学钢琴、美术,还要同时补语数外三门课,孩子的小学同学有人已经去考英语的高级口译了。

一圈问下来,家长们对自主招生几乎“三不知”:不知道孩子班上究竟多少人报名,大家都闷声不响、彼此隐瞒;不知道怎么复习,学校老师提都不提,只能家长孩子自己琢磨;最关键的是,大部分家长不知道,孩子有什么优势和爱好。换言之,他们不了解自主招生模式,究竟适不适合孩子去考。

镜像四

千分考取消?庆幸今年我高三

考试结束,孩子们涌出考场,面色凝重的多,轻松的少。

1.80米高的石嘉禾,背着黑色书包慢慢走出来,回家的十几分钟路程,已经基本把考题忘得差不多了。小伙子加试物理,“千分考”考十门学科,之前向同学、老师借来的政治、历史课本都要整理出来还回去,吃完晚饭,为这忙乎了好一阵子,他如往常一样复习做题到23点半。对他来说,“升学季”才刚刚开始,本周六,交大自主选拔的3A测试即将到来,3个多月后,还有高考,不可回避。

小石知道自己身处末代“千分考”,比起明年的毕业生高中三年的学业水平测试必须争取多门拿“A”的战争,他更倾向于高三时一轮又一轮的笔试。“我们很同情学弟学妹的,”他说,“庆幸今年我高三。”

将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作为自主招生参考,目的之一正在于减少学生考试次数,为其减压。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小石的“庆幸”成为许多高三考生较为普遍的心声。复旦附中高三考生小顾直言,外界常说集中进行的一次次自主招生笔试带来“赶场压力”,其实作为当事人,她和同学们都觉得并没有那么夸张。“本来高三复习就是一张张做卷子、一次次模拟考试,正规严格的笔试对我们来说,成可自招,败也练兵,”她更戏言,“为笔试复习的这段时间,感觉是我人生中最最聪明睿智、知识广博的时刻。”

这两天,石嘉禾每天6点起床,7∶10到校,下午5点放学,23∶30睡觉,偶尔晚上卷子做不完,第二天早上5点起来继续奋斗,每天一节体育课上踢踢足球、打打篮球,梦想一下复旦大学的微电子专业、社科类专业,同济大学的城市规划专业;小石班上一半的同学,与他一样拼搏在2月15日开启的自主招生笔试车轮战,或者请病假在家闭关备考,或者在各个自主招生培训班、“保过课程”中穿梭。



(教育责编:张露 )
标签:高校 自主招生 2014年02月25日 09:53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