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 > 正文

海归博士5年求职失败 月薪两千岗位也聘不上

钢据说他多年前从国外留学回来,却一直没有找到工作,近年来逐渐“自闭”,越来越不肯出家门。他是位45岁的男士,皮肤有些苍白,一开始有些沉默,可一旦开了口,就停不下来,越说越亢奋……国外奋斗18年,荣耀归国我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去国外留学的,那时家里凑了8000多块钱,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出国。…

钢据说他多年前从国外留学回来,却一直没有找到工作,近年来逐渐“自闭”,越来越不肯出家门。他是位45岁的男士,皮肤有些苍白,一开始有些沉默,可一旦开了口,就停不下来,越说越亢奋……

国外奋斗18年,荣耀归国

我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去国外留学的,那时家里凑了8000多块钱,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出国。在国外,我边学习边打工,虽然很辛苦,但那时年轻,有冲劲,过得很充实。我是一个求知欲望强烈的人,所以是一起出国的那批人中的佼佼者。那时我经常参与一些会议和学术讨论,论文在学校反响很好,导师也给了充分的肯定。可以说,那时的我对人生有很多憧憬。我深信,以自己的学识,无论回国还是留在国外,必有建树。

读完博士,我在国外一家大公司工作,可以说学有所用,我的很多观点和工作理念都能受到重视和认同,和当地的导师和朋友也经常聚会,应该说,我当时已经基本融入了当地的生活。

不久,一些国内的朋友劝我回国发展,说国内机会很多,以我的资历,应该可以发展得很好。考虑到父母都已年迈,我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越来越思念故土,虽然可以适应国外生活,但始终没有归属感,文化和骨子里的东西还是中国的;而且,那时我也是单身一人,也没有牵挂。其实我在国外曾有一段持续七年的婚姻,对方是当地人,或许真的是文化差异吧,彼此间没发生太多争执,只是自然而然地感情淡了,加上没孩子,最终我们好聚好散了。

于是,在国外呆了18年后,5年前的春节,我回国了。那天,父母,姐姐一家人都到机场迎接我归来,我感觉自己不能说是衣锦还乡,但也可以说是荣耀归来。那年的春节可以说是我最幸福的时光,现在回顾国外生活的18年,我用两个字来表达吧,快乐!

面试几十家,每次都碰壁

现在来说说回国后这几年生活吧。回国后热闹的气氛持续了几个月,亲戚朋友慢慢地散去,毕竟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我也必须面对自己的人生。

首先,当然是要找一份工作。我以为,自己有国外大公司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的理论知识,找一份薪资高、待遇好的工作不成问题。我先后应聘了不下几十家单位,具体数量已经记不清楚了,有国企、外企、民企、私企还有国际语言学校等等,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居然没有一家单位录用我!我记得曾经有一家单位在回绝我时这么说:“我们单位庙太小,你这样的人才呆不住的。”我不知道这是真实的理由呢,还是他们的借口。

随着找工作的频频碰壁,我的生活和交际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亲戚朋友刚开始会热心为我推荐工作,多方寻找机会,然而随着一次次面试的失败,他们渐渐不再和我有过多的来往,好像都在刻意地回避我。我越来越感到世态炎凉,人心险恶。没有人欣赏我的博学多识,也没人在乎我的想法。

我承认,现在的中国确实发生了很多变化,与十几年前不一样了,可我的才华是不容否定的啊。在一次面试的过程中,我深刻阐述了自己对目前体制、结构中存在问题的看法,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但面试人员不断打断我,让我非常气愤,这分明是对我的蔑视和对知识的轻视!我觉得他们不需要人才,只需要附庸!

可惜这样的事情不断地发生,让我从开始的愤怒变成了现在的无奈……我感到了绝望,为什么我的才华得不到认可?为什么我空有抱负却没有展露的机会?

月薪两千的岗位也不要我

几年折腾下来,渐渐地,我的基本生活也成了问题,在这样的年纪还不得不依赖年迈的父母生存。父母托遍了他们所有的关系,也没帮我找到工作,他们又到社区、街道、里委去寻求帮助,依然没有效果。

近两年来,我几乎不出家门,因为每次出去我都觉得自己与周围格格不入。现在,我每天的生活就是上上网、看看书。面对父母的焦急和唠叨,独自一人承受着惨淡的人生。

当然,我也知道必须面对现实,所以随着求职的失败,我对岗位和收入的要求也越降越低。前不久,街道介绍我去面试一个月薪才2000多元的某机关编外工作岗位,可结果,他们还是不要我!你说,我能怎么办?!

放弃独自作战尝试走条新路

钢充满亢奋地侃侃而谈,一直讲着,几乎没有停顿,我几乎很难介入。面对这样的钢,我产生了深深的共情:一个经历挫败、坚守自我、没有朋友、缺乏理解、在自我的世界里一意孤行的中年男人。这样压抑的五年时间,让他的人格发生了不小的改变,逐步开始影响他的自我功能和社会功能。他用尽所有的力气守护着那个他想证明给全世界看的“强大的自我”,独自一人与全世界作战,耗尽了所有的能量,也让自己遍体鳞伤,逐渐丧失了融合社会的能力,过着与社会相对隔离的生活,像一头困兽一样只能自己躲在角落里嘶吼……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不想去质疑他的任何想法和所描述事件的真实性,因为他内心的现实就是最真的存在,他的对自我明显的超价观念、他的偏执甚至于妄想,都成了一种惯性的思维模式。

值得庆幸的是,在我聚焦问题和他进行一些当面质询和澄清的时候,他有一定的自我觉察的能力。他认同我的以下说法:“你的知识永远是属于你的,没有谁可以夺走;你的知识和学识应该是为你的人生幸福服务的;也许你的知识结构和国内的需求不对称,是有偏差的;我们和这个世界是可以和谐相处的,并不一定要和它作战;一个人到了45岁,可以尝试一些改变;路有很多条,过去没有走通的,就换一条走走吧;我们的人生还有很多重要的东西,父母的安康、家庭的和睦、朋友的欢聚、爱情的甜蜜……”

其实很多时候,放下一些执念和固执,就可以开辟一个新天地。


(教育责编:彭丹丹 )
标签:海归博士 国外留学 衣锦还乡 2014年01月30日 00:21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