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站点地图
登陆
注册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 > 聚焦 > 正文

科研水平弱实践提升难 部分研究生感觉迷茫

发布者:彭丹丹     组织: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些高校教师表示,过去学生与导师交流学术机会多,授课方式丰富灵活。四川外国语学院董教授是1987级的硕士研究生,他说:“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只有5名学生,经常和导师在一起,讨论各种问题,甚至是两个老师带一个学生,现在很难做到。”一些高校部分专业课会采取报告、做实验等学生参与性较强…

    一些高校教师表示,过去学生与导师交流学术机会多,授课方式丰富灵活。四川外国语学院董教授是1987级的硕士研究生,他说:“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只有5名学生,经常和导师在一起,讨论各种问题,甚至是两个老师带一个学生,现在很难做到。”


  一些高校部分专业课会采取报告、做实验等学生参与性较强的授课方式,但多数课程仍以大班集中授课为主,难以提升学生的研究思维和方法。赵梓汛说,自己的研究生上课模式和本科生区别不大,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研一的杨同学介绍,自己的研究生教育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我们上课就是老师讲,学生做笔记,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不多,跟本科上课没什么两样。”


  在采访中,一些研究生表示,除了拿到一张文凭,多看了几本书,在能力和实践上提升不大,对自己的学业感到迷茫。重庆大学材料方向研三的苟同学说:“感觉就是给导师打工,能力上的提升不多,如果我本科时找工作的话收入也不少。”


  业内建议强师资调结构

  部分研究生科研能力较弱,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升不大,导致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再加上与社会需求错位,就业率出现下滑。据统计,2009年至2011年,研究生的就业率连续3年低于本科生。


  专家表示,研究所教育质量和就业问题除了扩招因素之外,还在于过程管理不严和培养结构矛盾。西南大学亚太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于泽元教授表示,在英美等国家研究生一年半两年就可以毕业,但科研能力并不差,原因在于过程管理严格,学生受到了良好的研究训练,而目前不少研究生被“放养”,过程管理不严,很容易就能通过答辩毕业。重庆市教委副主任赵为良表示,一方面国家需要大量人才,一方面学术型的研究生偏多,应用型的研究生偏少,结构性矛盾突出。


  目前,教育部门正在积极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减少学术型的研究生数量,加大应用型的研究生培养。廖成林教授表示,要让培养结构调整合理有效,就必须改变评价机制,扭转以论文为主的考核方式,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等社会资源的合作,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标签:研究生 2012年12月14日 10:48    [查看原文]   
推荐产品
最新评论 我要评论(0)
本周排行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足球 篮球 娱乐 电影 音乐 财经 金融 能源 科技 数码 IT 女人 情感 职场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装修 二手 汽车 购车 养车 动漫 动画 漫画 文化 教育 图片
关于优府网 联系方式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 2008-2012 优府网 Copyright 2007-2012 uni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固定刊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