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站点地图
登陆
注册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 > 聚焦 > 正文

小学中学流行从爱到性“五部曲” 中学生堕胎已非凤毛麟角

发布者:彭丹丹     组织: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12月3日,崂山区的一位家长说“我女儿今年8岁,才上三年级。这学期刚刚开始,有一天我和她妈妈帮她刷书包 ,发现里面有一个小信封。当时我心里一紧,估计是孩子的秘密,我俩就趁她出去玩偷偷打开了。打开一看,里面两封肉麻的情书让我脑袋都炸了。‘亲爱的……,你长得真漂亮,我晚上经常梦…

    12月3日,崂山区的一位家长说“我女儿今年8岁,才上三年级。这学期刚刚开始,有一天我和她妈妈帮她刷书包 ,发现里面有一个小信封。当时我心里一紧,估计是孩子的秘密,我俩就趁她出去玩偷偷打开了。打开一看,里面两封肉麻的情书让我脑袋都炸了。‘亲爱的……,你长得真漂亮,我晚上经常梦见你……’”

    他看了这封信,第一个想法就是孩子不学好,这么小就早恋,以后还有啥前途。一会孩子回到家,他还在气头上,就劈头盖脸地把女儿骂了一顿。没想到整个过程中女儿竟一言不发,流着眼泪嘴唇都快咬破了。好半天,才说出一句话:“你凭什么这么说我?丢人,我也不想啊,可是我该怎么办?”

  这句话让这位父亲无话可说,“我女儿在班上当班长,我是怕她学坏了,可是这种事到底咋办呢?”根据家长提供的信息,城市信报记者随后找到了这名女孩的班主任。对于孩子的困惑,她也早有耳闻。“她是我们班的班长,个子高高的,长得也挺水灵,吸引小男孩喜欢也很正常。这学期刚开始,她曾经把收到的第一封情书交给了我,然后在我面前哭了。当时我也没太当回事,安慰了她两句。可是三年级的孩子毕竟年龄小心智不成熟,对‘ 早恋’甚至怀着‘跟风’的心里。班里很快传开了有人给女班长写情书,结果又有几名男孩把信纸塞到了她的抽屉里。她压力太大,最近的小考试明显心不在焉,成绩也下滑了。”

  班主任意识到问题严重,和隔班的老师进行了交流,才发现都有学生写情书的事情。“处理这种问题,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特别谨慎。可以说‘我也喜欢她,因为她很优秀,但是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她就不会喜欢你了’来鼓励孩子,但不要强硬批评,让他们觉得异性交往是雷区,反而更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

  2 ◎现象

  “早恋”进小学,提前三年?

  在学校的采访中,不少老师也坦言,现在时代在进步 ,孩子们从小接触到更多更开放的文学、影视作品。而且他们从小在模仿大人,这也是“早恋”提前化的一大原因。人民路二小的一位老教师表示,“要搁在几年前 ,感觉早恋和小学是扯不上啥关系的,只有初中老师才对这个头疼。现在三四年级的孩子就‘有意思’,小学老师也累了。”

  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光是这一所小学孩子们早熟,其他学校低年级的班主任也很挠头。不少学校的低年级班主任坦言,“过去最多是五六年级才有迹象,而且很少有冒尖的。可现在三年级的学生就有写情书的,一个班平均能有五六个。家长发现孩子的变化,找到学校老师,嫌我们管得不严。可孩子们早熟,是一种普遍现象。如果你强硬制止,不仅伤了这个孩子的自尊,还会激起很多孩子来模仿。所以这需要家长和老师一起引导,转换心态,改成多鼓励孩子和班里更多的异性小朋友相处,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这样时间长了,孩子们就不容易总对一个异性过多关注,也会成长得更快,自己寻找与异性同学相处的方式。”

  就此问题,城市信报记者随后联系到市南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科研部的专家于泳老师。她向城市信报记者介绍,近几年来,跟“早恋”相关的青春期教育从五年级就开始了,为初中打好一个心理基础。“但我的观点是,恋爱没有早晚。青春期恋情是孩子们在学习恋爱。要学会怎样爱,而不是学会怎样才能不爱。孩子们提前三年对异性表示好感,也是他们提前成熟的一个小信号。”

  但就是这样一个提前化“信号”,让很多小学校长很忐忑。“虽说我们要正确引导孩子们与异性交往,但有些家长们往往表现得过于紧张,给孩子扣上一个‘早恋’的帽子。如果发现一个学校有小男孩小女孩比较亲近,就会对该校的‘校风’产生怀疑。这也甚至成了一些家长选择学校的首要标准。”姜哥庄小学的副校长宋慧如是说。

  3 ◎调查

  一半小学生“心有所属”

  早恋话题,并非新鲜事。然而不同时期的孩子,对待早恋问题的态度,却越来越新鲜。在市南区一所小学采访时,两位男孩的回答让城市信报记者印象深刻。“今天谁又成谁‘老婆’了,明天谁又当谁‘老公’了,这还叫事吗,能不能换点新鲜的问题?”

  “同学们,爱情的果子是甜蜜的,但若摘早了,就是青涩的。”这曾是城市信报记者上学时老师教的一段话,当时别说小学,高中也是相对保守的,很多同学都是望着爱情的果树望而却步。然而城市信报记者随机与60多名小学男生女生对话,他们对待“早恋”的态度竟然几乎都是“习惯了”,有一半高年级的孩子,表示曾尝试着“表白”。还有的孩子说,自己每天课间和下课后没意思,特别想找个“伴”一起玩。

  从事多年学生心理教育的于泳老师分析说,现在的孩子成熟早,一半甚至更多的孩子,爱慕着另外一个男孩子、女孩子,这本身无可厚非,按照人类心理社会发展的自然进程,与异性交往并非是“长大以后的事”。但小学生各方面还没定性,正是家长老师鼓励他们学习如何与异性相处,如何去爱身边人的时候。如果这时候过度地把他们之间的情感,放大到一个“恋”的程度,孩子们会很迷茫。模仿大人“老公”、“老婆”的称谓,其实是一种渴望了解异性小朋友的冲动。

  4 ◎对策

  鼓励“男女搭配”多接触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小学生主要面临的困惑,其实就是家长把男女生相处视为雷区,有些家长甚至谈“恋”色变,唯恐自己的子女会自毁前途。“其实,家长只需换个思路,就能把孩子们的抵触化解。”

  青岛市教育局的工作人员介绍,面对“早恋”,老师们不再避讳,开始鼓励男孩女孩多接触。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鼓励排位男女搭配,让孩子们从小学会相处。人民路二小的初春燕校长表示,“作为小学教育中的男女生相处问题,没有所谓的‘爱’,无非就是男孩女孩有那么一些单纯喜欢的情感吧,班级里有的同学学习成绩好,各方面都比较优秀一点,可能让有些同学羡慕,比较喜欢这样的同学,这算得上‘爱’吗?”

  记者采访中观察到,这所小学专门开展了针对男女相处的活动。比如拔河比赛要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组团比赛,包饺子时,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一起比,让他们感受到合作的快乐。“我们还建立了QQ群,家长和孩子一起在群里大谈男女生交往雷区话题。过去脸红张不开嘴的话,网上却能讨论得很热烈。其实男孩女孩交往没啥不好的,只要引导,学生就能度过难忘、快乐的童年,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更有益。”

  B 中学:不再只停留在“恋”上  

  孩子看“黄书”,妈妈犯了难  

  采访中城市信报记者发现,小学生的男女交往,还只停留在“恋”,然而一些中学生的生活里,已充斥着各种“性”。12月4日,一位忐忑的母亲——李女士就向城市信报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矛盾。“几天前,我帮初二的儿子收拾书包,竟然在书包里发现了两本黄色书籍,还有一张黄色光碟,当时我很心慌,你说孩子到了青春期,比小学更逆反。万一给儿子提了这件事,可能会伤害他的自尊心,他也会误解我窥探了他的隐私。但我也不能当作没看到,什么也不管啊……”

  针对这个问题,城市信报记者随后也咨询了于泳老师。她坦言,“孩子发育了,开始关注和接触到性。但作为父母,我们首先不该批评,而是先要让他知道,性不可耻,也不神秘,性的发育是人走向成熟的必然阶段,可以跟他聊一聊与性发育有关的知识,也可以给他一些科普书或者光碟,让他有获取正确的性知识和性观念的渠道。其次,要了解他自身的发育现状,是否已经出现遗精等现象,告诉他如果出现了性器官的冲动该怎样对待和处理。最后,用你们都习惯的方式就这个问题作一下交流,让他知道当他从一个男孩逐渐长成为一个男人时,除了享受与成长俱来的诸多权利之外,还必须承担哪些责任。”

  流行从爱到性“五部曲”

  城市信报记者随后咨询了市内多所初中高中,对此老师们不愿意透露具体的信息,但却十分担心。在学校里,很多学生的手机里,都存有黄片或色情小说,甚至孩子们还会互相分享。而谈恋爱这个问题,高中生男女早已突破了过去的那种遮遮掩掩。城市信报记者也在不少高中校园的门口发现,孩子们在马路上搂搂抱抱,甚至在车站旁若无人地亲吻,似乎这不是一种害羞的事,而是一种幸福和“炫耀”。

  一位高二的班主任告诉城市信报记者,上了中学,孩子们对“那事”都用“五部曲”交流。他们流行的“ABCDE”之说,分别是A接吻,B爱抚,C性行为,D怀孕,E为坠胎……这位老师坦言:“现在的孩子比过去开放多了,谈恋爱我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个年龄的女孩子就能怀孕然后去堕胎,把自己的身体都不当回事,以后可咋办?”

  中学生堕胎已非凤毛麟角

  “现在的中学生来堕胎的,已经不是新鲜事了。”12月4日,记者采访了市立医院、海慈医院、青医附院的妇科专家。海慈医院妇科主任张华,对此很“矛盾”。“按照要求,过去小姑娘来打胎,必需要在18周岁以上,否则要有监护人的同意。但是近几年来坠胎低龄化加剧,很多不够年龄的女孩很害怕让人查出来年龄不够,就流向了许多私人医院。但是这种危害带来的恶果,是他们没想过的。所以现在我们公立医院说是要对方报年龄,但是没有真去查身份证的,这也是处于保护这些未成年女孩的目的。”

  据妇科医生们回忆,很多小女孩来打胎时,都是身边的“小男朋友”陪着。张口说是20了,但一看那脸蛋就是高中生。“没办法,性已经走进正在成长发育的中学生,令人担心的,现在不再是早恋啥的,而是变成了‘早性’行为。所以家长们也应该随时留意自己的孩子,提前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避免酿成苦果。”

  专家:“早恋”是爱的教育的缺失

  不管是小学“早恋”,还是中学“早性”,这与家长与老师的引导都有着直接的关系。12月4日,城市信报记者采访了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于立平,于所长认为,这其实是一种“爱的教育的缺失”。“我们家长和老师,从小要求孩子们要学习好,往往容易忽略对孩子的‘爱的教育’。多鼓励孩子们学会如何去爱身边的同学,比教他们如何学会‘不爱’更重要。要教孩子们什么是爱,如何去爱,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保护自己,如何爱护和尊重他人。只有有了科学的性知识,青少年才能更好地用性道德准则来约束自己。当然,也有人认为过早地让孩子接触性教育可能会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对青少年成长不利,对此教育专家的观点是,科学的性教育能使孩子用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防范不健康的思想和行为的侵蚀。”


标签:中学生堕胎 2012年12月11日 10:56    [查看原文]   
推荐产品
最新评论 我要评论(0)
本周排行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足球 篮球 娱乐 电影 音乐 财经 金融 能源 科技 数码 IT 女人 情感 职场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装修 二手 汽车 购车 养车 动漫 动画 漫画 文化 教育 图片
关于优府网 联系方式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 2008-2012 优府网 Copyright 2007-2012 uni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固定刊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