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站点地图
登陆
注册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 > 聚焦 > 正文

教材“一纲多本”存在很多现实难题

发布者:彭丹丹     组织: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自从北京市中小学推广“一纲多本”模式,即全市中小学在遵从同一套大纲的前提下,采用不同教材后,北京市中小学教育领域呈现教材“百家争鸣”的现象。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今年发布的《关于印发2012年秋季北京市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本学年北京市中小学教材分别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

   自从北京市中小学推广“一纲多本”模式,即全市中小学在遵从同一套大纲的前提下,采用不同教材后,北京市中小学教育领域呈现教材“百家争鸣”的现象。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今年发布的《关于印发2012年秋季北京市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本学年北京市中小学教材分别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等几十家出版机构,其中还有多家外地出版机构。

  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多个教材版本并没有得到所有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因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有诸多现实难题。“分辨清楚这些教材就很不容易了,看来上学不光考孩子,还在考家长,考家长能否先过了‘认教材关’。”有家长调侃道。

  在“一纲一本”时代接受基础教育的家长们,往往对于“一纲多本”的新趋势尚未适应。“不都是一样的东西,最后中考高考都是一样统考,何必搞那么多教材?太麻烦了。这是折腾孩子还是折腾家长呢?”

  家长们所言的麻烦,主要是在购买教辅书,以及参加课外辅导补习班的时候。

  在北京图书大厦中小学教辅书的销售区域内,树立着一块醒目的大牌子,用列表的方式标注着北京市原十八区县各门主课所采用的教材版本。家长们买教辅书时,往往要先看这个大牌子,然后还要仔细翻看教辅书的内容和章节,确保和自己孩子的教材对应。“好几次都买错了,白花了不少钱,孩子还埋怨我半天。所以我每次都把辅导书里面的内容仔细核对一遍,弄得我都快学明白这些东西了。真不知道到底是他上学还是我上学……”一名前来帮孩子选教辅书的家长向记者大倒苦水。

  而“一纲多本”的逐步推广,也让教辅行业面临洗牌。一些辅导学校不得不进行分班,将学生分为“人教版”班、“北师大版”班等,一些生源较少的小辅导学校或教学点,授课老师只好在第一次上课时,统计学生们的来源地,“用哪种教材的学生多就按哪种的进度讲。”即便如此,不少辅导学校依旧苦恼不堪。“比如我们在一个区开的教学点,学籍在旁边那个区的孩子听两节课就走了,为什么,教材不一样,听着没意思,其实也许就隔了一条马路。”

  更为苦恼的则是跨区上学的孩子。正在就读初三的廖同学告诉记者,自己因为人户分离,上学和居住地不在一个区,两区也不用一套教材。“平时家教,上辅导课,也不能选家门口的辅导班,要去其它区,比上学都累。”


标签:教材 一纲多本 2012年11月30日 16:28    [查看原文]   
推荐产品
最新评论 我要评论(0)
本周排行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足球 篮球 娱乐 电影 音乐 财经 金融 能源 科技 数码 IT 女人 情感 职场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装修 二手 汽车 购车 养车 动漫 动画 漫画 文化 教育 图片
关于优府网 联系方式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 2008-2012 优府网 Copyright 2007-2012 uni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固定刊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