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今年刚招的20名管培生竟然走了17个!”管理者感叹“现在的大学生难留”。而上周末,在暨南大学举办的两场专场招聘会上,有些注明只招聘一人的岗位却被“热情”的学生们投了将近400份简历。一方面是刚刚工作的职场新人纷纷闪辞,一方面是“扎堆”找工作的毕业生感慨“压力山大”,其中原因为哪般?
闪辞族 想走就走
对工作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感、不愿意吃“眼前亏”、心态浮躁、不愿意合作、做事讲求“现世报”则成为受访雇主们对“90后”员工的普遍印象。民企老板耿先生说:“现在的年轻员工,说不干就不干了,我们公司上月就走了两个。”某广告公司负责人MAGGIE回忆起年初辞职的“90后”女员工:“其实她形象气质好,本想好好培养,没想到她嫌工资少,不做沟通就走了。其实,她只要熬过了三个月试用期,我就会主动给她加薪了”。
“毕业刚四个月,我都已经辞职两个月了。”毕业生小王在自己的微博上无奈地抱怨着。今年7月份,23岁的小王硕士毕业于广州某知名高校。在外人看来,名校硕士、年轻阳光,小王应该不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然而,小王签的工作却并不理想仅仅是一家房地产策划公司。
求职族 百投中一
到处投递简历,被当下的求职大学生们称为“海投”,不过,海投虽然广撒网,却未必收获丰!90后大学生小维经过两个月,终于获得了一家日用品企业的职位。回顾这段求职路时,小维在自己的微博中用“一把鼻涕一把泪”来形容。
对于像小维这些刚刚踏入社会的人来说,只要发现有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或者是招聘会,手捧一大摞的简历去投递,已经成了这些社会新鲜人的一大特征。为了记录和日后整理的需要,小维还特意将所有投递过求职简历的公司和投递日期记录了下来,其中不乏有地产、银行等大型企业,不过,真正能给她的投递以回应的企业,少之又少,在投递的上百份简历之中,当下给她职位的这家企业,竟然还只是第一家给予回应的企业,求职成功率为1%而已。
专家:雇主需要检讨管理方式
“其实,频频遇到闪电辞职的下属,雇主也应该"自我检讨"。”资深职业规划师邱军涛指出,新一代员工思维更活跃,更有个性,这是特点和优势,但也存在团队合作意识较弱等缺陷。管理层如果还用原有的管理思维进行员工管理,势必效果不佳,应该“了解、理解90后”,进行有效沟通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