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胡绳青年学术奖励基金管理委员会和中共苏州市委主办的第六届“胡绳青年学术奖”颁奖仪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隆重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武寅出席会议并讲话,原副院长汝信、丁伟志、江蓝生出席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科研局局长晋保平主持会议,第六届胡绳青年学术奖励基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崔建民介绍本届评奖有关情况,并宣布获奖作品、提名奖作品名单,胡绳家乡的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孙艺兵参加会议并发言。来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历届获奖者近百人参加会议。
第六届“胡绳青年学术奖”评选出获奖作品5项、提名奖作品6项。获奖作品是:陈才智著《元白诗派研究》、董秀芳著《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修订本)、赵鹏著《殷墟甲骨文人名与断代的初步研究》、雷闻著《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刘国鹏著《刚恒毅与中国天主教的本地化》。获提名奖作品是:叶隽著《歌德思想之形成——经典文本体现的古典和谐》、罗军凤著《清代春秋左传学研究》、张徐乐著《上海私营金融业研究(1949—1952)》、高江涛著《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考古学研究》、单继刚著《翻译的哲学方面》、周濂著《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本届设立“胡绳青年学术奖苏州研究特别奖”,获奖作品是:郑丽虹著《苏艺春秋——“苏式”艺术的缘起和传播》;获提名奖作品是:孙剑冰著《苏州私家园林的保护性利用研究》。
“胡绳青年学术奖”设立的奖项分为6类:文学语言学科类、历史学科类、哲学学科类、经济学科类、国际问题研究类、综合学科类(含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等学科)。3年评选一次。为便于评选操作,每届评选3类学科,交替进行。本届评选的是文学语言学科类、历史学科类、哲学学科类,获奖作品均为全国40岁(含40岁,以发表成果的时间计)以下青年学者,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公开出版的,具有突出学术水平的研究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