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个子,轻轻的声音,却自有一股淡定。在杭州师范大学念大四的郁娟萍爱书,从小就在脑海里种下了书店梦。郁娟萍告诉记者,她的老家在浙江嘉兴桐乡,记得小时候老街上有两家民营书店,现在都已经改作餐饮店,她每每经过都感觉很心痛。
而站在毕业的路口,她选择了“网络书店与数字阅读的双重冲击下独立书店的出路探析”作为毕业论文选题。不过,她深知,要想写出一些东西,实地考察与调研是必不可少的。于是,她瞒着父母计划花几个月的时间,走访国内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独立书店,通过和工作人员以及读者交流,了解真实的书店生存现状,思考人们的阅读现状。
简单的行装加上打工赚来的5000多元钱,10月3日,郁娟萍迈出了“中国独立书店沙发之旅”第一步,而沈阳已是第九站,之前她已经去了无锡、合肥、青岛、哈尔滨、牡丹江等城市,因为经费有限,所以旅程中95%的城市,她已提前通过豆瓣、微博、QQ短信等方式找到了“沙发”,即以帮忙书店做义工的方式来借宿。
通过微博沟通,小郁在沈阳呐喊书店找到了自己的“沙发”。呐喊书店的店长刘阳告诉记者,原本书店的开店时间是上午9点,但由于小郁早上5点多就到了沈阳,因此,书店为了她提前三个小时开门。
“感觉这个小姑娘挺不容易的,她的背包看样子足足有40斤重,就算是男生,背着到处跑也挺累的。”书店员工小彭说出了对小郁的第一印象。而呐喊书店,也给小郁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这里的阅读环境让人想起了学校的图书馆,但这里多了一份闲适感,不像图书馆那么严肃与拘谨,又透出家的温馨感,在这个空间里,你的思想会更加自由地流动,当你完全沉入时,你会忘记窗外车流人往的匆碌。”
说到这里,很多人也许并不清楚何谓独立书店。“独立书店主要是指一些民营性质的,所售书籍偏重于人文社科类的书店。店内畅销书比较少,科普用书不卖。”小郁给出了自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