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站点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 > 聚焦 > 正文

家长偏盲心理:“别人家孩子”总比自家优秀

发布者:蔡晋杰     组织: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热点冷眼]“清华学霸”引网友吐槽“别人家孩子”近日,“清华学霸”成为网络热词。被称为“学霸”的是清华大学学生马冬晗、马冬昕,网友认为她们的成绩“霸气、彪悍”,其中一位网友讲述了从小到大被父母总拿“别人家的孩子如何优秀”来教育自己的经历,引发诸多网友纷纷吐槽:“你的人生里…

    [热点冷眼]“清华学霸”引网友吐槽“别人家孩子”

  近日,“清华学霸”成为网络热词。被称为“学霸”的是清华大学学生马冬晗、马冬昕,网友认为她们的成绩“霸气、彪悍”,其中一位网友讲述了从小到大被父母总拿“别人家的孩子如何优秀”来教育自己的经历,引发诸多网友纷纷吐槽:“你的人生里有‘别人家的孩子’吗?”

  网友“循序渐进”说:“在我们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个孩子叫‘别人家孩子’。在父母眼中,他们总有你所没有的优点,总在你备受爸爸妈妈批评的时候适时出现,种种‘闪光点’让你在讨厌他的同时也顺带鄙视自己,觉得自己简直一无是处……”



  网友“东粉”吐槽:“从小我妈妈就喜欢把我和她们单位的谁谁的孩子做比较,永远都是我不如人家。想想其实也挺好笑的。”  

  网友“麻辣烫9-team”大吐苦水:“最好不让爸妈认识‘别人家孩子’。小时候还以为自己长大后就会和‘别人家孩子’一样优秀,谁知道,我是团员时,人家是党员;我读本科,人家保送研究生;我找到了工作,人家考上了公务员....。。总之,他永远是我追不上的目标。”

  心理咨询师曹浩从心理学方面分析认为,家长总拿“别人家孩子”来和自己孩子做比较,这源于一种“偏盲心理”。就像戴了有色眼镜一样,总是对身边的人和事选择性记忆和评判:对身边人的优点视而不见,对生活中的收获熟视无睹。一些家长在这种心态作用下就会用“放大镜”去看别人家孩子的优点,用“显微镜”去看自己孩子的缺点。从而认为别人家的孩子更优秀,并由此引发焦虑和挫败感。

  曹浩说,这折射了中国父母“望子成龙”的高期望,“很多家长自身在社会体验到许多生存的艰难与不易,为避免孩子以后走弯路,滋生了对孩子的不合理期望。”

  网友“把握机遇”是一个6岁女孩的妈妈,她告诉记者,她并不是有意“刺激”孩子,只是当看到别人家孩子比女儿优秀时,就忍不住要想说一说。“直到有一天,女儿说‘你总说楼上的媛媛这也好那也好,那媛媛的妈妈还比你漂亮,比你做饭好吃呢!’我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研究员、心理督导师姜辉丽指出,当家长拿“别人家的孩子”说事的同时,其实也是在推卸自己的责任。于是孩子也会承袭父母对待问题的惯性思维模式。“当孩子面对不能承受之重时,他们也需要转嫁自我否定的痛苦。”

  网友“小火锅”说:“总唠叨‘别人家孩子’,有时候给自己子女的不是榜样,而是一种自卑感,‘变压力为动力’的期望反而会成为孩子怀疑自己、看不起自己的重要因素。”

  姜辉丽分析指出,家长盲目攀比一方面会导致孩子失去人生目标,把他人的目标作为自己的目标,即使以后实现了这个目标自己也会不快乐,因为这不是他们自己想要的。“另一方面,如果攀比的愿望受挫了,他们会更加自卑,夸大自己的无能甚至仇恨父母。”

  由于家庭背景、自身条件、成长经历等众多原因,每个孩子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学习方式等都不会完全相同。家长能够发现自己孩子的独特之处,会让孩子的成长更健康。曹浩说:“与其攀比,不妨让孩子‘看到自己’,‘成为自己’。”

2012年10月23日 11:28    [查看原文]   
最新评论 我要评论(0)
本周排行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足球 篮球 娱乐 电影 音乐 财经 金融 能源 科技 数码 IT 女人 情感 职场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装修 二手 汽车 购车 养车 动漫 动画 漫画 文化 教育 图片
关于优府网 联系方式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 2008-2012 优府网 Copyright 2007-2012 uni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固定刊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