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站点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 > 话题 > 正文

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三年实践 功能设施更完备

发布者:蔡晋杰     组织: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我要评论(0)
    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三年实践纪实2009年,一项工程带着期盼启动,万众瞩目,温暖人心。2012年,这项工程已历时3年,质量为上,稳步推进。这项工程就是中央投入280亿元,地方各级政府投入2000多亿元,对3亿多平方米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加固改造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为了孩子们的安全

  ——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三年实践纪实

  2009年,一项工程带着期盼启动,万众瞩目,温暖人心。

  2012年,这项工程已历时3年,质量为上,稳步推进。


    这项工程就是中央投入280亿元,地方各级政府投入2000多亿元,对3亿多平方米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加固改造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截至2012年8月底,全国已开工近3.5亿平方米,占规划改造的98.6%;已竣工3.2亿平方米,占比91.2%。其中,中西部7度及以上地震高烈度且人口稠密地区已开工1.4亿平方米,占这类地区规划改造的98.2%;已竣工1.3亿平方米,占比91.3%。



  这是一项“民心工程”与“德政工程”

  “我们学校现在是‘三心级’的——校安工程加固了校舍,看着宽敞明亮的教室,师生们舒‘心’;老师们团结一致,干工作顺‘心’;学校一天天建设得更好,教师们教学更专‘心’。”这是校安工程启动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诸佛庵中学教师程义祥的心里话。

  校安工程自2009年在全国启动至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好评,得到了群众的衷心拥护。大家说,“沉积多年的安全隐患得到消除,这么多校舍通过加固改造或新建重建达到了抗震设防标准和综合防灾要求,这份成绩的取得不简单!”广大师生和老百姓纷纷称赞校安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要使得“民心工程”保质保量地完成,需要“一把手”工程来保驾护航。

  记者了解到,自工程开展以来,各地纷纷将校舍安全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实施,明确地方政府是工程的责任主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省级政府认真履行统筹职责,相关职能部门齐心合力、密切配合。全国有26个省份把校安工程写入地方教育规划纲要,有11个省份把校安工程写入2012年本省政府工作报告。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鼓舞人心的情景:

  福建提出“支持力度要始终保持不减”;重庆提出“要把中小学建设成为非常时期的公众避难场所”;天津提出“要做到万无一失,家长放心,中央满意”;北京提出“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教育和主管住房城乡建设的副市长共同担任”;甘肃提出“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克服一切困难”……

  就这样,3年来,这样的认识成为共识:就是把其他事情缓办,也要先把校舍安全的事办好;宁可在别的方面紧一点,教育方面的支持力度也要始终保持不减。如此重视,才成就了这项“民心工程”与“德政工程”的顺利、稳步推进。

  “将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校安工程的难度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恐怕很难说得清。但可以肯定的是,像校安工程这么大规模、大范围、高要求的校舍安全建设工程,在我国学校建设上还是第一次。

  工程启动初期,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基本摸清了37.5万所、217万栋、14.5亿平方米校舍的“家底”,使各级政府历史上第一次全面掌握了辖区内中小学校舍面积、场址分布和安全状况等基本情况,为做好学校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此,联合国秘书长减灾事务特别代表瓦尔斯特隆女士专门来函,对此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这是一项可与其他国家分享的十分重要的措施”。

  在摸清家底之后,工程规划充分体现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把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安全使用的3.5亿平方米的校舍纳入了3年规划。

  为保障工程的实施更加科学、严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还专门组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科研单位,结合国家建筑工程抗震设防标准和综合防灾有关要求,研究制订了工程技术指南,对排查鉴定、勘察设计、选址避险、加固改造、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也纷纷结合实际,细化了工作内容和要求,如利用地质灾害调查、地震断裂带分布等基础资料,科学指导安全排查、校舍选址;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探索既能保证质量又能降低成本的技术路线。云南省推进钢结构校舍试点,提高了抗震性能。陕西省采用“碳纤维补强技术”,降低了加固改造成本。

  就这样,经过3年的努力,校舍安全隐患大幅消除。工程实施3年多来,平均每年有1亿平方米的校舍竣工,相当于2008年一年新增校舍(1162万平方米)的8.6倍。

  “山洪暴发时,惊慌失措的群众争先恐后地往新建的学校赶。‘学校的楼最结实!’那一夜,学校为受灾群众撑起了‘安全伞’。”这是宁夏回族自治区2011年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作会议上学生和家长的心声。

  随着校安工程的有序实施,“将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的目标已经越来越真切。

  在确保安全之余,校舍功能更趋完善

  2010年10月,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下陈中学的师生们搬进了整修一新的教学楼。校长叶申国激动地说,“原来校舍不安全,每次台风一来,我们都很紧张。现在好了,教学楼又新又安全,学生舒心,家长放心,老师也安心。”令搬入新教学楼的师生们感到更为惊喜的是,新的教学楼不仅比原来安全了,功能设施也更为完备了。

  全国校安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过去,校舍建设主要考虑的是建多少、建多大。实施校安工程后,不仅考虑要达到抗震设防标准、符合综合防灾要求,而且还考虑了功能的提升。”

  是的,实施了校安工程之后,安全校舍增加了,危旧校舍减少了;优质学校增加了,薄弱学校减少了;学校容量增加了,班级规模减小了。改造后的校舍,有的提升了使用功能,有的增加了节能环保功能,有的增加了应急避难的功能,校舍功能更趋完善,校园面貌焕然一新。从这个角度来看,实施校安工程,不仅保证了学生们的安全,还有效改善了办学条件,缩小了校际差距。

  更令人欣喜的是,校舍信息管理系统还实现了全面覆盖和全国联网。目前,32个省级校舍信息数据中心(含兵团)已经建成,41万所学校(含教学点)、211万栋校舍基本信息已及时录入。该项举措从近期看,为建立和完善校舍安全责任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今后校舍如果出现质量问题,都能够做到有据可查;从长远看,有利于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并将为推进教育信息化提供经验支持。

  与此同时,随着校舍工程的推进,校舍安全责任意识也得到了切实增强。“最牢固、最安全、最让人民群众放心”的校舍安全“三最”理念已深入人心,“市长建校、校长办学”、“保障校舍安全和师生生命安全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已逐渐形成共识。

  3年实践,3年探索,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一切为了孩子们的安全,一切为了让人民满意!

2012年10月09日 10:27    [查看原文]   
最新评论
本周排行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足球 篮球 娱乐 电影 音乐 财经 金融 能源 科技 数码 IT 文化 收藏 图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装修 二手 汽车 购车 养车 动漫 动画 漫画 情感 教育 图片
关于优府网 联系方式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 2008-2012 优府网 Copyright 2007-2012 uni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固定刊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