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站点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 > 聚焦 > 正文

15年免费教育背后的“民生大账”

发布者:蔡晋杰     组织: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我要评论(0)
    随着一些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更加重视和加大投入,15年免费教育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府谷这个位于陕晋蒙交界地带的小县,2010年启动12年免费教育,把免费教育的受惠面扩大到全县普通高中、职中学生。一年后,府谷县又将学前教育纳入免费教育的受惠范围,正式实行15年免费教育政策。如果说一年前的“宁陕模式”向社会彰显了“穷县办富教育”的决心,那么,跨入西部百强县的陕西省府谷县致力推行15年免费教育的举措,无疑是为财政富县树立了财力向教育倾斜的标杆。而一贫一富的两个典型,共同向社会传递着一个讯息:投资教育“不

    随着一些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更加重视和加大投入,15年免费教育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府谷这个位于陕晋蒙交界地带的小县,2010年启动12年免费教育,把免费教育的受惠面扩大到全县普通高中、职中学生。一年后,府谷县又将学前教育纳入免费教育的受惠范围,正式实行15年免费教育政策。

  如果说一年前的“宁陕模式”向社会彰显了“穷县办富教育”的决心,那么,跨入西部百强县的陕西省府谷县致力推行15年免费教育的举措,无疑是为财政富县树立了财力向教育倾斜的标杆。而一贫一富的两个典型,共同向社会传递着一个讯息:投资教育“不差钱”,关键在于决策者对教育的认知和对民生的顾念。



  尽管“科教兴国”已被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尽管“教育为本”的理念早已妇孺皆知,但教育投资到底是得不偿失的“赔本”买卖,还是一本万利的“赚钱”营生,并非每一个执政者的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在现实生活中,究竟有多少政府官员真正从战略的高度认知教育的重要,又有多少公权持有者将“教育为本”的理念具化为倾力教育、惠及民生的实际行动。从宁陕县“靠教育脱贫”的发展思路,到府谷县“为未来储备人才肯定不‘亏’”的投资理念,他们算的是为地方发展谋长远、育后劲的“民生大账”。

  事实上,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没有哪个政府官员不明白“地方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的道理,但为什么总有一些地方政府搞形象工程不惜血本,投资教育却往往“哭穷”,原因就在于他们追求的是立竿见影、夺人眼球的显性政绩,而对投资大、周期长、显效慢的隐性投入缺乏热情。以15年免费教育为例,把一个学龄孩子培养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需要长期的培养和大量的投入,从学前启蒙到中学毕业的15年,只能是开掘智力、积累知识、练就本领的打基础阶段,且不说大学毕业后能否效力家乡,即便是回归故里,恐也早已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当年的投入者并非未来的受益人,正是某些官员忽视教育的急功近利短视思维。

  诚然,官员的任期是有限的,而地方的发展是无限的。如何通过有限的工作任期为地方的长远发展打基础、育潜力,不仅考验着每一个成功领导者的远见卓识,更应是当政者“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真正含义。因此,无论是出于政府官员的恪尽职守,还是对一方发展的长远考量,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都应当是地方政府投资倾力的重点方向。府谷县致力推行15年免费教育,不仅缓解了人民群众时下难以承受的教育负担,也为府谷的未来发展储备了人力资源,这个“民生大账”算得很有意义。而他们不把外地学生当“二等公民”,让其同样享受免费政策,更颇显其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志在未来的深谋远虑。

  免费教育“不差钱”,关键是地方政府有没有解决民生问题、将公共财政投入教育的决心。这是府谷实施15年免费教育带给社会的有益启示。

2012年09月27日 09:21    [查看原文]   
最新评论
本周排行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足球 篮球 娱乐 电影 音乐 财经 金融 能源 科技 数码 IT 文化 收藏 图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装修 二手 汽车 购车 养车 动漫 动画 漫画 情感 教育 图片
关于优府网 联系方式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 2008-2012 优府网 Copyright 2007-2012 uni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固定刊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