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压力,不是你退缩的理由

出来职场上打拼的人,有几个不是身心疲惫的。努力工作却没被看到,错过升职加薪;应对工作或甲乙方,还要在同事关系上花心思;想换份工作,又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

在职场中,从20岁到40岁,从普通员工到管理层,都承受着工作带来的不同压力,也采取了各种自我保护措施来积极应对。压力,其实是某种程度上“期待与现实碰撞”下的心理反应,来自内在与外界。

人的本能是寻求快乐,但是在家庭及社会中所习得的经验,会让人产生一套新的价值观念,限制自我快乐的享受,使得“自我期望与现实状态或主观感受”相矛盾。

1、自我认同感不足,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在被指责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即便脱离原生家庭,走向社会,也会将过去与父母的互动模式内化到个体反应中,习惯性地自我指责。他们心里一直有一个声音“你不够好、还差得远、要继续努力”。

因此,他们会不断抬高心理预设,从有工作到有好工作,再到毫不费力地工作、从单项职业技能发展到职业全能……他们用力追赶,以此接近目标。但好像无论如何努力,哪怕成为职场精英、流量网红、商业翘楚,他们依旧觉得远远不够,永远难以超过“别人家的孩子”。

自我认同感缺失,便不断逼迫自己努力向前,动力伴随着压力,一起如雪球般越滚越大。即使身边人对他们的成就表示崇拜,他们也会对表扬持质疑态度,对赞赏不屑一顾,认为是“你不行”或者只是奉承。

2、追求完美,更容易积累压力

要求更高的完美型人,在接触复杂的社会或者工作内容时,容易给自己施加挫折。

作为三小只组合的队长王俊凯,对自我要求一直很高:微博排图顺序错了,就要删除重发;在《中餐厅》炒饭时,因为油放多了,就要倒掉再做;做好的蛋炒饭自己觉得淡了,虽然嘉宾说已经够好吃,他还是要加点盐重炒……

他在节目中坦言:感觉自己肩负更多,需要做好的太多,经常一个简单的录播,也要翻来覆去好几遍,会比其他人更累……

追求完美的人,天生就喜欢规律与秩序,明知世上无十全十美之事或人,也仍会投以全部精力,努力改善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力求使其完美并乐此不疲。

因此,相较于容易满足的群体,完美型人虽然在职场成就上具有更大的天然优势,但是在生活感受上,反而过于操劳,不容易感到快乐和幸福。

3、自我期待过高,心愿成了心魔

心理学家弗鲁姆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期望理论”,他认为:在某种期待之内,压力犹如甜蜜的负担,激发能动;当期望值远超过现实性,个体就会体验到失败、挫折,也会产生消极力量。

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比如“两天学会作图软件”、“一次性为客户敲定方案”……会逼自己提高心理门槛,最初内心的兴奋和动力,会因目标无法实现而转化成焦虑。

越焦虑,内心就越渴望下次实现高目标,用来补偿之前没有达成目标的愧疚感。到了下一次,又因为难以完成新目标而再次产生负罪感。在一次次循环中,不断累积负性能量,直到形成反应链:看到目标-想起旧体验-感到挫败-渴望完成目标-产生压力。

就像《乘风破浪的姐姐》中,孟佳从排练到公演,一直以“当队长就必须要得第一”为己任,总是担心自己无法给队友足够指导,害怕在她的带领下队伍达不到最好,主动报名担任无价之姐开团舞、希望为队伍赢得高分......这些隐形心理活动,都形成一股巨大压力,让她倍感消耗。直到被淘汰,对着镜头她也只有一句“我是很丧的”内疚之词。

孟佳一句“我很丧”,背后是对自己深深的失望,也正是长期处于高期待的压力之下,曾让她紧张到一个基础动作都没站稳,还被老师点评“专业人还犯低级错误,让人不能接受”。所以,能够保持合理期待,才是人走向成功的开始。

职场压力,除了源自内因,不可控的外界因素也会让人乱了节奏。顾客满意度及社会风评、社会及家庭对职业的态度与映射、职场PUA,都会成为一个人职场犯难的重要因素。现代职场就像一个高压锅,每个职场人都能感受到压力的存在。作为职场人,我们除了能看到压力入侵,更要能够接受它的存在并积极应对。

1、识别内部压力与外部压力

来自于外界的压力,不同于个人可控情绪,很难通过自身努力去改变,我们通常只能尽力去适应它,从而将更多关注度聚焦于自我身上。

2、提高自我价值感,缓解职场疲惫感

人对自我的认可度形成于漫长的经历中,很难在短期内直接扭转。

(1)不妨试着从觉察情绪开始。首先,承认负面情绪的存在,并用更多耐心来疏导自己,慢慢减少负性情绪体验,使它趋向平缓的状态。

(2)归因方式不同,对事情看法不同,情感-认知反应就会随着变化。心理学家韦纳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其他六个因素,并向内外部因素/是否稳定/是否可控三个纬度延展。

每个人会依据自身经验和个体保护机制而归纳出一套行为原因。比如将成功全部归于外部不可控运气,或者将失败归于内部能力不足,就会容易产生挫败感。如果站在客观理性的角度上,分析原因,就会更好地培养积极体验并调整压力。

3、重新梳理自己的认知结构,允许自己不完美

职场高压力人群通常会有某些不合理信念:

(1)只会看到自己最差的一面,并且相信他人也只会关注自己的失误。

(2)批评就是否定,倾向于自我批评,在意他人的评判。

(3)必完美的,才允许被存在。

这些不合理的思维认知会推动个体产生行动及情绪反应,进而长期陷入某种复杂的环境之中。找到这些不合理想法并修正它,能够改变你的某种“错误”预判,从而更顺利地建立社会连接。

(4)控制注意力,减少不确定性。 当人面临突发状况,人常常会主动停下手头工作,将注意力转向意外事件的特征,开始捕捉线索,通过反思事件发生与搜索过往类似经验,来试图找回熟悉和掌控的感觉。

但是这种突发事件常常让人因无法直接解决感到压力,从而体验到心理挫折感。某种程度上,提高掌控力会让我们觉得放松,除了增强自身职业技能来降低失控风险,也可以从日常练习开始。比如专注于五感感受,你所能听-看-闻-尝-感觉到什么,每天花几分钟去感受,你的专注力与控制力也会慢慢增强。

4、高效管理时间,告别每天忙碌,依旧一身疲惫

同样都是一天24小时,为什么有人能创造更高价值?

职场中,常有类似现象:有时候手里正在忙一件事,又被嘱咐做其他事情,我们常常会扔下手头工作去做其他,等到有时间时,对上件事的思考早已消失,又要开始重新寻找思路。

合理规划时间,才会让效率提升。比如将更多专注度聚焦于一件事上;分清任务主次,不要只习惯于把简单的机械工作排放在最前面,每次到下班才发现,原来积攒了更多难以完成的任务。

对工作进行合理规划,才会从忙碌的状态中抽离出来,提升职场幸福力。

成年人的职场生活从不容易,相比拒绝压力,接受与调节压力才是职场更持久的生存之道。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已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发布者删除。


(文化产业责编:宋永民 )
2021年01月05日 16:13[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