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中央电视台开设鉴宝类节目,各地涌现出许多人带着家族流传、无意淘得的各类宝贝,来到节目交给专家鉴定,然而大多数人最后都是败兴而归,低价购得无价之宝的事情着实少见,然而却并不是没有,北京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景德镇窑洒蓝釉钵便是80元买到的。
事情的缘由要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某日,北京文物店迎来了一位农村老太太,她带来一个家里喂鸡的碗,这个碗在她家里有不少的年代了她推测应该是个古物,但这个蓝色的大碗上却布满白色的斑点想必也不是什么珍贵的东西,如今她想把这个碗卖掉换点钱,价格就由工作人员来定,工作人员见那个碗内有不少的污垢划痕,便在商量之后定价80元,于是老太太拿着80元便离开了。
之后工作人员对这个碗进行清洗,这么一洗却让工作人员震惊了,只见洗净后的碗底写着“大明宣德年制”,不仅如此这六个字并非像普通瓷器落款那样印于碗底表面,而是印在了碗底的内心上,工作人员感觉这件器物绝非是凡品,就立马上报了领导,当天下午在经过了多位权威瓷器专家的鉴定后,这个碗的身份水落石出,它便是明代宣德年间由景德镇烧制的洒蓝釉精品,被定为国家一级国宝。之后工作人员几经寻找,希望给予老太太补偿,但人海茫茫最终也未能找到她。
宣德皇帝政治能力出众却十分贪玩,他喜爱玩骰子便命景德镇为其烧制专用的碗,经过能工巧匠的研制洒蓝釉便问世了。洒蓝釉烧制过程十分复杂麻烦,先要烧制白釉器物,然后由工匠手持沾有青釉的竹管,将青釉吹于瓷胎表面,再次进行烧制方可,鲜艳的蓝色与白点相间,犹如雪花飘落一般优美典雅。
然而这种人工吹制的方式难以掌握成品质量,所以烧制成功的几率相对较低,且需要大量的物料和人力,后来随着宣德皇帝突染恶疾驾崩,洒蓝釉的制作也渐渐被遗弃,直到康熙年间,康熙喜爱古物见洒蓝釉精美,不忍烧制技术失传,便命景德镇重新开始烧制洒蓝釉,由于烧制工艺的区别,采用中温釉的明代洒蓝釉瓷器白点更为突出鲜明,而采用高温釉的清代洒蓝釉瓷器白色则与蓝色相融。
就这样这个珍贵的明代洒蓝釉钵以80元购得存放于博物馆中,文物局称如今这种瓷器全世界也仅有三件,根据现在的市场价值估计,这只洒蓝釉钵价值至少上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