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文化 > 正文

国内最大乌木高浮雕:600工匠14年雕出华夏五千年

白炽灯下,木屑飘洒,吴江权手握刻刀,不急不缓,刀锋所到之处,山峦起伏、江河流转……近日,四川成都市的一处工厂内,“当当”之声渐渐稀疏,画师工匠陆续离场。工厂顶棚下,深色木雕竖立起来,一排接着一排,连在一起,一幅名为“中华两河文化木雕艺术长廊”的巨型屏风初具雏形。历时14年,600多名…

白炽灯下,木屑飘洒,吴江权手握刻刀,不急不缓,刀锋所到之处,山峦起伏、江河流转……

近日,四川成都市的一处工厂内,“当当”之声渐渐稀疏,画师工匠陆续离场。工厂顶棚下,深色木雕竖立起来,一排接着一排,连在一起,一幅名为“中华两河文化木雕艺术长廊”的巨型屏风初具雏形。历时14年,600多名工匠夜以继日,将全国34个省市区的历史长卷雕刻其中,刻刀沿着长江、黄河轨迹,让发生在中华大地的故事,浓缩在了3.6公里长的乌木浮雕之上。

乌木雕刻的《两河木雕艺术长廊》,总长度3.6公里。

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17年,是吴江权在四川的第10年,和多数浙江老乡一样,他早已习惯了川菜的麻辣。2007年,他跟着老家的匠人,从浙江东阳出发,前往四川成都,“那时候,做木雕这行的都知道,成都有个‘大项目’,急着用人”。浙江东阳,以木雕竹编出名,这里的作坊多以家庭为单位,技术代代相传。对于成都崇州两河木雕艺术博物馆正在制作的乌木作品,大家一度认为,那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工程量太大”。崇州两河木雕艺术博物馆负责人李世平带着团队去游说,渐渐的,来到崇州的东阳工匠越来越多。

12月25日,吴江权站在工厂里,两侧都是乌木浮雕,高耸过头顶,他搭了木梯,坐在两块浮雕之间,伸长胳膊,左手举着雕花刀,右手上,锤头沿着画中山脊,调整着力方向,在他面前,不同型号的雕花刀放了20多把。他正在做收尾工作。木雕最开始平铺地上,竖立起来后,有些错位的地方,吴江权要挨个检查,进行修复。

十年来,工厂里最多时有600多人一起工作,除去打磨、配料的工人,雕刻工匠最多时就有300多人。

工匠师傅吴江权正在雕刻。

收集万吨乌木

为这幅作品投入十多亿

李世平早年学过木匠,接触乌木后,他了解到,这种千年前的古树,因地质突变而沉积地下,与空气完全隔绝,质地坚实、通体乌黑,木质更加致密,纹理更加古雅,防腐蚀能力极强。李世平开始收集乌木,谋划着用乌木雕刻一幅流传于世的艺术品。

在工厂负责项目的李政回忆说,当时乌木价格还没有炒起来,很多砂石厂的老板,挖出成吨的乌木堆放在工地周边,“那时候买乌木都是一车一车买。”收集到上万吨乌木后,李世平决定创作一幅中华数千年历史故事的木雕作品,在乌木上展现长江、黄河流域各个省份的历史脉络。他透露,创作这幅木雕作品,前后投入了十多亿。

木雕最开始平铺在地上创作。

筹建博物馆

展示现代版《清明上河图》

成都崇州两河木雕艺术博物馆更像是一个工厂。已经雕成的乌木画作,整齐排放,置身其中,仿佛徜徉山水之间。木雕上,描绘码头市集的场景神似北宋汴梁,水波涌起,艄公登上船头,伸手抓住岸边缆绳,人物神态、胡须衣帽,都被细腻刻画出来。从秦汉到唐宋,画风突变,画师们都通过浮云、草木、瀑布来进行过渡。

不过,比起528.7厘米长的《清明上河图》,这幅木雕作品采用双面雕刻,一面就有1800米,双面长度有3600米,高度则达到2.7米。有681个《清明上河图》那么长。

动工前,匠人用工程打印机将上面的人物放大3倍,然后在图纸上标注刻画位置、深度。随后,打坯的工组要将木头打出大样,这之后,修光的师傅才在上面做出细节,树木根茎,都要用小刀雕刻。完成之后,交给打磨组。这么多年下来,一些师傅都已经青丝变白发。

接下来,李世平将选择一个地方,打造一所博物馆,将这件作品展示给世人。

专家团队

这是国内最大乌木高浮雕

从创作文稿到寻找画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委会学术部主任左汉中一直参与,他赞叹这件作品“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是国内最大乌木高浮雕,在国内找不到第二个。

中华两河文化艺术雕刻课题组成立后,左汉中负责南方部分的文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委会主任孙建君负责北方部分,20万字的文稿花了2年时间来锤炼。

选择木雕工匠时,专家团队也四处比较,“一开始我推荐湖南衡阳的工匠,但比较之后发现,做工不如东阳木工那么细。”前几天,左汉中再次来到工厂,参观了主体工程已经完成的巨制,这些高浮雕作品,人物栩栩如生,一些人物的耳环还能够拉动,这些细节让他赞不绝口,“工匠们对白描画进行了再创造,将自己的想法融入了进去。”让左汉中感动的是,这些匠人在收到画稿后,还会用电脑去搜索实物,“在雕刻木塔时,工匠们就通过照片来进行校正,对比之后,最终保证雕刻的质量”。

他认为,木雕本身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件作品融合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创造。用木雕的形式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文明,艺术雕刻长廊按照黄河与长江两河流域划分为《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两部分,涵盖地理、科技、人文、宗教、民俗、劳作、生息、服饰、艺术、交流等十个方面,置身其中,能够对中华历史文化有一个全面了解。“回到木雕本身,要摘下一个吉尼斯纪录,也是轻而易举。”

标签:乌木高浮雕 中华两河文化 2017年12月26日 22:44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村心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