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文化 > 正文

和亲匈奴——又一桩美人计

拓荒号:孙雪  (山西优府信息技术测试公司  )   分享 评论 投稿
如果站在匈奴的立场,考虑对于白登之围的处理,屈服、贡赋、和亲的处置,可以说是最佳的方案和结果。反之,如果强行攻占白登城的话,不善城战的匈奴必将付出重大的伤亡。一旦刘邦君臣死亡,接下来的是与其他汉军的苦战,与汉朝新政权间永无休止的仇恨和抗争。如果刘邦君臣被俘或者投降,匈奴仍然面临…

如果站在匈奴的立场,考虑对于白登之围的处理,屈服、贡赋、和亲的处置,可以说是最佳的方案和结果。反之,如果强行攻占白登城的话,不善城战的匈奴必将付出重大的伤亡。一旦刘邦君臣死亡,接下来的是与其他汉军的苦战,与汉朝新政权间永无休止的仇恨和抗争。如果刘邦君臣被俘或者投降,匈奴仍然面临着谈和的要求和条件,无非还是回到屈服、贡赋、和亲之处置上了。所谓陈平的密计,无非是找到了求和的合适入口,通过大阏氏说服冒顿单于而已。


征伐韩王信之战,汉帝国几乎是举国动员,三十二万大军,除了汉军主力外,还有从燕国、齐国、梁国、楚国征调的车骑部队。白登之围,汉朝军队第一次与匈奴军全面对阵,结果是汉军的步兵和车骑无法应对匈奴的骑兵军团,刘邦君臣几乎做了俘虏。从此以后,将近六十余年间,汉朝防守退让,不敢再主动攻击匈奴军,转而用和亲纳贡的方式,换取北边的安宁。


史书上说,刘邦君臣被围困在白登,粮饷断绝七天七夜,绝境之中,“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得以开。高帝既出,其计秘,世莫得闻。”这个阴谋家陈平,究竟用了何等的奇计妙策,竟然能够解开四十万匈奴骑兵的包围,引领刘邦君臣脱出绝境?千百年来,因为史书不载,成为历史之谜。


西汉后期人桓谭推测说,陈平使用了美人计。他说,汉使面见阏氏,说汉有绝色美女,刘邦已经紧急遣使迎取,用来献给单于求取和平。单于见了美女,必定大加宠爱,而阏氏就会被疏远。不如趁美女未到之时,放刘邦一马。刘邦离去,美女就不会到单于怀中。于是,阏氏出于妒忌,劝说单于放行了刘邦君臣云云。


这种美人计的的段子,出于想当然的编造。编造的灵感,当出于桓谭读过的历史故事。据汉代流传的战国遊士故事,秦相张仪被楚怀王拘留,张仪的朋友靳尚面见楚怀王的宠姬郑袖,称说秦国为解救张仪,将送来美人歌女献与楚王,引起郑袖的担心和妒忌,于是说动怀王释放了张仪云云。


清代著名历史学者梁玉绳先生认为,根据史书的相关记载来看,汉之所以能够通过阏氏说动单于,无非是出于物质贿赂,满足匈奴人的物资需要而已,哪有什么奇秘之计。相对于桓谭的粉红段子,梁先生的平和看法,近于情理。不过,要想更合理地解释冒顿单于之所以放生刘邦的缘由,怕是要稍微放长观察历史的眼光。


作为游牧民族的匈奴,生存环境严峻而不安定,武力抢劫欠缺的物质,包括人和财富,是其生活和生存的方式,也是他们引以为荣的价值观。汉文史书中对于他们的记载和评判,出于春耕秋获,安土重迁的农耕文明,出于长幼有序,道德伦理的华夏观念,常常是眼光带色,说辞一面,编造的故事,也常常带了自家的色彩。


我们已经叙述过,匈奴帝国,是以匈奴族群为主体,支配了众多其他族群的游牧部落大联盟。匈奴对于其他游牧族群的支配方式,首先是武力攻击,彻底征服,然后将其土地和人民一起编入游牧帝国的体制,使其成为骑马军团的一部。这种支配方式的基础,是共同的游牧生活方式。


我们也知道,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西域及其中亚已经有众多的农耕城郭国家,长久处于匈奴的支配之下。匈奴支配农耕城郭各国的方式,并非武力攻占和编入体制,而是使用军事威胁使其臣服,然后采取间接支配的羁縻方式。具体而言,一是承认匈奴的上国地位,二是定期定量的贡赋租税,三是互通婚姻的和亲。匈奴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支配方式,是游牧和农耕这两种不同生活方式间的不兼容。


从这个角度解读白登之围,匈奴的所作所为,完全符合匈奴对于农耕国家支配的要求。一,军事上屈服,承认匈奴的上国地位;二,承若定期定量缴纳贡赋;三,同意和亲。然而,对于汉朝来说,这些都是屈辱的事情,自己不便实话实说,不得不说的时候,就不能不有所隐晦,屈服的事情隐隐,贡赋的事情含含糊糊,至于和亲的事情,顺着国情演化成了美人计之流,实在是可笑而不难理解。


解除白登之围,冒顿大阏氏的言行,至关紧要。据专家们的意见,匈奴帝国的主体,有几个强大的部落,互通婚姻,成为统治阶层的核心。大阏氏,出于这几个部落,既是未来继承人的母亲,也是该核心部落的的代言人,她的地位和言行,有相当的分量和意义,对于她的言行之解读,必须放在这个背景之中。


重读大阏氏的简短话语:“两主不相困。”想来,当时的冒顿宫廷,意见尚未统一。大阏氏代表她身后的势力,做出明确的表态,赞成撤围和解。“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也。”这是提醒冒顿,游牧和农耕,匈奴与汉,是两种不同的文明,只能并存,不能混一。想来,大阏氏或许是针对投降匈奴的一些汉人降将,如同赵利、王黄一类人的意见而说的,他们处于自己的思路和利益,当然会主张匈奴大举进入中原。“且汉主亦有神灵,单于察之。”匈奴人信萨满,拜神灵,大阏氏或许就是沟通神人的巫师,至少是借神谕说话,更加重了话语的分量。


总而言之,如果站在匈奴的立场,考虑对于白登之围的处理,屈服、贡赋、和亲的处置,可以说是最佳的方案和结果。反之,如果强行攻占白登城的话,不善城战的匈奴必将付出重大的伤亡。一旦刘邦君臣死亡,接下来的是与其他汉军的苦战,与汉朝新政权间永无休止的仇恨和抗争。如果刘邦君臣被俘或者投降,匈奴仍然面临着谈和的要求和条件,无非还是回到屈服、贡赋、和亲之处置上了。大阏氏的话,无非是促成单于的最后决断。而所谓陈平的密计,无非是找到了求和的合适入口,通过大阏氏说服冒顿单于而已。


……


脱出白登之围的刘邦,开始有序地撤军。经过广武县的时候,刘邦想起刘敬还被关押在狱中,当即下令释放,亲自赔礼道歉说:“我不听先生的话,才遭遇平成的困辱。那些妄言匈奴不堪一击的使者们,我已经下令一律斩杀。”为了表彰刘敬,刘邦封刘敬为关内侯,食邑两千户,号为建信侯。从此以后,刘邦对刘敬格外另眼相看,非常重视他的意见。


平城之围,汉朝君臣亲历绝境,见识了匈奴的军事实力,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以车兵和步兵为主的汉朝军队,根本无法与匈奴的骑马军团争锋抗衡,接受匈奴的条件,屈服、纳贡与和亲,可以说是唯一的选择。


据史书记载,刘邦一行离开代国返回时,留下了将军樊哙领军屯驻代国,协助代王刘喜抗拒匈奴。我们已经讲述过,这位代王刘喜,是刘邦的二哥,本是老实巴交,勤劳本分的庄稼人,从来没有上过战场,也不是当国王的料。就在刘邦一行离开代国的第二个月,也就是高帝七年正月,匈奴骑兵再次进入代国,这位刘喜,实在受不了如此惊吓,极度恐慌中,来了个弃国大逃亡,带着家小,一溜烟跑到洛阳。


刘邦很无奈。虽然是亲哥哥,实在是太窝囊,有权有责有风险的国王是不能当了,退一步自然宽。于是刘邦褫夺了刘喜的王位,赦免他弃国逃亡的罪过,降一格,封他为郃阳侯。郃阳这个地方,在今天的陕西省合阳县,秦汉时代,属于首都地区,是安全而富庶的地方,一般都不用来封赏列侯,刘喜被封赏在这里,算是少有的例外,毕竟是为数不多的至亲,须要有格外施恩的交代。倒也是好事情,富贵平安,不担惊受怕,平平安安地渡过一生,反倒是顺了刘喜的天性,也让刘太公高兴。


白登之围以后,汉朝君臣不但认识到无力与匈奴争锋抗衡,也逐步失去了控制代北的信心。大概是在高帝七年秋天,匈奴、韩王韩信和赵王赵利的军队大举南下,战火重新在华北蔓延开来。汉军无法阻止机动灵活,移动迅速的骑马军团,只能据城固守,代国地区,大部沦陷。在匈奴军的支援下,赵王赵利的军队,深入挺进到赵国的恒山郡,攻占了东桓县(今河北正定),切断了赵国与代国和燕国间的连系,北方局势岌岌可危,刘邦被迫再次亲征,到东桓前线督战,结果是无功而返,不得不重新考虑北部边疆的安全对策,特别是应对匈奴的方案。


这一次,刘邦主动征询刘敬的意见。刘敬以为,北方问题的关键,在于匈奴。韩王信和赵王利的问题,都起于匈奴,也系于匈奴。他说:“方今天下初定,士卒疲敝,以当下汉朝的国力和兵力,无法以武力征服匈奴。冒顿单于杀父自立,收纳父亲的妻妾,他是以力伸威,不顾礼义廉耻,也无法以仁义劝说。以臣下愚见,唯有从长计议,让他的子孙们臣服于我。不过,臣下也有担心,担心陛下不能实行这个方案。


刘邦不解地说:“如果真是好办法,怎么会不能实行!说来听听,究竟是怎么个办法?”


刘敬回答说:“如果陛下能够将嫡长公主嫁与冒顿,同时送上丰厚的陪嫁。匈奴了解到出嫁的是嫡长公主,又见到如此丰厚的陪嫁,必定倾慕立为阏氏。阏氏生下儿子,必定立为太子,成为单于的继承人。匈奴贪图汉朝的钱财物资,陛下按照季节,赠送汉朝有余而匈奴所缺的东西,与此同时,派遣使者教喻匈奴以礼节伦理,不经意间,久而久之,自然会受到感化。


看到刘邦听得入神,刘敬稍微抬高了语调:“如此实行下来,冒顿在,已经成了陛下的女婿。冒顿死,陛下的外孙就是单于了。外孙敢于与祖父抗衡,陛下难道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吗?如此方策的这般结果,就是不用武力而逐渐臣服啊。”


刘邦的眼神,轻轻转动了几下。刘敬察觉到了,于是放缓了语气,低声说道:“如果陛下不能遣送长公主出嫁,而是在宗室和后宫中找人替代,冒充长公主的话,冒顿一定会知道,不肯尊贵亲近,那就没有效果了。”


刘邦有些尴尬,接受了刘敬的方案,准备将皇后吕后所生的鲁元长公主下嫁匈奴。据说,吕后得知以后,日夜啼哭,哀求刘邦说:“妾所生男,唯有太子,所生女,唯有鲁元,为何要将女儿扔弃到匈奴去!”吕后哭泣哀求的结果,是刘邦终于不能将长公主出嫁到匈奴,只能从民间选取一位美女,让她假冒长公主出嫁匈奴。出使交涉的一切事情,还是由刘敬办理。


刘邦召见刘敬,听取和亲方策的事情,见于《史记·刘敬列传》。历代有见识的史家,对此多有疑问。司马光以为,既然冒顿不讲礼义廉耻,怎么会因为和亲而顾及翁婿关系?他说,刘敬的建议,本身就是荒疏不当,况且,这时候的鲁元公主,已经嫁与赵王张敖,岂有夺妻再嫁的道理?清代史学家梁玉绳先生进一步认为,鲁元公主于高帝五年嫁与赵王张敖,至此已经三年了。刘敬的话有悖于常情伦理,刘邦竟然还听进去了,准备将鲁元出嫁到匈奴。这条记事,必定不是历史事实。


我曾经指出,史真、史料和史书,是历史学的三个基础世界。《史记》是历史学的第三世界,是历史学家司马迁根据他所见到的史料编撰的一部史书。司马迁在编撰《史记》的时候,选取了不少战国秦汉以来流传的历史故事编入书中。这些故事,真真假假,须要做可信度的鉴定。这些故事,委婉曲折,须要做合理的解析。刘敬见刘邦呈说和亲之策的故事,当是其中之一。这个故事,要与前述陈平献秘计解脱白登之围的故事,连接起来解读。


已如前述,白登之围,汉朝已经签订城下之盟,屈服、纳贡与和亲。定约撤围之后,汉朝与匈奴之间,避免了直接的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但是,围绕着合约的解读执行,双方之间,必定有复杂而曲折的交涉。特别要提起注意的是,在汉朝和匈奴和解的大前提下,韩王韩信、赵王赵利以及后来的代王陈豨,燕王卢绾等等,北方诸国诸王的事情都参入其间,更使局势扑朔迷离,前后多变。


正是在这种复杂而多变的外交交涉中,所谓刘敬献和亲之策的故事,不过是白登定约解围的延续。顺着这条延长线上看去,刘敬不过是白登之约的积极推进者,他所说的遣送宗室公主与单于联姻,按照季节定期定量输送钱财物资给匈奴,都是合约的内容。故事中的这些内容,当是史实。至于刘敬指名嫁鲁元公主,经吕后哀求方才改选民间女子的话,则是言传者的加油添醋了。

标签:匈奴 美人计 2017年12月13日 12:00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村心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