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九一八”84周年 国耻告诉我们什么 不要重蹈覆辙

发生在84年前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开端。据中国文学史消息,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策划炸毁沈阳柳条湖路段南满铁路路轨,随即嫁祸中国军队,进而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次日侵占沈阳。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3月,日本匆忙拼凑起“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中国东北地…

发生在84年前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开端。据中国文学史消息,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策划炸毁沈阳柳条湖路段南满铁路路轨,随即嫁祸中国军队,进而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次日侵占沈阳。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3月,日本匆忙拼凑起“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中国东北地区漫长的奴役与殖民统治。


"九一八"国耻告诉我们什么


日本发动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并非“事出偶然”,而是蓄意制造。另类文学获悉,法国著名史学家让·巴蒂斯特·迪罗塞尔在其《外交史》中有如下论述:爆炸发生之际,日本人“恰巧”在铁路附近操练。之后,“日本军队立即占领了沈阳,接着又占领了长春和吉林。日本军队在几个星期内就控制了整个满洲。”“奇怪的是,所有的日本军队几乎是同时在9月18日晚上采取行动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个预定的计划”。

推行“大陆政策”关键步骤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挑战国际秩序、推行“大陆政策”的关键步骤。所谓“大陆政策”,是指日本以称霸东方为目标而推行的对亚洲大陆的侵略扩张政策。亚洲大陆一直被作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地缘战略重点。

日本通过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尝到了以武力攫取利益的甜头,扩张野心持续膨胀,谋划独霸中国东北。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加快了日本推进“大陆政策”的步伐。对外依赖严重的日本经济受危机打击较欧美更为沉重,大批企业倒闭,主要工业部门开工率仅在50%左右。经济的极端困境引发政治危机,社会矛盾激化。为缓解国内压力,转移社会不满,日本统治集团在强化对海外殖民地掠夺的同时,大幅增加军费支出,加紧扩军备战,积极谋划以武力夺取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1931年6月,日军参谋本部在作战部长建川美次主持下制订了《解决满洲问题方策大纲》,这实际上是一份军事侵占中国东北的行动计划。

映射列强远东争霸格局

“九一八”事变映射帝国主义列强远东争霸的国际关系背景。一战期间,日本趁欧美列强无暇他顾,加紧对华扩张,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要求,试图将中国变成其独占的殖民地。战后,日本经济实力增强。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日本超过英美跃居首位。根据《凡尔赛和约》,日本继承了德国在华一切特权及太平洋赤道以北岛屿,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进一步增强,这导致它与西方列强特别是美国矛盾加剧。

一战后的美国随着经济与军事力量的增长,急于夺取远东太平洋地区的霸权,迫切要求根据新的力量对比重新瓜分世界。针对日本在华势力的迅速扩张,美国参议院1931年1月成立专门委员会,研究制订对华经济扩张计划,建议对华贷款3亿美元(即“白银贷款方案”),供中国收回被日资控制的铁路。美国资本大量涌入东北,计划修建与南满铁路平行的铁路,开始与日本展开激烈争夺。

美日矛盾激化构成“九一八”事变的多边背景,而国际关系列强争霸的本质又决定了日本的侵略行径无法被有效遏止。日本军事侵占中国东北,公然挑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破坏了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均势格局,而美英出于借助日本镇压中国革命以及反苏反共的目的,对其采取了姑息纵容政策。

中国由衰而盛的转折点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由衰而盛的历史起点。面对强敌入侵,曾经一盘散沙的中国社会空前团结起来,汇成了求解放争独立的浩荡洪流。“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进而在中国共产党号召下,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在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下,中国经过14年浴血奋战,最终战胜了侵略者,百余年来第一次赢得了反抗外国入侵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从世界范围看,“九一八”事变不仅是日本对华武装侵略的开始,也是其争夺亚洲霸权、走向发动世界战争的起点。中国率先以武装斗争抗击日本侵略,不仅由此揭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也由此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全民族抗战改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历史沉淀后的宝贵镜鉴

“九一八”事变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国耻之痛,更有历史沉淀后的宝贵镜鉴。在事变发生前后的日本,以1930年刺杀首相滨口雄幸为开端,右翼团体及少壮派陆海军下级军官连续策划制造了多起血腥暴力事件,目的是为排除政党政治,建立国家垄断经济体制和军人法西斯政权。事变发生后,日本社会的“军国热”进一步高涨,各种参军热、捐款捐物热、游行示威支持关东军等狂热举动,为构筑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创造了条件。

今天的时代、今天的日本较84年前已有云泥之别。根据和平宪法,内阁统揽行政,成员只能是文职人员。尽管如此,当前日本社会政治中出现的某些“历史相似性”仍令世界感到不安。安倍内阁将“强军路线”与历史修正主义捆绑推进,日本政军关系在悄然变化,军队在国家决策与政策遂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在逐步恢复。在第84个“九一八”纪念日到来之际,执政的自民党强行推动旨在使日本重新成为“能战的国家”的新安保法案。

历史昭示,中国的稳定、富强、进步、发展本身,就是对地区与世界和平繁荣的最有力保障。中国唯有真正发展好、建设好,才是对任何居心叵测势力的最强有力的威慑。今天的中国已经完全摆脱了近代史上被动挨打的弱国形象,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人需要适应时代的变化,走出历史悲情,树立国际视野,以平和向上的心态与世界互动,以理性与智慧思考建构亚洲的永久和平,包括更深刻地了解、更准确地把握日本——这个昔日的入侵者、永远的邻居。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优府网】官方微信(微信搜索“优府网”或“uninf-media”关注)


(文化责编:宋萌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