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中芭不满“娘子军”著作权案判决 不愿道歉欲上诉

于5月18日落槌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著作权纠纷一案,仍未平息。昨天,中央芭蕾舞团宣布,因不满西城法院的一审判决,已正式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出上诉。西城法院的一审判决,认定中芭和电影《红色娘子军》的剧本作者梁信之间的著作权转让使用合同有效,且中芭在2003年后的演出不构成侵权,但应向…

于5月18日落槌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著作权纠纷一案,仍未平息。昨天,中央芭蕾舞团宣布,因不满西城法院的一审判决,已正式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出上诉。


中芭不满“娘子军”著作权案判决


西城法院的一审判决,认定中芭和电影《红色娘子军》的剧本作者梁信之间的著作权转让使用合同有效,且中芭在2003年后的演出不构成侵权,但应向梁信支付相应的表演改编作品报酬等共计12万元。据中国文学网获悉,在这项判决中,西城法院将原告梁信所提出的核心事实和要点都给予否定和驳回。对此,中芭认为,既然自己没有侵权,一审判决要求中芭向原告赔偿并书面赔礼道歉,就不合理。因此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出撤销赔偿判决,驳回原告的赔礼道歉诉求,并请由梁信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

在提出上诉的同时,中芭也在这场历时3年的纠纷中,第一次打破沉默,详细回顾了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与梁信之间合作的始末。

据中芭方面介绍,在1961年梁信创作的电影剧本《红色娘子军》摄制完成并上演之前6年间,《红色娘子军》就以广东琼剧《琼花》、报告文学《红色娘子军》两种艺术形式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1964年9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嘱托下,中芭根据电影剧本改编同名芭蕾舞剧。在改编过程中,梁信与中芭都充满热情,积极创作,梁信曾向中芭提出一些舞剧创作建议,但由于芭蕾舞剧的艺术创作不同于电影,梁信的建议未被中芭采用。后由该剧的三位编导李承祥等执笔,写出舞剧剧本大纲。舞剧从电影剧本借鉴的主要是大革命年代的背景、主要人物的斗争故事,但表现方式却完全不同于电影,是一项艺术上的全新创作。

中芭方面还介绍说,1993年2月,当《红色娘子军》因“文革”中断演出16年后,中芭在上级文化部没有明确发文指示可以演出的情况下,冒险自行复排该剧并到广州演出。梁信观看演出后提出付费问题,双方根据当时的法律法规商讨过几种方案,其中既有10年为期的付酬方式,也有“基本演出报酬+演出场次报酬”的方式。当时,由于双方都顾虑到复排的政策风险,谁也不知道该剧能演多久,最终一致商定一次性支付梁信5000元,于1993年6月签署了永久了断付费问题的《协议书》,并约定中芭在今后演出该剧时的节目单、海报等宣传资料中注明“根据梁信同名电影文学剧本改编”字样。

从相关中国文学史了解到,2004年,《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首演40周年之际,因身体原因未能来京观看的梁信还发给中芭一封热情洋溢的贺信:“每当我回忆起一九六四年在广州与中芭同志们相处的时光,至今尤令人神往。”

然而,到了2010年1月,梁信女儿来找中芭,表示双方协议在2003年已过期,要求重新签约。随后梁信方向北京市版权局申请版权纠纷调解,不过最终因双方认知差距太大,没有结果。2011年6月,梁信向西城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起诉。由此,梁信诉中芭侵权案拉开帷幕。


(文化责编:宋萌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