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日本再为“神风特攻队”申遗 遭强烈质疑

位于南九州的“知览特攻和平会馆”收集了大约1.4万份“神风”特攻队员遗物。但引起多国强烈反感的是,这家“和平会馆”连续两年为这些充斥着“玉碎”“忠君”等字眼的材料申请“世界记忆遗产”。如此辩解“单纯向世人传递战争惨烈程度,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据中国文学网获悉,13日,南九州市长霜出…

位于南九州的“知览特攻和平会馆”收集了大约1.4万份“神风”特攻队员遗物。但引起多国强烈反感的是,这家“和平会馆”连续两年为这些充斥着“玉碎”“忠君”等字眼的材料申请“世界记忆遗产”。


日本再为“神风特攻队”申遗


如此辩解

“单纯向世人传递战争惨烈程度,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中国文学网获悉,13日,南九州市长霜出勘平、“知览会馆”馆长兼南九州世界记忆遗产推进室室长上野胜郎、“知览会馆”管理主任桑代睦雄在东京召开新闻发布会,试图再次说明他们“申遗”行动是为了“单纯向世人传递战争惨烈程度,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不过,他们并没有达到他们预想的效果,因为现场媒体强烈质疑日方申遗动机。

“70年过去,留存关于那段惨痛记忆的人越来越少。为了与世界分享记录这段特别历史的文献资料,让它能永远提醒世界各国、子孙后代人们战争的惨痛,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决定为其申请登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项目,而绝对不是为了美化、合理化神风特攻队的历史,”新闻发布会一开始,霜出这样辩解说。

随后,霜出和上野不断重复上述内容,并希望国际媒体帮助打消战争受害国的疑虑和担忧。媒体在现场看到,霜出、上野等人看上去态度谦逊、言辞恳切,但一面对媒体的犀利提问,他们或者陷入沉默,或者搬出千篇一律的说辞应对。据新华社

日本南九州市知览町是当年日本陆军航空兵特攻队的主要基地。上千名狂热信奉军国主义思想的日本青年从这里出发,作为“神风特攻队”的成员,驾驶着只装载单程燃料的战机,冲向美军舰船……

“神风特攻队”应当被真实记录下来。只是,缺了“承认侵略历史、真诚反省责任”这个前提,它只会沦为日本右翼给民众洗脑的工具。

有问无答

“每年接待很多学生,怎么能保证他们不被鼓动?”

“你们在座的每个人都了解危险,即‘知览会馆’会被一些人利用,成为美化战争的工具。那么,为什么面对这样的质疑和风险,坚持为其申请世界记忆遗产?”

英国《泰晤士报》有人说他参观过“知览会馆”,但是印象与主办方宣传的不同。“参观完毕,我确实感觉到这(神风特攻队)是一个悲剧。我记得纪念馆的文字说明里没有一处提及战争的恐怖,反而给人留下(‘神风’队员)‘高尚’甚至‘崇高死亡’的印象。”他要求主办方解释产生两种印象偏差的原因,但日方回答十分牵强。

参观过“知览会馆”的人都知道

另类文学了解,参观过“知览会馆”的人大都会得到相似印象:它打着和平的旗号,干的却是为军国主义招魂的事,居心叵测。在这个“和平会馆”里,“神风特攻队员”被塑造成“悲情英雄”。他们的“事迹”非但不能激发民众反思战争,反而有可能引发对“神风特攻队”的同情甚至崇拜。究其根本,就在于日方混淆视听,强化自己战争受害者的形象,淡化甚至逃避发动战争的责任。

“南九州市长霜出勘平和‘知览会馆’人员声称申遗目的不是美化战争,那么为什么去过的人中,大多数却感受相反呢?”一名媒体人在现场反问道。

此外,5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就日本“明治工业革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答问表示,中方反对把日方申报的相关工业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敦促日方正视并妥善解决有关关切。

韩国已表示对此坚决反对,对日本申报遗址在二战期间使用强征劳工有严重关切。

华春莹表示,日方申报的23处工业遗址中,有多处在二战期间使用了中国、朝鲜半岛和其他亚洲国家被强征的劳工。强征和奴役劳工是日本军国主义在对外侵略和殖民统治期间犯下的严重罪行。


(文化责编:宋萌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