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孟姜女传说演变传承 从"哭夫"到"哭长城"

千百年来,“孟姜女传说”一直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直到20世纪初,在“五四”精神的推动下,它才被纳入到研究者的视野。“孟姜女传说”渊源很早,从战国时期开始就见端倪。其毛坯源自于“杞梁妻哭夫”的史实,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孟姜,一个是杞梁,历史上确有此人,并非虚构。早在1924年,…

千百年来,“孟姜女传说”一直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直到20世纪初,在“五四”精神的推动下,它才被纳入到研究者的视野。“孟姜女传说”渊源很早,从战国时期开始就见端倪。其毛坯源自于“杞梁妻哭夫”的史实,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孟姜,一个是杞梁,历史上确有此人,并非虚构。


孟姜女故居


早在1924年,顾颉刚先生在《孟姜女故事的转变》以及《孟姜女故事研究》中,认定孟姜女的原型就是齐国的杞梁妻,肯定杞梁妻哭长城的故事源起于淄博的淄水一带,并将孟姜女传说的原初形态一直上溯到文学名著《左传》上的一个故事。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中记载:“齐侯攻伐莒国,大将杞梁战死,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

杞梁是齐庄公时期的一个武士,公元前550年,齐庄公率师伐晋,再伐莒,就在伐莒的战斗中,杞梁战死了,杞梁妻闻讯悲痛欲绝,迎灵于郊,不接受庄公在城外举行的悼念仪式,坚持要在宗庙举行正式的悼念仪式。

这便是杞梁妻哭夫的故事,也就是孟姜女哭长城的历史原型,漫长的历史积淀和演绎,将这个故事的女主角塑造了成了一个忠于爱情、反抗暴政的妇女,展现出了一场由战争苦役所造成的爱情悲剧。

顾颉刚先生认为,“‘孟姜女’即《左传》上的‘杞梁妻’,而孟姜女的故事是杞梁妻哭夫的再创造。”

历经演变:反抗暴政成核心

“孟姜女传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哭倒长城”这一情节。据顾颉刚介绍,第一个叙述崩城之事的人,是汉代的刘向。而据刘向《烈女传》所载,杞梁妻哭夫于城,十日而城为之崩,崩城之后,杞梁妻“遂赴淄水而死”。此时,孟姜女的故事已不仅仅是一场可歌可泣的爱情悲剧,更融入了反对暴政的抗争色彩。

长城是孟姜女传说的最核心因素。历史上,孟姜女传说的几次大范围传播和演绎,都与修筑长城有关,而秦始皇也因此与孟姜女“穿越时空”见面了。其实,根据《左传》的记载,秦始皇同孟姜女的原型‘杞梁妻’相隔数百年,是决无可能产生瓜葛的。

目前流传最广的孟姜女传说版本是明清时代形成的,而明代正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后一次大修长城的时期,劳动人民把现实中因长城带来的苦难同”秦始皇”这个暴君的代表联系在一起,通过文学艺术来曲折发泄内心的不满。而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修筑长城正是发生在“孟姜女”原型”杞梁妻”的故乡——春秋时期的齐国。据考证,齐长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修建的长城。同秦长城一样,齐长城的修建也是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据调查,在齐长城蜿蜒通过的100多公里地区,都有孟姜女的传说的分布传播。

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在起源之时,所哭的应为“齐长城”。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故事才随着齐地居民的迁徙而传播到各地。尤其是随着秦始皇修筑长城,人民苦难不断加深,这一故事的传播力不断放大,最终形成了全国性的传说。

从最初的杞梁妻故事到最后的孟姜女传说,其演变历经两千余年。一个故事能长时间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并不断的被改造、加工,并非偶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个故事代表了整个人类的共同愿望,抒发了劳动人民最真实的心声。那就是:向往和平,追求稳定,渴望家庭生活的幸福和安宁。

与淄河渊源颇深

中国文学网了解,孟姜女的故事流传了二千五百多年,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遍及全国各地,在不同的年代和不同的地域出现了不同的故事版本,淄博市淄河流域与孟姜女故事的渊源也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

淄河又称淄水或淄江,是山东重要河流之一,是淄博境内最大的河流,也是临淄区人民的母亲河。淄河发源于莱芜市禹王山,全长155.10公里,流域面积1511平方公里。

早期孟姜女故事的中心情节是哭崩长城,投淄水而死。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接连发生,给后人以强烈的暗示:两地相隔应该不远。淄博市境内有齐长城横卧东西,有淄河纵向南北,处于齐长城和淄河地理坐标交叉点的淄川区淄河镇,在地理上符合杞梁妻哭城投水的情节要求。

而且在淄河镇三泰山、劈山交界处有两个大平台,当地百姓称其为“孟梁台”,也叫“姜女台”,传说是孟姜女和杞梁升天的地方,也有说是孟姜女投淄水的地方。从明代始,每逢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当地乡民借佛道吉日,便在此烧香祈祷,并搭台唱戏三天,风俗延续至今。

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张士闪教授曾带领一个由山东省民俗学会专家以及山东大学、山东艺术学院民俗学师生组成的考察组,在淄河镇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考察,采集到孟姜女故事异文22种及多种“孟姜女小调”,这些文本绝大多数都与本地风物相结合,或与当地风俗相联系。

淄博地区关于孟姜女的传说极为丰富,且情节完整细致,几乎人人都能讲唱孟姜女故事。部分农村丧葬习俗中的哭腔、烧纸后画圈的讲究等,就是从孟姜女时期传下来的。其他如孟姜女跳河处、孟姜女庙、哭夫石、滚石坡等处遗迹的存在,都显示出淄河一带对于孟姜女故事强烈的文化认同。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中国文学网 文学名著 孟姜女传说 哭长城 2015年05月14日 09:35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