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北京多处文物遭湮没 通州桥被埋地下多年

北京通州土桥,被埋藏在一座现代化的社区中多年。媒体梳理发现,除了这座京城东侧的古桥外,还有不少文物也都因各种原因,“隐姓埋名”在各处不被关注的场所。另类文学了解到,有专家建议,应完善文保的保护问责、质询机制,采取合理的方式对文物进行保护。现场:土桥仅剩桥栏杆露出地面在通州区张家…

北京通州土桥,被埋藏在一座现代化的社区中多年。媒体梳理发现,除了这座京城东侧的古桥外,还有不少文物也都因各种原因,“隐姓埋名”在各处不被关注的场所。另类文学了解到,有专家建议,应完善文保的保护问责、质询机制,采取合理的方式对文物进行保护。


北京多处文物遭湮没 通州桥被埋地下多年


现场:土桥仅剩桥栏杆露出地面

在通州区张家湾镇的土桥村的一个社区中,一座两米多长的石质镇水兽静静地“躺”在铺满地砖的7号楼和8号楼之间。小区的住户表示,这个镇水兽的西北侧,就是曾经通州人俗称的“土桥”。而现在土桥所在的位置,也已经是一片地砖,仅有两段桥栏杆凸出地面10厘米左右。

资料显示,京杭大运河北京段有一座广利桥,就是俗称的通州土桥,1802年以后,由于北运河改道,土桥渐废。土桥下的河道遗址于1998年被填塞,桥洞、记事碑被掩埋,镇水兽也被放到了地面上。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秘书长梁欣立表示,13年前他探访土桥时,这座桥还未被彻底掩埋。张家湾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今年年初已将土桥的保护工作列入计划,将在土桥及镇水兽四周修建护栏,立碑明示。

延展:多处文物遭湮没无人管理

中国文学史获悉,作为通州的一处地名,“土桥”已经是市民熟知的地点,然而这座象征着此处地名的文物,却被埋入地下不见天日。媒体梳理发现,其实,还有不少文物也都和土桥一样,沦落到或遭掩埋、或已无人管理的尴尬局面。

今年3月中旬,有媒体报道称,海淀区的肖家河古桥埋在地下三十多年,专家也正在递交文物认定申请,希望这座地标性的文物能够被保护起来。目前,相关文物研究人士已向海淀区文化委员会文物科提交申请,希望对这座古桥进行认定和保护。

同样,位于四季青镇小屯村的海淀区最后一座侵华日军飞机窝被夷为平地。这座飞机窝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海淀区文化委员会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经查拆除文物的是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已对其处罚了50万元。

说法:专家建议设置文保质询机制

“现在对于国家级大的文物保护得很好,但对于类似土桥这样的小文物保护力度不够。”京史地民俗学会副秘书长梁欣立说,“文物保护的主导应该是政府部门,而现在对于这些相对等级低的文物文保部门还是应该加强责任意识。”

梁欣立建议,应该完善对文物保护失责的问责机制,畅通民众对文物保护漏洞缺失的监督机制。文保部门也应该在利益权衡上有所考量,综合文物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来对所有的文物开展保护工作。

“现在我们还缺乏一套完善的质询机制,文物如何处置都是政府部门来决定的,应该在处置上公开。建立一套完善的听证、质询机制,是就地保护还是迁走或者采取其他方式的保护措施,应该以公开的形式接纳公众的共同建议,最后再作出合理的决定。”梁欣立说。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中国文学史 另类文学 文物 通州土桥 2015年05月07日 09:53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