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国家级非遗项目:“东方软浮雕”阆中丝毯

阆中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浓厚的人文积淀,跻身“中国四大古城”已经多年。据网络文学获悉,就在2014年底,在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阆中丝毯织造技艺榜上有名。“东方软浮雕”享誉海内外“在阆中,人们习惯把丝毯编织称为‘手工打结丝毯’。”阆中市名城研究…

阆中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浓厚的人文积淀,跻身“中国四大古城”已经多年。据网络文学获悉,就在2014年底,在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阆中丝毯织造技艺榜上有名。


国家级非遗项目:“东方软浮雕”阆中丝毯


“东方软浮雕”享誉海内外

“在阆中,人们习惯把丝毯编织称为‘手工打结丝毯’。”阆中市名城研究会文史专家李文明说,阆中蚕丝生产历史悠久。丝毯编织技艺是古城居民代代相传的传统手工技艺。

《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子国盛蚕桑”;《唐书》记载:“阆中郡上贡有莲、绫、绢、绸等”;《明实录》载:“当年山西潞安州进贡绸缎,要采用阆丝”;明代著名学者郭子章的《蚕论》写道:“经浙至川,阆中蚕桑最盛”。发达的蚕桑业促进了阆中手打结丝毯编织的发展。据另类文学了解,自明朝开始,阆中就出现了丝毯编织作坊,清朝中期,丝毯编织成为城镇很多家庭的主要谋生职业。

清朝阆中一位文人写道:“人家勤机杼,织作彻黄昏”,生动记录了丝毯编织业的兴盛。位于阆中古城的机房街见证了当地丝毯编织的悠久历史。街道前列丝绸店,后传机纾声,机房街由此得名。邻近航运码头,历来为茧丝绸棉加工作坊聚集之处。当时阆中丝毯编织销售分水、陆两路。“水运”通过嘉陵江顺流至重庆,再经长江运至上海。陆路则经剑阁、梓橦至成都销售。

1911年,英籍葡萄牙传教士盖士利来到阆中传教,张家丝毯作坊主赠盖士利6尺丝毯“富贵牡丹”一幅,后被盖士利带回英国收藏。1924年,阆中泰丰丝厂生产的“莲花牌”生丝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特别金奖。

阆中丝毯先后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四川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其产品畅销到英、美、日、德、韩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2014年12月3日,阆中丝毯被《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收录。

熟手一年仅能编织“一席之地”

4月21日,媒体来到四川银河地毯有限责任公司。在编织车间,女工们正熟练地编织丝线。

“丝毯编织分为挂经、过纬、打底栽绒、砸耙子、须子打结、手工平毯等工序。”丝毯编织技艺的项目传承人刘晓筠说,阆中丝毯编织是高密度的手工打结技艺。工序繁复,耗时极长。“毯背每米丝线道数可达1300余根。每平方米打结点达100万个。”

垂挂在木机上的白色丝线远远望去就像一道道瀑布。所有经纬线打结缠绕全由手工完成,精细度极高,一个成熟技工每年仅能编织3-4平方米的丝毯,相当于一张普通席子大小。

现年87岁的汤映芳从13岁起跟随其母学习丝毯编织,她介绍说,民国时期,阆中有“薛家山水”、“张家花卉”、“大佛寺李家佛像”等著名家族丝毯作坊。一个家族数代人都从事丝毯编织工作,经过累积形成各自不同的图案风格并代代相传。

百人团队薪火相传

银河地毯公司副厂长杨淑芬说,经纬线手工打结密度极大,手工操作难度、精细度要求极高,织成的毯背细密紧实,直接决定了丝毯质量的优劣。然而编织成型丝毯还只是半成品,技工根据织成的花卉人物图案,用左右片剪以开、片、剪、投等不同技法进行修饰,突出图案轮廓,使图案凹凸有致,呈现出“浮雕”感。因此,阆中手工打结丝毯被国外专家誉为“东方软浮雕”。

“丝毯编织技术难度大,要求高,习艺周期长,是一件苦差事。”该非遗项目传承人刘晓筠说,阆中手工打结丝毯编织技艺在解放前主要以家族传承方式为主,解放后,成立了工厂,多以师徒方式进行传承。迄今,当地能独立编织一幅完整丝毯的成熟技工不足百人。

在银河地毯有限公司,目前仍保留有一个手工车间,木机50架,技工60名,年生产丝毯总量不足2500平方米,维持着传统丝毯编织的生产和技艺传承。杨淑芬说,他们将进一步搜集研究传统编织技艺,发挥老技工“传帮带”作用。今后还将建立手工编织技艺博物馆。让这门古老的技艺继续传承下去。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网络文学 另类文学 阆中丝毯 国家级非遗 2015年04月22日 09:46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