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孔融让梨我不让”怎么还就有理了

“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这是上海一小学的语文阅读题,阅读素材是“孔融让梨”的故事。学生在试卷上写下“我不会让梨”的答案后,得到老师一个红叉。孩子的父亲把试卷发到微博上,引起热议。从网络文学获悉,就目前的投票数看,大多数网友认为孩子没错,因为孩子说的是真话,让不让梨是个人的…

“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这是上海一小学的语文阅读题,阅读素材是“孔融让梨”的故事。学生在试卷上写下“我不会让梨”的答案后,得到老师一个红叉。孩子的父亲把试卷发到微博上,引起热议。从网络文学获悉,就目前的投票数看,大多数网友认为孩子没错,因为孩子说的是真话,让不让梨是个人的选择。道德教育不能教孩子说假话,也不能强制学生让梨。


“孔融让梨我不让”怎么还就有理了


孩子说真话,这当然没错。但我始终不解,说出了内心的想法就意味着“不让梨”有理了吗?说孩子没错,但不能说“不让梨就是对的”,甚至是值得提倡的。我们为孩子辩护,应该是辩护他的诚实,而不是利己。

道德是什么?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据另类文学了解,从“让梨”到“让利”,每个人都会做出自己的道德选择。道德选择是个人做出的,但道德绝对不是个人的事情。与法律一样,道德对于维护社会秩序来说也是必需的。试想,如果人人都听凭“利己”的本能做事,社会将是怎样的状态?没有道德的润滑剂,社会健康运转是不可能的。

孔融让梨让出的是谦让大度的美德,提倡这样的美德并没错。有人说,一味地谦让不利于公平竞争;也有人说,“孔融让梨”是封建伦理道德,甚至把“让梨”的行为和等级秩序联系起来。其实,读了这篇小学课文的原文就会知道,编写教材者对“孔融让梨”的典故有所改动。课文添加了这样一个细节:孔融说自己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父亲又问为什么要让弟弟,孔融说弟弟年纪比自己小,应该让着弟弟。在课文里,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教育孩子谦让、大度,懂得为他人着想。这样的美德,难道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需要的吗?

老师这个红红的叉或许是太武断了,我们不能对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要求那么高。但换个角度想,这不也正是道德教育的意义所在吗?法律规定人们的底线,道德则是引导人们向上。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泛滥的现代社会,人们所强调的“天性”、“本性”、“本能”太多,“孔融让梨”这种淳朴的为人之道、传统的谦让美德,反而让我更怀念。道德教育的功能在于“往上拉”,而对利己的过分强调却是将人“往下拽”。

每个人可以持不同的价值观念,道德教育也不可依靠考试的方式,但这和提倡谦让大度的美德不是一回事。在这件事上,我们可以批判道德教育的方式有问题,但不能据此便理直气壮地说:孔融让梨我不让,没错!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网络文学 另类文学 孔融让梨 道德 传统美德 2015年04月20日 10:08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