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贾平凹:安抚灵魂的书 才是最紧要的好书

在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著名作家贾平凹呼吁全社会重视读书,爱上读书。据中国文学网获悉,昨日下午,阅读中国书香社会——“贾平凹邀您共读书”系列公益文化活动在西安开幕,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读书社也同时成立。一个人读书,能让心灵安静;一群人读书,能让思想产生光芒;一个民族去读书,也…

在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著名作家贾平凹呼吁全社会重视读书,爱上读书。据中国文学网获悉,昨日下午,阅读中国·书香社会——“贾平凹邀您共读书”系列公益文化活动在西安开幕,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读书社也同时成立。


贾平凹:传授读书上瘾的方法


一个人读书,能让心灵安静;一群人读书,能让思想产生光芒;一个民族去读书,也必将使这个民族走向文明与进步。作家贾平凹以读书人的担当,向社会发起读书的号召,就是在用一种行动的力量让每一个读书人拥有使命感、责任感,影响身边的人。昨日的活动由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发起,陕西省作家协会、陕西日报社、太白文艺出版社、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主办。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彦、新华社陕西分社社长李勇、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蒋惠莉、陕西日报社社长张仁华、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吴义勤,以及全国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周明、李星、雷珍民、王西京、红孩、雷涛、吴克敬、谢有顺、张培合等5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另类文学了解到,昨日,诸多朗诵家还在现场分享了贾平凹、钱钟书等人的诗歌与文章,号召读书是最美的时尚。陈彦对这样呼吁社会阅读的公益活动寄予厚望,他表示:“我们一定要按照总书记讲话精神,将文艺深深地扎根在群众之中,让文艺作品远离铜臭味,远离假大空,贴近人心,服务群众。这次活动就是文艺工作者走近生活、走近群众的开始,以名家引导读书的方式,在全国首推‘阅读中国·书香社会’,让广大群众在浓郁的读书氛围中受感染、受熏陶。让‘阅读中国·书香社会’的脚步,从陕西先行,走向全国。”

著名作家周明表示,咱们陕西就是历史文化深厚,来了这么多各界朋友,说明作家贾平凹的吸引力很大,他提出这样的倡议,举办这样一个活动非常有意义。我相信,读书会使人变得智慧和富有。也许若干年之后的今天,也会成为一个关于读书的纪念日。“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希望的人,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文化学者张培合表示:“我们国家阅读力太低,网吧、饭店里人山人海,阅览室、图书馆里寥若晨星,这是很大的反差。习总书记曾说阅读能给人带来浩然正气。尽孝、行善、担责、感恩,这是儒家思想给我带来最大的阅读感悟,让我在任何时候都保持一种平静淡定的情怀。”

作家们这一生,整日伏案写作,笔尖流淌出洋洋洒洒数百万字供读者们阅读、体会。这群写大部头给别人看的人们,自己怎样读书?读书在他们生命中的意义和分量又如何计算?昨日,贾平凹、谢有顺两位一南一北不同地域文化造就的作家、才子,分别讲述了自己的读书心得,令人无限感慨。

贾平凹:传授读书上瘾的方法

说起读书的必要性,也许很多人都能谈上那么几条,可却没几人拥有完整的读书时间和习惯。贾平凹剖析起现代中国社会的这种怪现象,家长一面让孩子读书,一面自己将读书堪称负担,找种种借口远离书本。

“几乎所有家庭,没有谁不让孩子读书,不去催促自己孩子多读书。但是成年人从学校一毕业,却忙于工作和交际,并不去挤时间读书。一种人是认为步入社会读不读书无所谓了,第二种是确实时间少,这两种社会现象普遍存在。”贾平凹觉得,想做的事情,总会有一万个理由催促自己去做,读书就在于想不想读,不是去硬读,而是要将读书变成自己的需要。贾平凹呼吁,每个人每年读上十本书。“比如,可以在案头、在卫生间放十几本书,只要坚持两年就成为习惯,慢慢读书就上瘾了,会成为生命形态的一部分。”

即便是现代社会的读书人,在贾平凹眼中似乎也缺少了一些灵气。这几年,贾平凹留心观察过许多人家的书架,对现代人读书的质量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大家都是生活类、知识类书丰富,比如说在大多数家庭看到的都是理财、烹饪、职场、励志类的图书,非常缺乏安抚灵魂的书,其实这才是最紧要的好书,会让我们的痛苦、烦恼、疾病、浮躁和紧张都得到消除。其实,读书会长久滋养自己,滋养子孙后代。在目前的社会,要使你和你的家庭生活好起来,事业做大做强,那就读书吧,培养读书的习惯”。读书使人进步,使社会进步,这是灵验的,像神一样灵验!

谢有顺:读书能走近高贵灵魂

知名作家谢有顺来自农村,经历过书籍最匮乏的年代。尽管他的母亲是文盲,但母亲对书和知识的渴求全部寄托在下一代身上,读书也成为他早年逃避繁重农活的唯一借口。“母亲不识字,根本无法了解我读的是偏门杂书还是课本,我可以逃掉割草、喂牲口,但我后来确实受益于此,哪怕是杂书,阅读也让我变得有见识,给人生带来欣慰”。

在谢有顺看来,读书不能让我们生活得更好,但会生活的丰富。因为生活的宽度广度,延展的界限,决定着人生的质量。读一本书,似乎令自己经历了别人的人生,感受自己没有感受过的体验,当把许多种人生叠加之后,自己也会变得有厚度,就显得比人家活得更多,更超越了,而不再局限于互相去比活得好还是不好。

“我借着别人的人生,让自己狭窄的人生得到拓展,跟书中高贵的灵魂对话。许多人逝世了,只要著作在,他的灵魂、他的精神似乎还活着,我们就有对话有交流,甚至能倾听他们对我的教诲。”谢有顺觉得,在书中能遇见一个个生动高贵的灵魂,再借着他的文字进入他的内心,享受他的人生和智慧。“这是一条便捷的路,再没有一条路,能如此不费成本地去接近更真实的写书者。比如我就通过阅读,了解到更加真实的贾平凹,在书里跟他的灵魂相遇,跟他的人生似乎也有了交集。”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中国文学网 另类文学 贾平凹 世界读书日 2015年04月15日 09:46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