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路遥因仕途失落 唤醒了当“作家梦”

3月29日,首届路遥文学奖在青岛颁奖,来自各地的学者、专家参加颁奖礼,其中,有路遥生前的师友、路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路遥研究》主编、著名诗人曹谷溪先生。3月29日和3月30日,曹谷溪先生接受了媒体采访。跟曹谷溪先生相处两天,感觉这位74岁的作家烟瘾特大,跟路遥一样。我看过路遥好多照片,几…

3月29日,首届路遥文学奖在青岛颁奖,来自各地的学者、专家参加颁奖礼,其中,有路遥生前的师友、路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路遥研究》主编、著名诗人曹谷溪先生。3月29日和3月30日,曹谷溪先生接受了媒体采访。


路遥仕途失落唤醒“作家梦”


跟曹谷溪先生相处两天,感觉这位74岁的作家烟瘾特大,跟路遥一样。我看过路遥好多照片,几乎每张照片上,手里都夹着烟。曹先生说:“路遥是我文学朋友中,关系最密切的一位,也是烟友,烟瘾戒不了。我给你们说路遥,三天三夜都不重复,故事多了。”

曾经的敌人,一生的朋友

在吞云吐雾中,曹谷溪拉开了思绪。据网络文学获悉,曹谷溪比路遥大8岁,路遥家在清涧县石嘴驿乡王家堡村,曹谷溪家在清涧县郝家焉乡的郭家嘴村,相距不远。由于家贫,7岁时路遥过继给延川县郭家沟村伯父抚养。

曹谷溪跟路遥接触是1969年。“在‘文革’中,我和路遥在延川县置身于两个不同的群众组织。路遥是‘延川县红色造反第四野战军’军长,时年18岁,大联合时,又以学生代表的身份担任了延川县革委会副主任,相当于今天的副县长,在县里,那可是红人。我呢,1965年,参加过全国青年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在延川,我是惟一听过彭真、周扬报告的人,也是惟一在群众中‘吹捧’过彭真、周扬的角色。是彭、周伸到延川的‘黑爪牙’、‘小爬虫’。理所当然地受到冲击。”

当年,曹谷溪遭到路遥所在的造反派组织的审讯、拷打、囚禁。可以说,他们是敌人、仇人。

1970年,曹谷溪被释放出来后,从一个公社调到县革委会通讯组当通讯干事。也就在这时,路遥的副主任职务被免。那一天,路遥正好在曹谷溪的房间里,军代表当着曹谷溪的面宣布了路遥被免职的决定。这是路遥生命里程中最为困难的时期。而他的恋人又通过内蒙古的一个知青向他转达决裂的意思。仕途失意,爱情失恋,路遥当着曹谷溪的面哭了。

就在路遥处于低谷之时,曹谷溪接纳了他。他对路遥说:“在这个世界上,作为一个男人不可能不受伤。受伤之后怎么办?我以为应该躲在一个没人注意的角落,用自己的舌头舔干伤口上的血迹,然后到人面前去,依然是一条汉子!”

路遥后来在为曹谷溪的诗集《我的陕北》作序时,写道:“我和谷溪最初相识在文化革命这幕戏剧的尾声部分。而在这幕社会戏剧中,我们扮演的角色原来是属于两个相互敌视的‘营垒’,漫长而无谓的争斗,耗尽了所有人的热情,带来的是精神上的死一般的寂廖。文化大革命作为没有胜利者的战斗结束了,但可悲的是,失败者之间的对立情绪仍然十分强烈。意外的是,我和谷溪却在这个时候成了朋友。把我们联系起来的是文学。”

仕途失落,唤醒“作家梦”

从一个官员一撸到底,路遥又回到他出生的山村,就跟后来他写的《人生》中的高加林一样,落差太大,他难以排解心中的痛苦。

曹谷溪说:“1970年春天,路遥的干姐姐刘凤梅(其父亲刘俊宽和路遥的伯父是结拜兄弟)告诉我,有一次她回家见到路遥穿一身白衣服,腰里扎一根麻绳。问他给谁戴孝?他说,给自己戴孝。以极端的方式,来宣泄苦闷,这事令人心痛。”

在曹谷溪看来,路遥的政治素养,略高于他的文学素养。他原来的理想不是要当作家,他要当职业政治家。但仕途上的失落,唤醒了他潜藏心底的“作家梦”。

另类文学报道,当时,他名不叫“路遥”,叫“王卫国”。造反派的战友尊他为“王军长”;而对立派都把他叫成“王喂狗”。在延川县城的一面墙壁上,曹谷溪曾目睹过这样的大字报:打跨“黑四野”,勒死“王喂狗”!后来,传达林彪反革命事件,其中林彪有一个“死党”叫王维国。王卫国觉得名字不好,就改名叫“路遥”。

最初看到路遥的习作多是一些“顺口溜”。曹谷溪记得路遥给他一首诗——《我老汉走着就想跑》:“明明感冒发高烧,/干活尽往人前跑;/书记劝,队长说,/谁说他就和谁吵;/学大寨就要拼命干,/我老汉走着就想跑!”

这首诗,曹谷溪推荐发表在延川县张家河公社新胜古大队的黑板报上。以后,《延安通讯》上也发表过这首诗作。

可喜的是,路遥异常勤奋。虽回了农村,但三六九地带着习作,进城来找曹谷溪。为给他提供一个较好的读书学习机会,曹谷溪以培养农村通讯员的形式,将他调到县革委会通讯组。每月发18元误工补贴,和曹谷溪住一个窑洞,共用一张书桌。

当时,县革委会领导对曹谷溪培养文学骨干的活动非常支持。先后将永坪中学的语文教师闻频、北京插队知识青年林达、陶正等创作骨干调进县城。后来,林达成为路遥的妻子。

在这个时期,他们经常在一起下乡采访,一起研究稿件,举办诗歌朗诵和文艺晚会。路遥和陶正创作的歌剧《蟠龙坝》、路遥和闻频创作的歌剧《第九支队》在城乡演出,大受好评;他们合作编著的诗集《延安山花》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发行二十八万八千册……

曹谷溪说:“路遥原来是初中学生,不知道书该怎么读,什么书都读,饥不择食。我说书太多太多了,不能乱读。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读,读什么得要解决什么问题。我说我指导你读书,我给你想办法,你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要研究保尔·柯察金这个人物,他的成长过程,他的生活。那时候,正是讲‘三突出’,我说,这不是唯一的法则,‘三突出’是一种方法,要向名著学习。读完这本书,我说你要读《牛虻》,研究人物的双重性,比如说,攻击红衣主教最激烈的是牛虻,维护红衣主教的还是牛虻。也就是内心有矛盾,他对那个人最爱最恨。然后研究《红与黑》,于连这个人怎样不择手段地向上流社会攀登,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等。又给他推荐托尔斯泰。”

在延川那段日子,路遥好像是曹谷溪和曹家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在我们家生活的时间,都比在他两个家(生父、养父家)生活的时间都多。”

有一年除夕晚上,路遥跟妻子林达骑着自行车回到老家,吃一顿年夜饭,第二天早上,两人就骑自行车到曹谷溪家了。来了,就不走了,一直要等到春节收假,他们相跟着到县城上班。“那时候,家里穷啊,我们的小孩都很反对,抱怨就这么一点好吃的,都给外来的婆姨吃了。路遥是要和我拉话。又在我那儿看书,本来按照陕北风俗,正月初一不能走亲戚,可路遥不管这一套,其实啊,他做事、写文章,什么都不按套路来。生活习性,也是反常态的,对他来说,早晨从中午开始。”

曹谷溪是延川县私人藏书最多的人,他有苏俄等一大批小说,还有歌德的《浮士德》、海涅的《诗歌集》、惠特曼的《草叶集》、泰戈尔的《飞鸟集》……路遥如获至宝。跟曹谷溪神侃完,走的时候就挟着几本名著。正像他后来穿棉袄一样,走到哪里热了,把棉袄脱下撂着,离开时记不起再穿,冷得耐不住时,才发觉棉袄丢了,就再买一件穿在身上,热了又脱到另一个地方忘了。就这样,一个冬天,他会三件五件地丢棉袄买棉袄。他随身挟带的书本亦如同他穿的棉袄,在哪里看完,这书就放到哪里,离开后就再也想不起来了。

曹谷溪一边心疼他的书,一边又为路遥的痴迷感到欣慰……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网络文学 另类文学 路遥仕途失落 作家梦 2015年04月07日 10:30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