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不文明”照片载古黄鹤楼铜宝顶 曾被敲顶尖

昨天,武汉市民王洪斌给媒体发来一张38年前拍摄的老照片,这张被他称为“不文明照片”的老照片,真实记录了古代最后一座黄鹤楼铜宝顶一段多舛的命运。王洪斌回忆,1977年10月,他和6名技校同学在武昌首义路一家单位实习。实习师傅是一位摄影发烧友,买了一架海鸥135单镜头相机。一天中午,师傅带他们…

昨天,武汉市民王洪斌给媒体发来一张38年前拍摄的老照片,这张被他称为“不文明照片”的老照片,真实记录了古代最后一座黄鹤楼铜宝顶一段多舛的命运。


“不文明”照片载古黄鹤楼铜宝顶被敲顶尖


王洪斌回忆,1977年10月,他和6名技校同学在武昌首义路一家单位实习。实习师傅是一位摄影发烧友,买了一架海鸥135单镜头相机。一天中午,师傅带他们去蛇山首义公园照相。当时,他们看到抱冰堂西侧的小广场上,立有一座残缺不全的铜宝顶,旁边一块导游牌,讲述了铜宝顶的来历。他和小伙伴分别站在铜宝顶的荷叶座上,手扶铜宝顶,各拍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他一直保存家庭相册里。看到本报征集黄鹤楼老照片、老物件的消息后,他把这张照片翻出来。

今年57岁的王洪斌说,当时自己还年轻,对历史文物的珍贵性认识不足。据网络文学获悉,现在看来,这种合影方式是不文明行为,他为自己当时的行为感到难过。但他发现,这张老照片上的铜宝顶,与现在保存在黄鹤楼公园的铜宝顶有所不同:其上面两个铜球只剩下半个;荷叶座与第一节大铜球之间,有一个倒扣脸盆状的金属过渡结构。而现在的铜宝顶,3个铜球叠焊在一起,下面的荷叶座与第一节大铜球之间,没有了金属过渡结构。他想让大家了解38年前铜宝顶的真实面貌。

中国文学网了解,史料记载,历史上最后一座黄鹤楼,重建于清朝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俗称“同治楼”。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同治楼”毁于大火后,这件铜宝顶成为古黄鹤楼唯一的遗存物,长期被遗弃在蛇山上。1958年“全民大办钢铁”时,古铜顶顶尖被人敲掉拿走,后被有关部门追回。后来,铜宝顶上部结构也被人毁损。1985年,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秦汉干、孔立敏、吴昌懋、熊水清等人,在青山造船厂的配合下,将铜宝顶修复。修复后的铜宝顶,现陈设在黄鹤楼与千禧钟之间。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中国文学网 网络文学 古黄鹤楼被敲顶间 2015年04月01日 11:17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