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古代中国严控炒房 一个人很难有两套房产

发布者:宋萌  (优府网  — 文化编辑)   分享 评论 投稿
媒体隔三岔五就曝光拥有几十套、上百套房产的“房姐”、“房婶”、“房叔”的信息,赚足了眼球,也引发人们深层次思考,这样的事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古代中国历朝历代大多严控炒房,一个人想拥有两套房产都很困难。古代中国重农抑商,房地产虽然算不上“国家支柱产业”,但房地产开发也一直没停止。…

媒体隔三岔五就曝光拥有几十套、上百套房产的“房姐”、“房婶”、“房叔”的信息,赚足了眼球,也引发人们深层次思考,这样的事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古代中国历朝历代大多严控炒房,一个人想拥有两套房产都很困难。


古代中国严控炒房


古代中国重农抑商,房地产虽然算不上“国家支柱产业”,但房地产开发也一直没停止。这样一来,房子的买卖市场也就自然形成。文学名著《汉书》记载,刘邦得了天下后,在官僚阶层搞了一次大规模分房运动的同时,也配套了一个硬规定:“欲益买宅,不比其宅,勿许。”意思是说,除非我们的房子挨着,我要卖房子,你才可以买。乍看上去,这是一种限制房产交易的政策,其实也是朝廷用这种方法让邻居相互监督:一旦邻居发现什么蛛丝马迹把你告了,情况属实的话,你的财产官府没收一半,另一半则奖励给举报你的邻居。

唐宋时期,房地产市场交易虽比汉代宽松一些,但“限卖”的政策还是让炒房者头痛不已。据另类文学《旧唐书》载,一个人如果想出售房子,必须按“先亲友、再邻居、后他人”的顺序进行,否则违法。也就是说,要想卖房子,首先必须问亲友要不要,亲友不买,再问邻居愿不愿买,只有当亲友、邻居都不要或出的价格不公平,才能对外出售。《宋史》里说,宋朝人如果想卖房,必须有“问账”。意思是说,上面写清楚自己卖房的原因,而且必须在所有族人和邻居全部签字同意后,才能与买家进行交易。

明清时代,更没人愿意“囤房”了。《明史》、《清史稿》说得清清楚楚,明清时代房地产市场实行“找房款”制度,并且明文规定,允许卖方“凭中公估找贴一次”。举个例子解释这种制度以便更好理解:假如你30万把房卖给我,过了几个月,你发现房价涨到50万,于是你可以依法找我“补”你一次房价。这样,谁还会买许多房搁在手里!

一部《二十四史》虽然是官史,但还是可以搜罗一点古代房地产市场信息的。历朝历代,朝廷都限制个人拥有的园宅地面积,如果超标,处理轻的挨板子,处罚重的没收财产。《资治通鉴》载,唐玄宗时期,朝廷对“住宅用地”卡得特别紧,普通人家,每三口人给一亩宅基地;贱民家庭,每五口人给一亩宅基地,违规肉刑侍候。所以,古代房地产市场以“二手房交易”为主,基本没有炒房者。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另类文学 文学名著 古代炒房 《汉书》 2015年03月20日 10:01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