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小说已经成为国内影视界争夺的优质资源,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就有114部网络小说被购买影视版权,今年的荧屏,几乎被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承包。
然而,拥有良好粉丝基础的作品登陆荧屏后,却多被吐槽淹没。据另类文学获悉,原著小说的新意,被荧屏的规模生产“套路”,消解成了半成品偶像剧。而影视界对于网络小说资源的疯狂开采,不但对网络小说多年积累的品牌价值造成了极大浪费,也“反噬”着网络文学的生命力。
影视学者呼吁,改编剧不该仅靠网络小说的知名度招揽“看客”,真正吸引读者的并非人设与情节,而是对作品的价值认同,这才是真正需要影视剧展现的。因此,网络小说看似为影视剧提供了现成的人物、情节、与叙事角度,但它们甚至比原创剧本更需要打磨与再开发。
在不少国内观众心中,2011年是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最辉煌的一年。脱胎自网络小说的小成本电影《失恋33天》,一举拿下3.5亿票房,成为不少业内人士口中“以小博大”的经典案例;同年,改编自同名网络小说的的电视剧《步步惊心》,也掀起一阵收视热潮。
其实,影视剧对网络小说的挖掘,来得还要早,而未来,网络小说恰有在影视剧市场上“撑起半边天”的架势。今年推出《华胥引》、《花千骨》两部网络小说改编剧的慈文传媒,便是最早下手的影视公司之一。7年前,慈文传媒就买下了约30部网络小说的版权,虽然第一批购入的网络小说中,被制作成影视剧的只有十分之一左右,但公司对网络小说版权的购买还没止步。“未来,我们的影视剧中,由网络文学改编而来的会占到一半左右。”慈文传媒董事长马中骏告诉媒体。而这个数字在业界并不罕见,从不少影视公司推出的作品结构来看,已经十分接近这个比例。
一位网络文学平台负责人透露,影视公司对于网络文学资源的竞争日益白热化。不少网络文学作品还未完成,甚至只是开了个头就已经被买家收入囊中,而一些高人气的“大神级”网络作家作品版权一路飙升,甚至花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一些入手较早的影视公司甚至开始了“倒手转卖”业务。
与网络文学小说改编开山之作《第一次亲密接触》,内容紧贴网络本身不同。目前的网络小说市场中,作品题材繁多,而比较集中的有三类:一类是今年大热的玄幻仙侠题材;一类是深受女性喜爱的言情题材;一类是男性受众相对较多的英雄梦系列,以闯关、打怪为主。在这些内容中,最受影视剧青睐的无疑是讨好电视剧主流受众的言情小说。而写出《步步惊心》、《云中歌》、《大漠谣》的桐华,以及《何以笙箫默》、《杉杉来吃》的作者顾漫等,专注爱情小说的作者则成了网络小说影视化的最大受益者。
“下一个琼瑶一定是从网络小说作家中走出来的。”一位制片人大胆推测。这个观点得到了马中骏的认可:“最纯粹的文学无法影视化,就像最纯粹的影像无法文字化。网络小说是一种通俗文学,既与普通读者的心理贴合紧密,也比较适合转码成影视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