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部“大IP电影”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一部是有着“网络小说IP翘楚”之称的《何以笙箫默》电影版,黄晓明、杨幂两位“何以情侣”双双亮相;另一部,是根据感动无数网友的网络漫画《滚蛋吧!肿瘤君》改编的同名电影。“女漫画师熊顿”白百何和“医生”吴彦祖,一起为该片站台。
现在的影视圈,拍戏不叫拍戏,叫“IP开发”,IP即英文“IntellectualProperty”缩写,意为“知识(财产)所有权”,简单来说:但凡点击量不错的网络小说、游戏都会被推出影视剧、舞台剧等,这也成为近年来影视资本追逐的热点。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有114部网络小说被购买影视版权,跨越古代、现代,题材涉及青春、仙侠、悬疑等。其中,90部计划拍成电视剧,24部计划拍成电影。今年“五一”档,“大IP电影”将迎来首次大对决:《何以笙箫默》、《万物生长》、《左耳》等争夺票房,之后的暑期档和贺岁档也都有IP电影的身影。
无论是影视剧的“一鸡两吃”(即一部原著作品既要拍成电影又要拍成电视剧,版权方设法将IP资源最大利用),还是网络文学银幕改编热潮,围绕经典原著剧本、炙热的关注度、牢固的人气、话题明星的加盟……影视圈打响IP争夺大战。
随着网络文学井喷式发展,电影剧本来源已不局限于编剧原创,而更多地倾向于已有IP这一丰富的资源库。网络小说凭借巨大读者群,接地气的故事、轻松活泼的风格、紧跟热点主题,越来越受到年轻观众追捧。近年来,由网络文学改编的电影不乏成功之作,如《失恋33天》《致青春》以及今年票房黑马《匆匆那年》,堪称IP电影成功范例。即将上映的《万物生长》《左耳》《何以笙箫默》均源自畅销小说。其中顾漫小说《何以笙箫默》自2005年出版后,经历108次售罄,52次加印,数次问鼎“最希望被改编成影视剧”榜单,堪称网络小说IP翘楚。年初电视剧版的热播,更为电影版提前累积了人气。《万物生长》改编自冯唐同名小说,堪称中国版《麦田里的守望者》,另类文学《左耳》则源自有“文字女巫”饶雪漫的小说,锁定90后。三部作品可谓各具特色。
如同网络小说让一批新人走上文学舞台,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青春片,也促进电影圈更新换代。《何以笙箫默》是黄斌的导演处女作,他也完成了由媒体人到经纪人再到电影导演的华丽转身。《左耳》同样具有代表性,不仅见证了苏有朋从“乖乖虎”变成导演“刻骨铭心的疼痛”,也起用一拨新人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