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北京多个庙会"缩水" 天坛祭天仪仗取消

今年春节,出于安全方面考虑,莲花池公园将停办庙会;天坛公园在“迎春祈福”文化周中将取消“祭天仪仗”。而地坛、龙潭两大庙会在安保上下了工夫,人流超过上限就停止入场,并取消了开幕式,摊位也有所减少。莲花池庙会停办从另类文学了解到,莲花池庙会至今已举办过十多届了,大年初二的五显财神历…

今年春节,出于安全方面考虑,莲花池公园将停办庙会;天坛公园在“迎春祈福”文化周中将取消“祭天仪仗”。而地坛、龙潭两大庙会在安保上下了工夫,人流超过上限就停止入场,并取消了开幕式,摊位也有所减少。


北京多个庙会"缩水" 天坛祭天仪仗取消


莲花池庙会停办

另类文学了解到,莲花池庙会至今已举办过十多届了,大年初二的五显财神历史祭祀文化活动是该庙会的一大特色,市民们还可参与投金蟾、拜五显财神等多种祈福活动。但是该公园工作人员昨天表示,今年莲花池公园根据上级指示将不再举办庙会,“原因我们也不清楚,可能是公园北边在施工影响了安全。”

天坛“祭天仪仗”取消

“祭天仪仗”是天坛公园在春节期间颇有特色的一道文化活动,数百名天坛公园的员工和部分外聘人员装扮成皇帝、大臣、侍卫、随从等清代君臣,模仿清朝乾隆13年的祭天仪式,从斋宫走到祈年殿南砖门,表演了候驾、行进、静鞭、大臣撞肩礼和跪拜迎驾等。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在道边观赏。

天坛公园一位工作人员透露,今年天坛公园文化周的活动中将保留清代祭天乐舞表演、雅乐展示等,但将取消祭天仪仗。据了解,取消的原因是有关部门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

“祭天仪仗”活动从2003年春节演出以来,只在2005年天坛祈年殿大修的时候暂停过一次,一直延续到去年。该公园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还不清楚明年是否还会恢复。

两大庙会减少摊位

中国文学网了解,地坛庙会、龙潭庙会今年都将在2月18日(农历除夕)开门迎客。东城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解释,虽然有大型活动安全方面的担心,将两大庙会的开幕时间同步,这样有利于分散市民的逛庙会需求。“老百姓有需求,要是因噎废食停办了,大家更容易往一个地方聚。”他解释说。

为实现“平安庙会”的目标,今年两大庙会邀请专业公司对庙会安全进行评估,特别针对庙会大人流控制工作制定了相关专项预案。两个庙会不再举行开幕式,只保留简单的花会演出暖场。龙潭花会走街活动也不再举办;地坛庙会取消拜台卡拉ok活动。地坛庙会的9台节目、龙潭庙会的5台节目均可按指令配合人员疏散、留停需要。庙会展位布局重新调整,彻底取消双面摊位,减少热点地区和交叉路口的商业展位,留足消防通道、疏散通道。地坛消减摊位20个,龙潭减少摊位14个。

地坛公园工作人员表示,地坛公园在春节的庙会活动中,还会保留祭地仪式,但是从往年的上午10时提前到9时30分,以避开客流高峰,减轻祭地仪式周边的安保压力。

人流超限停止售票

地坛庙会、龙潭庙会均采取门区入园人数统计方式,每小时统计一次。如果游客量超过“安全线”庙会主办方将立即暂停游客入场。还将利用覆盖全园的监控系统进行热点监控,地坛庙会布置监控62个,龙潭庙会也达到49个。此外,还增加了疏导人员,设置引导牌示,通过增加园内广播、增设瞭望台等形式加强对游人的疏导。地坛公园增设瞭望台11个,总计16个,龙潭公园首次设置瞭望台6个。

而天坛公园则将园内划分成一个个责任段,每个责任段有专人维持秩序。该公园的最大同时在园人数为10万人,一旦在园人数达到8万人,各个售票窗口将减速售票,一旦达到9万人,将采取停止售票、各个门区只出不进的方式疏解游客。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另类文学 中国文学网 庙会缩水 天坛祭天 2015年02月11日 09:13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