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网络文学的最终使命是什么

发布者:孙雪  (优府网  — 娱乐编辑)   分享 评论 投稿
中国文学网认为把2014年称为“网络文学IP元年”并不夸张。下游产业链资本的上溯直接导致了“IP”或者说“IP价值”成为网络文学的最热词。也许没有这一年的普及,我们连“IP”究竟是什么都搞不清楚。IP,IntellectualProperty的缩写,直译为知识产权。当一个核心智力成果向下游产业链衍生的时候,会诞…

中国文学网认为把2014年称为“网络文学IP元年”并不夸张。下游产业链资本的上溯直接导致了“IP”或者说“IP价值”成为网络文学的最热词。也许没有这一年的普及,我们连“IP”究竟是什么都搞不清楚。IP,IntellectualProperty的缩写,直译为知识产权。当一个核心智力成果向下游产业链衍生的时候,会诞生无数的产业新价值,作家们最常见的就是小说版权被购买影视改编权,而网络作家同时还有可能被购买其作品与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动漫、游戏、衍生品、海外传播等产权;作家可以靠一部或多部作品较快形成庞大的产业利润,国际如J·K·罗琳和她的《哈利·波特》,国内如唐家三少和他的《斗罗大陆》,天蚕土豆和他的《斗破苍穹》,流潋紫和她的《后宫·甄嬛传》……随着一批网络类型小说名篇纷纷在影视市场开机乃至开播,更多的网络小说名篇正在成为影视业IP价值寻觅的热点,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动漫、游戏等业界。

在此背景下,网络文学现在以及未来都已不是一群单纯的业余作者们的吟风弄月、异想天开,而是随着它的影响力增长、读者人群庞大、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辐射力牵连甚广,成为了一块连接着中国当下各个方面、各种表达、各种写作可能性的非边缘性文化场域。


网络文学的使命


值得深思的是这样几个问题:

一,资本尤其是下游产业链资本的内容诉求大量生成,进一步加剧了网络文学和网络作家的市场化程度,文学与经济的天然规律在繁荣文娱产业的同时,也催生了我们这个时代关于写作与金钱的欲望神话,作家主体可能在此间异化,忽略和遗忘“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这样的辩证关系和创作伦理,患上“就低不就高”、纸醉金迷的时代病。如何修养我们自身的灵魂,对文艺创作的价值及其时代使命有更为高远的认识和判断,我想是考验网络文学“大神”们的一次重要“试炼”。

二,由于资本的逐利性,热闹的“IP元年”带来的还有可能是一种竭泽而渔的IP浪费、IP资源粗放型开发。这就仿佛人类对地球能源的渴求,自工业文明以来的200多年透支的是大量不可再生的资源,并由于技术能力薄弱达不到精细化开发要求,急功近利中完全来不及摸索一种生态保护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换言之,理想资本不应该是对青春期的中国网络文学资源和环境施加浪费、污染的掘墓人,而必须是一群富有生态意识和长远眼光的文化儒商;与此对应,理想作者也不应该是一拨粗制滥造、重复拷贝,并且毛孔全是金钱、妄想自我利益独大的“土豪与屌丝”的结合体。网络文学的超级“IP”得来不易,需要养护和精耕,需要与之相关的产业链上的各类专业人才通力合作,这是考验我们网络文学产业智慧的另一重要“试炼”。

网络文学目前的市场化并不是一条谬误的道路。谬误在于介入力量的不平衡,在于不平衡后变却的人心。

我们选择文学,是因为文学考量灵魂,无尽表现造物设计的奥秘,呈现人间的苦难和欢喜,温润与坚强我们的心智;选择文学是选择一个务虚的位置,是尊重我们内心伟大而神秘的召唤;观察生活、观察人性、观察生死之间甚至之外,是文学创作和研究最大的价值与乐趣。享受过这种价值与乐趣的人群,对于市场化是能看清、看透、看宽的,理应明白我们在这世间的位置、操守,处理好自己的进退分寸。

网络文学作家是否能领悟和自证这一点,决定了他的作品能走多远,个体是否明朗智慧。我们的文学评价体系要在这个意义上寻找作家、作品,看得到网络作家、作品之间的差异和闪光点。

由此回到网络文学自身,我以为,它的第一层时代使命就是做好通俗性、大众性、网络性,坚持它的大众文艺立场,而不是邯郸学步、失其故行。目前的网络文学主流是通俗的类型小说,这条路径的发展弥补了过去文学观念、文学评价体系中对通俗文学的压抑,使我们续接了更古老久远的文脉,也使我们的文艺创作在另一维度上更接“地气”。又因为媒介革命和国际化背景中的大众文化、流行文化、亚文化因素的嫁接,当下的网络文学开启了“ACGN”(动画、漫画、游戏、轻小说)文化及其产业循环的模式,也为我们注意年轻一代的文化缘起,关注流行文化问题,梳理和矫治大众文化走向敞开了门户。

一方面,网络文学就是要把类型化的技术性、专业性做好,试验和研究清楚里面的叙事模式、创新可能,维护好它的通俗、大众、网络特点;另一方面,只有熟练地认知这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叙事模式和传播规律,才能灌注新内涵,输入和输出核心价值观。

其次,中国网络文学16年发展路径是一条民间创造力、文艺生命力自由生发,破除传统文学观念“大一统”以及部分傲慢、偏见、孱弱、无根之弊的自发之路。要把它纳入文学创作本身的破旧立新运动律令里去看待,也就是说,它的另一个时代使命就是创作和阅读的多样化诉求,以及对稳定的文学场的合理扰乱与重构。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要善待网络文学的奇思妙想乃至“怪力乱神”。网络中最典型的玄幻修真类小说的主人公往往表现出的那种如饥似渴、狂乱快意的热血情怀、修炼模式,其实正是网络文学现阶段不择良莠、泥沙俱下的海绵般无尽吸取一切的状态写照。各种粗粝的“爽度”都在证明它不是一个已完成的“自我”,而是处于一个全凭天赋、神志懵懂的少年的高速发育期。恰如“一根藤上七朵花”,每个金刚葫芦娃都有神通,但得看是被善良的人养育,还是被蛇蝎二精掠夺。

未来,网络文学的最终使命却是消灭网络文学这个概念,让它留在文学历史当中,这意味着网络文学走向了成熟和新的稳定。“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本来就没有什么网络文学、纸质文学、丝帛文学、甲骨文学之分,只有“文学”是永恒的命名。大众的类型文学是消灭了热闹嘈杂的网络文学时代之后比较靠谱的名字,他们理应在文学创作的谱系中拥有自己久长的位置和荣誉。而当一切创作的发表、阅读、评价都以网络及新媒体的方式展开时,再提网络文学已经没有了新鲜和革命的意义。


(文化责编:孙雪 )
标签:中国文学网 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的使命 2015年02月01日 08:38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