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丘吉尔:写作是主业 当首相是副业

发布者:宋萌  (优府网  — 文化编辑)   分享 评论 投稿
1月24日是温斯顿丘吉尔逝世50周年纪念日。两度任英国首相的他,因为带领英国在二战中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至于他同样当仁不让的文学成就,倒是不常被提起。事实上,丘吉尔一生写了26部、共45卷(本)专著。1953年,他凭借另类文学小说《不需要的战争》获诺贝尔文…

1月24日是温斯顿·丘吉尔逝世50周年纪念日。两度任英国首相的他,因为带领英国在二战中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


丘吉尔:写作是主业 当首相是副业


至于他同样当仁不让的文学成就,倒是不常被提起。事实上,丘吉尔一生写了26部、共45卷(本)专著。1953年,他凭借另类文学小说《不需要的战争》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曾说,自己来生最愿意做的事,“是与奥斯卡·王尔德对话”。

当过战地记者,越过狱

两年前,丘吉尔之女玛丽·苏姆斯对媒体谈起父亲时,会强调一件事:“你要记得,他曾经是一名记者。”1895年,在丘吉尔不到21岁时,他服役的女王第4私人轻骑兵团特许他请假,以《每日画报》通讯员的身份,去古巴采访古巴脱离西班牙统治的独立战争。这是丘吉尔第一次以特派记者的身份出行。

1989年,他在报刊稿件的基础上加入自己搜集的资料,在英国出版了第一本书《马拉根德野战部队的故事》。在紧接着的夏天,丘吉尔动笔写下他惟一的一部小说《萨伏罗拉》。

而在这3年间,作为独立战地记者,丘吉尔还参与了英国陆军元帅基钦纳率领、沿尼罗河去往苏丹的大部队,并为今天已不存在的《早报》写稿。此次经历又促成了另一本书——《河上的战争》的出版。它也是丘吉尔早期文学代表作。

在当时给母亲的一封信里,丘吉尔很直率地写下了自己的野心:想要更出名,这样便可以“衣锦还乡”。他也确实做到了:在苏丹之后,1899-1902年,他到南非报道布尔战争,《早报》给他的报酬是每月250英镑(相当于今天的1万多英镑)。当时24岁的丘吉尔,已经跻身世界上报酬最高的记者之列。在接下来的9个月当中,丘吉尔又出版了两本书:《从伦敦到莱迪史密斯》、《伊恩·汉密尔顿的进军》。

在丘吉尔从政的60年里,写作一直与公务相辅而成。从1898年出版第一本书之后,丘吉尔坚持写作,惟一的短暂停顿,是在二战期间。事实上,他的从政契机也来自其战地记者经历:他随英军士兵参与布尔战争途中,被后来成为南非总理的史末资俘虏。布尔人拒绝释放携带武器并参与战斗的记者丘吉尔,但1899年底,丘吉尔独自一人从比勒陀利亚越狱成功。逃出来后,他还不忘做两件事:找到曾卖烟草给他的布尔商人,把账清了;给看守过程中跟他成为朋友的狱卒长留了感激和道歉信。

此后,丘吉尔扒火车、睡沟渠、偷吃的。6天后,他扒上了开往葡萄牙殖民地德拉果阿湾的火车。最终,他在莫桑比克海湾跨过了国界,重新踏入自由之地。这一事件使得他在英国名声大噪。回到英国后,丘吉尔决定踏入政坛。

赚钱是出书的一大动力

丘吉尔的名言录常见于书店、图书馆书架,至今被英语世界视为经典又实用的良言警语。其中,他对写书有过这样一段叙述:“写书就像一场冒险。开始时,它是玩具,也是娱乐。然后它成为一位情妇,再而成为一位主子,再往后则变成一位暴君。最后一个阶段是你终于认了命,你把这头怪兽给杀了,然后拖到外面示众去。”

更著名的还有这一段:“我所能奉献的没有其他,只有热血、辛劳、眼泪与汗水。”这是1940年5月13日,德国入侵法国3天后,初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在下院发表的第一次演讲。

不过,根据前剑桥大学现代英国历史系教授彼得·克拉克的研究,丘吉尔所“奉献”的不只如此——除了日理万机之外,他还常利用晚上和清晨写作。

克拉克整理了一本有关丘吉尔写作生涯的书,名叫《丘吉尔先生的职业》。书以不寻常的角度开写:“政治家是丘吉尔的第二职业。”书中也不讳言,除了本身热爱写作,赚钱也是丘吉尔不断出书的一大动力:“他开始从政时,政客都需要有另外谋生的手段,不是从商就是继承财产。丘吉尔是一个没落贵族家的幼子,他缺钱花,于是抓住了写作。”

1906年,丘吉尔出版了父亲伦道夫·丘吉尔的传记。在书里,丘吉尔重提父亲“作为政客不务正业,坏了名声”,而“从未彻底实现自我潜力”。

1930年代,丘吉尔写了另一本有关先辈的传记《马尔堡:其生平与时代》。这部四卷巨著细述了马尔堡第一公爵约翰·丘吉尔18世纪在欧洲战场上的荣光。

丘吉尔还写过自传《我的早年生活》,回忆自己从1874年到1902年的青年时期。克拉克在研究中指出,丘吉尔有一个写作幕后班底,包括助手、研究人员、秘书以及校对人员,丘吉尔的一部分书由这个班底完成。“许多人知道,丘吉尔在二战后发表的作品,另有人执笔。事实上,他的马尔堡公爵传记也有助手协助。”克拉克还指出,写书期间,丘吉尔通常用听写的方式,让秘书们将他的口头表达记下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丘吉尔的每一本书都是长篇大论——他“没有时间减短书的篇幅”。

在1929年到1937年间,丘吉尔的年均收入为12883英镑,比一个高收入的专业人士高10到12倍。《星期日泰晤士报》曾断言:“20世纪很少有人比丘吉尔拿的稿费还多。”许多作家都遇到过“写作者瓶颈”的问题,在丘吉尔这里完全相反:马尔堡公爵传记原来只计划出两本,写着写着就成了四本。

从咬舌儿童到著名演说家

虽然写书有幕后推手,但大部分演说都是丘吉尔自己写好的,每次演说前他大概得花1小时准备。纽约曼哈顿的摩根图书馆收藏了丘吉尔从1941年2月以来的所有演讲稿。博物馆研究员凯利形容:通常丘吉尔的第一稿跟平常的演讲稿无异,但最后的定稿“就像一篇诗歌的草稿”。丘吉尔还会加上声调、语调和停顿的记号,以保证现场达到最理想效果。

而谁能料到,幼年的丘吉尔曾经需要反复练习发音,克服咬舌的习惯?这也许促使他很早就懂得了语言的力量。后来他掌握的英语单词量超过12万,据说是当时世界上掌握词汇量最多的人之一。

1963年4月9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对丘吉尔在演讲、写作方面的成就做了一番总结陈述:“在黑暗的日子和更黑暗的夜晚,当英格兰孤军无援时,他激活了英文语言,并将之派遣上了战场。”

二战后,美国杂志将丘吉尔选为“一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2002年,英国广播公司举办“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调查,丘吉尔排在首位。

当然,文字高产、演说雄辩的另外一面,是“毒舌”。丘吉尔机智幽默,但也常常口不饶人。这一点,接触过他的人都清楚。坊间流传着很多此类故事。他和作家萧伯纳之间有过一个著名的段子:1923年,萧伯纳写完文学名著新剧《圣女贞德》,给丘吉尔寄了两张首演的门票,并附上一张纸条:“这是我新剧演出的两张票。带上一位朋友来,如果你有的话。”丘吉尔收信后立即回复:“抱歉,我没法出席开幕那一晚的演出。请给我寄第二场演出的门票吧,如果有第二场的话。”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另类文学 文学名著 丘吉尔 首相 二战 2015年01月26日 09:32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